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及精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628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及精加工方法,涉及碳纤维喷丝板加工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三爪卡盘,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位于所述三爪卡盘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布有用于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碳纤维喷丝板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分布有用于对所述定位块进行左右移动的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转盘的转动来使第二转杆相对伸缩杆发生转动,以此来使支撑架带动定位块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以此来增加设备对碳纤维喷丝板的打磨效果,同时还可通过移动组件来使补偿组件进行运作,当电机停止运作时还可通过移动组件来对限位架进行限位,为设备后续的使用通过便利。的使用通过便利。的使用通过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及精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及精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喷丝板又称纺丝帽。喷丝板的作用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
[0003]一般在对碳纤维喷丝板内的通孔进行打磨时需工作人员根据碳纤维喷丝板内通孔的直径更换打磨杆,而在对同一个碳纤维喷丝板进行打磨时需先安装直径较小的打磨杆对碳纤维喷丝板内的通孔进行初步打磨,之后再更换直径较大的打磨杆对碳纤维喷丝板内的通孔进行打磨,以此来将通孔打磨至指定直径,在此过程中需工作人员频繁更换打磨杆,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设备对碳纤维喷丝板的打磨效率,在打磨过程中还需通过外界动力设备来使打磨杆在转动时进行往复移动,以此来增加通孔内的光滑度,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对不同大小的碳纤维喷丝板进行打磨的问题,提供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及精加工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三爪卡盘,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位于所述三爪卡盘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布有用于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碳纤维喷丝板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移动座一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所述移动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定位块;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分布有用于对所述定位块进行左右移动的活动机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有与所述定位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内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定位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套接有贯穿至所述定位块一端的L型滑块,所述L型滑块的顶部贯穿至所述L型滑块顶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打磨杆,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位于所述L型滑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侧及所述L型滑块的内侧分布有补偿组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滑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外侧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L型滑块一端相契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丝杆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且零刻度线处与所述定位块的横向中轴线对齐。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偿组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连接架底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L型滑块一端的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外
侧位于所述L型滑块的内侧套接有第二丝杆,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设置有棘轮,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棘轮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两侧设置有直齿轮,所述连接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L型移动架,所述L型移动架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棘轮一端的棘齿,所述连接架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所述连接架顶部的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U型板连接的转轴外侧通过卡槽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挡块的顶部设置有卡板,所述L型移动架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块下方的限位杆。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棘齿与所述L型移动架的顶部同样通过所述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外侧相啮合,所述棘齿至所述棘轮外侧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限位杆的长度相等。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与所述伸缩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位于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的锥形齿轮环,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定位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杆一侧的限位板,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套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焊接固定有位于所述定位块一端的支撑架,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组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块的一端、所述套块的外侧,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相契合的通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设置于第二转杆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套管一端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套管内部的第二伸缩弹簧,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伸缩连接杆,所述伸缩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侧设置有套接于所述导向块外侧的梯形块,所述第一套环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滑块,所述伸缩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套接于所述L型移动架一端的L型导轨;所述梯形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块一端相契合的滑槽,所述定位块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滑块一端外侧相契合的滑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架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外侧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L型滑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契合的滑槽。
[0014]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方法,使用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包括如下步骤:S1:将需要加工的碳纤维喷丝板通过三爪卡盘进行固定,随后通过移动座与限位滑块的配合使转盘向着三爪卡盘移动;S2:启动电机,电机进行运作时可通过带动伸缩杆的转动来使打磨机构进行运作,以此来对三爪卡盘定位后的碳纤维喷丝板进行打磨处理;S3:同时可通过转盘的运作来为活动机构提供运作的动力,随后便可通过活动机构的运作来提高打磨机构对碳纤维喷丝板的打磨效果;S4:打磨完成后可通过移动座与限位滑块的配合来使打磨机构与碳纤维喷丝板分
离,便将打磨后的碳纤维喷丝板自三爪卡盘上取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打磨机构和活动机构,通过打磨机构可对不同规格的碳纤维喷丝板上的通孔进行打磨,以此来增加设备的适用范围,同时可通过活动机构来使打磨杆在随着转盘的转动时进行左右移动,以此来增加设备的打磨效果,从而增加设备整体对碳纤维喷丝板的打磨效率;2、通过设置打磨机构,在使用该设备时可通过转动第三锥齿轮来对两个打磨杆之间的距离进行初步调节,同时使得两个L型滑块两端之间的最远距离为打磨后碳纤维喷丝板内通孔的直径,随后通过补偿组件来对碳纤维喷丝板所需打磨部分进行“逐层”打磨,此过程中无需在打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在对打磨杆进行更换,操作简单,同时也增加打磨效率;3、通过设置活动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转盘的转动来使第二转杆相对伸缩杆发生转动,以此来使支撑架带动定位块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以此来增加设备对碳纤维喷丝板的打磨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三爪卡盘(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位于所述三爪卡盘(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块(3),所述限位滑块(3)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4)的两端分布有用于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碳纤维喷丝板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5),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移动座(4)一端的电机(501),所述电机(501)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所述移动座(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盘(502),所述转盘(502)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503),所述伸缩杆(503)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定位块(504);所述伸缩杆(503)的外侧分布有用于对所述定位块(504)进行左右移动的活动机构(6);所述打磨机构(5)还包括有与所述定位块(50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504)内部的第三锥齿轮(522),所述定位块(504)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523),所述第一丝杆(523)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522)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527),所述第一丝杆(523)的外侧套接有贯穿至所述定位块(504)一端的L型滑块(524),所述L型滑块(524)的顶部贯穿至所述L型滑块(524)顶部的连接块(526),所述连接块(526)的一端设置有打磨杆(505),所述定位块(504)的一端位于所述L型滑块(52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506),所述连接架(506)的外侧及所述L型滑块(524)的内侧分布有补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块(52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523)外侧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定位块(50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L型滑块(524)一端相契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丝杆(52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块(50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且零刻度线处与所述定位块(504)的横向中轴线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喷丝板用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件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连接架(506)底部的第一锥齿轮(510),所述第一锥齿轮(510)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L型滑块(524)一端的矩形杆(509),所述矩形杆(509)的外侧位于所述L型滑块(524)的内侧套接有第二丝杆(525),所述连接架(506)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510)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528),所述第一转杆(528)的外侧设置有棘轮(512),所述第一转杆(528)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棘轮(512)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510)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11),所述第四锥齿轮(527)的两侧设置有直齿轮(513),所述连接架(50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L型移动架(518),所述L型移动架(518)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棘轮(512)一端的棘齿(519),所述连接架(50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架(507),所述限位架(507)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所述连接架(506)顶部的第一伸缩弹簧(508),所述第一伸缩弹簧(508)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直齿轮(513)相啮合的齿条(514),所述齿条(514)的底部设置有U型板(515),所述U型板(515)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块(516),所述挡块(516)与所述U型板(515)连接的转轴外侧通过卡槽连接有扭力弹簧(520),所述挡块(516)的顶部设置有卡板(521),所述L型移动架(518)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块(516)下方的限位杆(5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海飚查道寅毛伟如李梅宏徐健盛小平汤宇峰王丽平金盛戴志成冯琳云王超殷亮徐丽文吴超王涛孙欣顾翀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纺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