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34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包括顶紧件和顶进单元,顶紧件与管道同轴设置,顶紧件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顶进单元为多个,顶紧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顶进单元的顶杆对应的柔性套管,顶进单元的顶杆顶在柔性套管内,顶紧件的后端面与管道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紧件上设置柔性套管,使得长距离顶管施工时极易出现顶管机偏移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同时顶紧件将多个顶进单元连接,能够有效缓解对顶进单元的偏移程度,从而及时进行纠偏,保证顶管安全。保证顶管安全。保证顶管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长距离顶管施工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技术是在不开挖地表的情况下,以液压为动力将顶管机和待铺设的管节在工作井地下逐节顶进直到顶管接收井的非开挖地下管道敷设施工工艺。其具备施工精度高、适用土质广、适用管径范围广、施工成本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顶管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给排水﹑煤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网以及公路、铁路隧道建设中。
[0003]目前我国长距离输水隧洞的掘进通常都是采用钻爆法施工,对施工区域环境干扰较大,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岩石顶管施工技术因其速度快、安全性高,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市政、石油、水利等行业。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开发建设的大中型引调水工程中,考虑到征地和钻爆法适用性等问题,大断面、长距离岩石顶管施工多有涉及,伴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发展需要,解决供水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区域性、跨区域性大型引调水工程越来越多,复杂地层长距离顶管技术应用也将越来越普遍。
[0004]对于长距离顶管施工,精确导向和顶进力控制是两个基本问题。当超过400m时,传统的激光经纬仪导向技术精度会有较大降低。穿越区地层软硬不一,在地层交界处极易出现顶管机偏移,同时,机头刀盘切削岩石地层产生的岩屑无法及时完全排出,将逐渐堆积于管节周围的环空间隙中。一旦顶进方向偏离轴线,纠偏不及时或是屡次重复偏移、纠偏操作,管周的泥浆和岩屑会相互作用形成坚硬的“岩饼”,存在卡管的风险,进而导致顶进力骤增威胁管节结构安全,甚至造成工程失败。由于复合地层或上软下硬地层与大直径顶管的摩擦力不同,导致长距离顶管时容易出现管道受力不均偏移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包括顶紧件和顶进单元,顶紧件与管道同轴设置,顶紧件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顶进单元为多个,顶紧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顶进单元的顶杆对应的柔性套管,顶进单元的顶杆顶在柔性套管内,顶紧件的后端面与管道抵接。
[0007]可选的,顶紧件的后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管道的管口位于环形卡槽内。
[0008]可选的,卡槽的外槽壁与卡槽的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卡槽的内槽壁与卡槽的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09]可选的,顶紧件包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肋板,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同轴间隔设
置,且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设置有多个肋板,柔性套管设置在第一套环的前端面,卡槽设置在第二套环的后端面上。
[0010]可选的,多个肋板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0011]可选的,第一套环的前端面上还设置有陀螺仪。
[0012]可选的,柔性套管为橡胶套管。
[0013]可选的,顶进单元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和电动机,电动机与高压油泵连接,高压油泵通过分配器、控制阀与千斤顶油路连接,千斤顶的顶杆顶在对应柔性套管内。
[0014]可选的,顶进单元的顶力全力作用点与管道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处于同一轴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顶进装置,顶紧件上设置柔性套管,使得长距离顶管施工时极易出现顶管机偏移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同时顶紧件将多个顶进单元连接,能够有效缓解对顶进单元的偏移程度,从而及时进行纠偏,保证顶管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第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顶进单元;2

管道;3

顶紧件;4

柔性套管;5

第一套环;6

第二套环;7

肋板;8

卡槽;9

外槽壁;10

内槽壁;11

陀螺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包括顶紧件3和顶进单元1,顶紧件3与管道2同轴设置,顶紧件3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顶进单元1为多个,顶紧件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顶进单元1的顶杆对应的柔性套管4,顶进单元的顶杆顶在柔性套管4内,顶紧件3的后端面与管道2抵接,在使用时,顶紧件3通过顶进单元1顶设在管道口处,而顶进单元1的顶杆顶在柔性套管4内,由于复合地层或上软下硬地层与大直径顶管的摩擦力不同,多个顶进单元1使用同样的顶进力时管道2容易造成偏移,而通过顶紧件3能够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紧件(3)和顶进单元(1),所述顶紧件(3)与管道(2)同轴设置,所述顶紧件(3)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顶进单元(1)为多个,所述顶紧件(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顶进单元(1)的顶杆对应的柔性套管(4),所述顶进单元(1)的顶杆顶在所述柔性套管(4)内,所述顶紧件(3)的后端面与所述管道(2)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件(3)的后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槽(8),所述管道(2)的管口位于所述环形卡槽(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8)的外槽壁(9)与所述卡槽(8)的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卡槽(8)的内槽壁(10)与所述卡槽(8)的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的顶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件(3)包括第一套环(5)、第二套环(6)和肋板,所述第一套环(5)和第二套环(6)同轴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清牟小玲罗飞轮熊亮唐志勇李雄郭文兵杨一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