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39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其包括底板、上模座、顶升板、滑杆、齿轮和液压缸B。底板上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下模座,底板上设置液压缸A,液压缸A驱动连接上模座。下模座内设置模腔,模腔的底部对称设置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顶升板与模腔的内壁密封贴合。顶升板的底部对称并滑动设置两组滑块,滑块的底部转动设置连杆,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滑槽,且两个连杆转动连接。两侧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滑杆的对应端转动连接,两侧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齿条。齿轮位于两侧齿条之间并与两侧齿条均啮合连接,液压缸B驱动连接其中一侧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塑胶模具是工业之母,新产品的发布都会涉及到塑料。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31664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该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模具盖板、上模板、上定模板、下定模板、下模板、第一顶出基板、第二顶出基板和底模板,通过顶出杆拉动将下模板、第一顶出基板、第二顶出基板和底模板向下打开,从而使得模芯上下打开,型腔打开,拿出工件,如此一来实现模具打开的同时实现产品脱模,不破坏产品原有结构。
[0004]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该机构拆卸和安装麻烦,后期维修不便,并且弹簧本身的弹性具有一定的衰减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弹簧的弹性效果会出现明显的衰弱,需要定时更换弹簧,同时该机构在模具成型之后,只是将模芯打开,产品仍然处于模芯下壳体内,需要人工取出,人工抽取产品的过程中极易对产品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包括底板、上模座、顶升板、滑杆、齿轮和液压缸B。底板上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下模座,底板上设置液压缸A。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液压缸A驱动连接上模座,上模座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注浆孔和排气孔。下模座内设置模腔,模腔的底部对称设置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顶升板滑动设置在模腔内,顶升板与模腔的内壁密封贴合。顶升板的底部对称并滑动设置两组滑块,滑块的底部转动设置连杆,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滑槽,且对应侧两个连杆转动连接。滑杆对称并滑动设置在底板上,两侧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滑杆的对应端转动连接,两侧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齿条。齿轮转动设置在底板上,齿轮位于两侧齿条之间并与两侧齿条均啮合连接。液压缸B设置在底板上,液压缸B 驱动连接其中一侧滑杆。
[0007]优选的,下模座的壳体内设置空腔,空腔内注有冷却液,空腔内设置制冷组件,下模座的底部设置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的集热端与制冷组件的散热端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空腔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空腔内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电热丝,控制器控制连接电热丝和制冷组件。
[0009]优选的,空腔内转动设置叶轮,下模座的壳体上设置电机,电机驱动连接叶轮。
[0010]优选的,顶升板的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槽,两侧滑块分别插入对应侧限位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底板上对称设置两个伸缩杆,伸缩杆内活动杆的顶端贯穿下模座的底部并插入模腔内,活动杆的顶端与顶升板的底部连接。
[0012]优选的,底板的底部设置防滑支撑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通过设置液压缸A驱动上模座升降的结构,将上模座打开之后,下模座的模腔上端开口打开,方便取料;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由液压杆驱动的连杆铰接架,利用连杆铰接架将顶升板上抬,从而使位于顶升板上的产品整体从模腔内顶出,产品完全脱离模腔,方便工作人员将产品从顶升板上取出,取出过程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同时本技术在下模座内设置了空腔,空腔内设置制冷组件和加热组件,在注浆之前,通过加热组件将空腔内的冷却液升温,从而对模腔进行预热升温,有效的防止注浆过程中,高温溶液瞬间接触低温模腔内壁的时候产生大量的气泡,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而制冷组件在模具初步定型之后呈阶梯型降温,使产品温度快速降低,进而提高产品固化成型效率,使产品在顶出的时候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轻易损坏,更不会在工作人员取下产品的时候对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下模座的内部结构图(剖视);
[0017]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1、底板;2、支架;3、下模座;301、模腔;302、空腔;303、滑槽;4、液压缸A;5、上模座;6、注浆孔;7、排气孔;8、电热丝;9、制冷组件;10、散热鳍片;11、电机;12、叶轮;13、顶升板;14、伸缩杆;15、滑块;16、连杆;17、滑杆;18、齿条;19、齿轮;20、液压缸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包括底板1、上模座5、顶升板13、滑杆17、齿轮19和液压缸B20。底板1上设置支架2,支架2上设置下模座3,底板1上设置液压缸A4。上模座5设置在下模座3的上方,液压缸A4驱动连接上模座5,上模座5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注浆孔6 和排气孔7。下模座3内设置模腔301,模腔301的底部对称设置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303。顶升板13滑动设置在模腔301内,顶升板13与模腔301的内壁密封贴合。顶升板13的底部对称并滑动设置两组滑块15,滑块15的底部转动设置连杆16,连杆16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滑槽303,且对应侧两个连杆16 转动连接。滑杆17对称并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两侧连杆16远离滑块1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滑杆17的对应端转动连接,两侧滑杆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齿条18。齿轮19转动设置在底板1上,齿轮19位于两侧齿条18之间并与两侧齿条18均啮合连接。液压缸B20设置在底板1上,液压缸B20驱动连接其中一侧滑杆17。
[0021]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注浆之前,顶升板13位于模腔301的底部,注浆完成之后,待产品逐渐固化定型,此时启动液压缸A4,液压缸A4将上模座5向上顶升一定的高度,随后启动液压缸B20,液压缸B20驱动一侧滑杆17滑动,该滑杆17上的齿条18横向移动并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带动另一侧齿条18滑动,进而带动另一侧滑杆17滑动,两侧滑杆17之间间距逐
渐缩小,连杆16张角缩小并向上顶顶升板13,顶升板13将模腔301内的产品向上顶出模腔301,此时工作人员取出产品不仅方便,还不会因从模腔内提拉产品造成产品损坏。
[0022]实施例二
[0023]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相较于实施例一,还包括控制器。下模座3的壳体内设置空腔302,空腔302内注有冷却液,空腔302内设置制冷组件9,下模座3的底部设置散热鳍片10,散热鳍片10的集热端与制冷组件9的散热端连接。空腔30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空腔302内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电热丝8,控制器控制连接电热丝8和制冷组件9。空腔302内转动设置叶轮12,下模座3的壳体上设置电机11,电机11驱动连接叶轮12。
[0024]本实施例中,在注浆之前,先启动电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超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上模座(5)、顶升板(13)、滑杆(17)、齿轮(19)和液压缸B(20);底板(1)上设置支架(2),支架(2)上设置下模座(3),底板(1)上设置液压缸A(4);上模座(5)设置在下模座(3)的上方,液压缸A(4)驱动连接上模座(5),上模座(5)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注浆孔(6)和排气孔(7);下模座(3)内设置模腔(301),模腔(301)的底部对称设置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303);顶升板(13)滑动设置在模腔(301)内,顶升板(13)与模腔(301)的内壁密封贴合;顶升板(13)的底部对称并滑动设置两组滑块(15),滑块(15)的底部转动设置连杆(16),连杆(16)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滑槽(303),且对应侧两个连杆(16)转动连接;滑杆(17)对称并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两侧连杆(16)远离滑块(1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滑杆(17)的对应端转动连接,两侧滑杆(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齿条(18);齿轮(19)转动设置在底板(1)上,齿轮(19)位于两侧齿条(18)之间并与两侧齿条(18)均啮合连接;液压缸B(20)设置在底板(1)上,液压缸B(20)驱动连接其中一侧滑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