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11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包括第一透水件、第二透水件和蓄水装置,第一透水件铺设在混凝土墩柱的顶部,第一透水件的面积大于混凝土墩柱顶部的面积,第二透水件围绕且紧贴在混凝土墩柱的竖直方向的侧面,第二透水件上端边缘在混凝土墩柱周向上与第一透水件连接;蓄水装置设有储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储水腔连通,出水口靠近混凝土墩柱顶部中心处且连通第一透水件与储水腔。从出水口流处的养护水可以均匀地蔓延,且采用第一、第二透水件包裹养护,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养护用水的养护效率,在西部夏季高温、干旱、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可有效提升现浇混凝土墩柱的养护效果。浇混凝土墩柱的养护效果。浇混凝土墩柱的养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路、铁路等桥梁工程下部结构,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对保障结构的长期性能至关重要。由于受现场施工条件限制,现浇墩柱混凝土难以做到像工厂预制结构设置封闭的保湿养护系统,对于墩柱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人工喷淋养护,养护效率低、需水量大、养护不均匀、养护质量难以保障,尤其对于西北干旱地区,天气干燥、现场缺水、高空墩柱风速较大等特点,而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墩柱外侧更加容易失水,墩柱混凝土养护效果差,对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实施。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其具有提高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效果的作用。
[0005]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包括第一透水件、第二透水件和蓄水装置,所述第一透水件铺设在混凝土墩柱的顶部,所述第一透水件的面积大于所述混凝土墩柱顶部的面积,所述第二透水件围绕且紧贴在所述混凝土墩柱的竖直方向的侧面,所述第二透水件上端边缘在所述混凝土墩柱周向上与所述第一透水件连接;
[0007]所述蓄水装置安装在混凝土墩柱的顶部,所述蓄水装置设有储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混凝土墩柱顶部中心处且连通所述第一透水件与所述储水腔。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进水阀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阀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供水装置、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另一端与所述供水装置水路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阀、所述出水阀电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水件外边缘在所述混凝土墩柱周向上与所述第二透水件上端重叠设置并形成搭接部。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水件设有第一重叠区,所述第二透水件设有第二重叠区,所述第一重叠区与所述第二重叠区重叠设置并连接形成所述搭接部,所述第一重叠区位于所述混凝土墩柱表面与所述第二重叠区之间。
[00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搭接部的宽度为9
㎝‑
15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水件为土工布。
[0015]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透水件为土工布。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第一透水件铺设在混凝土墩柱的顶部,所述第一透水件的面积大于混凝土墩柱顶部的面积,第二透水件围绕且紧贴在混凝土墩柱的竖直方向的侧面,第二透水件上端边缘在混凝土墩柱周向上与第一透水件连接,使得混凝土墩柱的顶部与侧面均被第一透水件、第二透水件遮掩,蓄水装置内的养护水从出水口流向第一透水件、第二透水件,第一透水件、第二透水件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养护水的养护效率和养护效果;
[0018]蓄水装置的出水口靠近混凝土墩柱顶部中心处且连通第一透水件与蓄水装置内的储水腔,从出水口流到混凝土墩柱顶部中心处的水可以均匀地蔓延并流向混凝土墩柱的侧面,避免对混凝土墩柱侧面的养护不均匀,可保障墩柱侧面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且由于墩柱外侧采用第二透水件包裹养护,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养护用水的养护效率,在西部夏季高温、干旱、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可有效提升现浇混凝土墩柱的养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蓄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第一透水件;
[0024]2‑
第二透水件;
[0025]3‑
蓄水装置;31

进水口;32

出水口;
[0026]4‑
供水装置;
[0027]5‑
进水管;
[0028]6‑
对拉螺栓;
[0029]7‑
混凝土墩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1]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2]参照图1至图2,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包括第一透水件1、第二透水件2和蓄水装置3,所述第一透水件1为土工布,第一透水件1还可采用施工现场废弃的透水
模板布,所述第二透水件2为土工布,第二透水件2还可采用施工现场废弃的透水模板布,采用施工现场废弃的透水模板布可节省成本。所述第一透水件1铺设在混凝土墩柱7的顶部,所述第一透水件1的面积大于所述混凝土墩柱7顶部的面积,所述第二透水件2围绕且紧贴在所述混凝土墩柱7的竖直方向的侧面,可采用若干对拉螺栓6将第二透水件2紧固在混凝土墩柱7侧面,所述第二透水件2上端边缘在所述混凝土墩柱7周向上与所述第一透水件1连接,使得混凝土墩柱7的顶部与侧面均被第一透水件1、第二透水件2遮掩,蓄水装置3内的养护水从出水口32流向第一透水件1、第二透水件2,第一透水件1、第二透水件2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养护水的养护效率和养护效果。
[0033]所述蓄水装置3安装在混凝土墩柱7的顶部,所述蓄水装置3设有储水腔、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所述进水口31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32靠近所述混凝土墩柱7顶部中心处且连通所述第一透水件1与所述储水腔,从出水口32流到混凝土墩柱7顶部中心处的水可以均匀地蔓延并流向混凝土墩柱7的侧面,避免对混凝土墩柱7侧面的养护不均匀,可保障混凝土墩柱7的侧面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且由于墩柱外侧采用第二透水件2包裹养护,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养护用水的养护效率,在西部夏季高温、干旱、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可有效提升现浇混凝土墩柱7的养护效果。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水件、第二透水件和蓄水装置,所述第一透水件铺设在混凝土墩柱的顶部,所述第一透水件的面积大于所述混凝土墩柱顶部的面积,所述第二透水件围绕且紧贴在所述混凝土墩柱的竖直方向的侧面,所述第二透水件上端边缘在所述混凝土墩柱周向上与所述第一透水件连接;所述蓄水装置安装在混凝土墩柱的顶部,所述蓄水装置设有储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混凝土墩柱顶部中心处且连通所述第一透水件与所述储水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进水阀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阀与所述出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墩柱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装置、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另一端与所述供水装置水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墩柱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诗姚丽章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