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62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下阀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阀体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上阀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盖,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螺纹连接有铜螺母,所述铜螺母上固定安装有阀板,所述阀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组固定杆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两组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凹槽的内底部,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一套管的一端的设计,当阀板向下移动时,复位弹簧能将第二套管拉回使其复位,让第二套管能回到最佳防护位置。回到最佳防护位置。回到最佳防护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


[0001]本技术涉及闸阀
,具体为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

技术介绍

[0002]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闸板随阀杆一起作直线运动的,按闸板的位置即行程来确定,有的闸阀,阀杆螺母设在闸板上,手轮转动带动阀杆转动,而使闸板提升,这种阀门叫做旋转杆闸阀,或叫暗杆闸阀;
[0003]但是现有的暗杆闸阀的稳定性普遍偏低,导致闸阀在受到外力冲击下,阀杆会发生偏移,从而导致阀门泄漏,造成浪费和污染,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通过在上阀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能有效保护阀杆不会因外力冲击下发生偏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下阀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阀体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上阀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盖,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螺纹连接有铜螺母,所述铜螺母上固定安装有阀板,所述阀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两组固定杆、两组第一套管、两组连接杆和第二套管,两组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所述凹槽的内部,两组所述第一套管分别滑动套接与两组固定杆上,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套管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活动套接与所述阀杆上。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杆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两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所述凹槽的内底部,两组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阀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O形密封圈。
[0009]优选的,所述阀杆包括光杆和螺纹杆,所述光杆依次穿过所述O形密封圈和所述密封轴承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铜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上阀体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阀板滑动安装于两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上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盖相对应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在上阀体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凹槽,两组凹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组固定杆上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管,两组套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组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第二套管滑动套接在阀杆上的设计,当闸杆受到外力冲击时,套接在阀杆上的第二套管能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使闸阀不会产生泄漏,且当阀板向上移动时,阀板抵触在第二套管底部,带动第二套管一起向上移动,不会妨碍闸阀开启。
[0014]2、本技术通过两组固定杆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两组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凹槽的内底部,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一套管的一端的设计,当阀板向下移动时,复位弹簧能将第二套管拉回使其复位,让第二套管能回到最佳防护位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 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阀体;2、上阀体;3、下阀体;4、进水口;5、出水口;6、凹槽;7、防护组件;8、阀盖;9、阀杆;10、铜螺母;11、阀板;12、手轮;13、固定杆;14、第一套管;15、连接杆;16、第二套管;17、复位弹簧;18、通孔;19、密封轴承;20、通槽;21、O形密封圈;22、光杆;23、螺纹杆;24、限位槽;2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包括阀体1,阀体1包括上阀体2和下阀体3,上阀体与下阀体相通,下阀体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上阀体2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7,防护组件7两组固定杆13、两组第一套管14、两组连接杆15和第二套管16,两组固定杆13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凹槽6的内部,两组第一套管14分别滑动套接与两组固定杆13上,两组连接杆15的一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套管14固定连接,两组连接杆1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套管16固定连接,第二套管16活动套接与阀杆9上。通过上述设计,当闸阀受到外力冲击时,套接在阀杆9上的第二套管16,因第二套管16上固定连接的两组连接杆15上的第一套管14与固定杆13抵触,使阀杆9不会产生偏移,从而避免了阀杆9偏移导致的泄漏,且当阀板11向上移动时,阀板11与第二套管16的一端抵触,能带动第二套管16一起向上移动,不会妨碍闸阀开启。
[0023]两组固定杆13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17,两组复位弹簧17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凹槽6的内底部,两组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套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当阀板11向下移动时,复位弹簧17能将第二套管16拉回使其复位,让第二套管
16能回到最佳防护位置。
[0024]上阀体2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盖8,上阀体2与阀盖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5,密封圈25与阀盖8相对应设置,能有效防止液体从连接处向外泄漏,造成浪费和污染。
[0025]阀盖8上开设有通孔18,通孔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19,通孔18的内壁上开设有通槽20,通槽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O形密封圈21,通过上述设计,能防止液体从通孔向外流出,且密封轴承19能使阀杆9的转动更加流畅,节省开启与关闭阀门时的体力。
[0026]阀盖8上设置有阀杆9,阀杆9上螺纹连接有铜螺母10,阀杆9包括光杆22和螺纹杆23,光杆22依次穿过O形密封圈21和密封轴承19与手轮12固定连接,铜螺母10螺纹连接于螺纹杆23上,通过上述设计,光杆22与密封轴承19和O形密封圈21连接能有避免产生缝隙,液体从缝隙中泄漏,螺纹杆23旋转能带动铜螺母10上固定连接的阀板11上下移动。
[0027]铜螺母10上固定安装有阀板11,阀板设置为衬胶阀板,上阀体2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4,阀板11滑动安装于两组限位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上阀体(2)和下阀体(3),所述下阀体(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上阀体(2)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7),所述上阀体(2)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盖(8),所述阀盖(8)上设置有阀杆(9),所述阀杆(9)上螺纹连接有铜螺母(10),所述铜螺母(10)上固定安装有阀板(11),所述阀杆(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7)两组固定杆(13)、两组第一套管(14)、两组连接杆(15)和第二套管(16),两组所述固定杆(13)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所述凹槽(6)的内部,两组所述第一套管(14)分别滑动套接与两组固定杆(13)上,两组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套管(14)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管(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16)活动套接与所述阀杆(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泄漏暗杆闸阀,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洪杨顺飞
申请(专利权)人:精盛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