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001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设计时按最严苛工况,对热管理控制系统进行标定,按峰值充放电倍率对车辆进行连续充放,在满足最严苛工况下系统散热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电池实际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车辆行驶时,根据车联网地图提供用户行车路线及道路信息,提前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使冷却液温度达到目标值,调节电机、电池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不同道路、不同工况电池充放电倍率不同,对水泵、风扇、空调压缩机等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适当降低执行单元转速,达到降低整车热管理能耗的目的。理能耗的目的。理能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机、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时,总是根据最严苛工况,对控制系统参数进行标定,将冷却液温度控制在目标值,以此来控制电机、电池温度,满足不同工况下系统散热需求。然而,车辆运行过程中并不总是处于最严苛工况,可以说大部分时间车辆运行平稳,并不需要大倍率充放电,若控制系统参数均按最严苛工况标定,系统执行单元都按最严苛工况执行,势必存在资源浪费,增加整车能耗。
[0003]中国专利(公开日:2021年07月30日、公开号:CN113370846A) 公开了一种电池预见性热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池热管理
,包括采集电机参与度信息和温度影响信息,对电机参与度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充放电倍率,根据充放电倍率查找预设的充放电倍率电池温度区间表得到初步温度区间,根据温度影响信息从初步温度区间中选择初步温度,对温度影响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温度影响系数,利用温度影响系数对初步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电池目标温度,基于电池目标温度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本申请能够设计合理的电池目标温度,能够使动力电池温度调节能够满足当前和下一阶段驾驶用电需求,提高温度调节效率和精度,保证电池高压安全,降低温度调节所需能耗。但是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变化剧烈,即使得到了合理的电池目标温度,也很难将电池温度控制在目标温度,改技术对控制系统要求极高,对新能源车型而言,同时需要对电池、电机进行温度控制,但现有技术仅针对动力电池提出预见性加热、制冷方法,并不适用于电机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不同道路、不同工况电池充放电倍率不同,对水泵、风扇、空调压缩机等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适当降低执行单元转速,达到降低整车热管理能耗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设计时按最严苛工况,对热管理控制系统进行标定,按峰值充放电倍率对车辆进行连续充放,在满足最严苛工况下系统散热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电池实际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车辆行驶时,根据车联网地图提供用户行车路线及道路信息,提前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使冷却液温度达到目标值,调节电机、电池温度。
[0006]优选地,包括信息输入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信息输入单元将路面信息、行车信息及电池充放电电流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对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执行单元运行,执行单元根据控制单元发送的指令运行。
[0007]优选地,所述信息输入单元包括车联网地图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路面信息及行车信息由车联网地图提供,包括不同时刻路面海拔高度,所述行车信息包括下一阶段行车
路线以及对应的路面信息,所述电池充放电电流由电池管理系统提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电池温控器,其根据当前及下一阶段路面海拔高度,得到道路坡度及坡长,根据电池充放电电流得到电池充放电倍率,再根据道路坡度及坡长、电池充放电倍率,确定执行单元控制参数的修正系数,将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发送给执行单元,进而控制执行单元运行,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电子风扇、电子水泵、空调压缩机,通过执行单元的合理运行,调节冷却液温度,进而控制电机、电池温度。
[0008]优选地,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不同时刻电池充放电电流,根据电池当前容量,换算出电池充放电倍率,当0<充放电倍率≤C1时,修正系数0<x1<1;当C1<充放电倍率≤C2时,修正系数0<x2 <1;当C2<充放电倍率≤C3时,修正系数0<x3<1;当C3<充放电倍率≤C4时,修正系数0<x4<1;当C4<充放电倍率≤C5时,修正系数x5=1,0<x1<x2<x3<x4<x5=1,充放电倍率及对应修正系数的具体数值经标定确定。
[0009]优选地,车联网地图提供用户行车路线及对应地面海拔高度,根据不同时刻地面海拔,换算出地面坡度及坡长,当0≤坡度<P1 时视为平路,对应0<充放电倍率≤C1,修正系数0<x1<1;当P1 ≤坡度<P2时视为缓坡1,对应C1<充放电倍率≤C2,修正系数0 <x2<1;当P2≤坡度<P3时视为缓坡2,对应C2<充放电倍率≤ C3,修正系数0<x3<1;当P3≤坡度<P4时视为陡坡1,对应C3 <充放电倍率≤C4,修正系数0<x4<1;当P4≤坡度≤P5时视为陡坡2,对应C4<充放电倍率≤C5,修正系数x5=1,0<x1<x2< x3<x4<x5=1,坡度阈值、充放电倍率及修正系数的具体数值经标定确定。
[0010]优选地,当车辆行驶在平坦路面上时,电机功率相对较小,电池放电倍率小,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1,执行单元转速最低。
[0011]优选地,当车辆行驶在缓坡1上时,相比在平坦路面上,电机功率增大,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2,执行单元转速相比在平坦路面上升高;
[0012]当车辆行驶在缓坡2上时,相比在缓坡1上,电机功率增大,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 x3,执行单元转速相比在缓坡1上升高;
[0013]当车辆行驶在陡坡1上时,相比在缓坡2上,电机功率增大,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 x4,执行单元转速相比在缓坡2上升高;
[0014]当车辆行驶在陡坡2上时,电机功率最大,电池放电倍率最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5,执行单元转速达到最高。
[0015]优选地,当车辆由平路即将进入缓坡1时,电机功率增加,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车联网地图及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下一阶段路面坡度及坡长,判断电池充放电倍率,提前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为x2,执行单元转速升高;
[0016]当车辆由平路或者缓坡1进入缓坡2时,电机功率增加,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车联网地图及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下一阶段路面坡度及坡长,判
断电池充放电倍率,提前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3,执行单元转速升高;
[0017]当车辆由平路或者缓坡1或缓坡2即将进入陡坡1时,电机功率增加,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车联网地图及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下一阶段路面坡度及坡长,判断电池充放电倍率,提前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4,执行单元转速升高;
[0018]当车辆由平路或者缓坡1或缓坡2或陡坡1即将进入陡坡2时,电机功率将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时按最严苛工况,对热管理控制系统进行标定,按峰值充放电倍率对车辆进行连续充放,在满足最严苛工况下系统散热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电池实际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车辆行驶时,根据车联网地图提供用户行车路线及道路信息,提前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使冷却液温度达到目标值,调节电机、电池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输入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信息输入单元将路面信息、行车信息及电池充放电电流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对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执行单元运行,执行单元根据控制单元发送的指令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入单元包括车联网地图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路面信息及行车信息由车联网地图提供,包括不同时刻路面海拔高度,所述行车信息包括下一阶段行车路线以及对应的路面信息,所述电池充放电电流由电池管理系统提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电池温控器,其根据当前及下一阶段路面海拔高度,得到道路坡度及坡长,根据电池充放电电流得到电池充放电倍率,再根据道路坡度及坡长、电池充放电倍率,确定执行单元控制参数的修正系数,将修正后的控制参数发送给执行单元,进而控制执行单元运行,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电子风扇、电子水泵、空调压缩机,通过执行单元的合理运行,调节冷却液温度,进而控制电机、电池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不同时刻电池充放电电流,根据电池当前容量,换算出电池充放电倍率,当0<充放电倍率≤C1时,修正系数0<x1<1;当C1<充放电倍率≤C2时,修正系数0<x2<1;当C2<充放电倍率≤C3时,修正系数0<x3<1;当C3<充放电倍率≤C4时,修正系数0<x4<1;当C4<充放电倍率≤C5时,修正系数x5=1,0<x1<x2<x3<x4<x5=1,充放电倍率及对应修正系数的具体数值经标定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联网地图提供用户行车路线及对应地面海拔高度,根据不同时刻地面海拔,换算出地面坡度及坡长,当0≤坡度<P1时视为平路,对应0<充放电倍率≤C1,修正系数0<x1<1;当P1≤坡度<P2时视为缓坡1,对应C1<充放电倍率≤C2,修正系数0<x2<1;当P2≤坡度<P3时视为缓坡2,对应C2<充放电倍率≤C3,修正系数0<x3<1;当P3≤坡度<P4时视为陡坡1,对应C3<充放电倍率≤C4,修正系数0<x4<1;当P4≤坡度≤P5时视为陡坡2,对应C4<充放电倍率≤C5,修正系数x5=1,0<x1<x2<x3<x4<x5=1,坡度阈值、充放电倍率及修正系数的具体数值经标定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行驶在平坦路面上时,电机功率相对较小,电池放电倍率小,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1,执行单元转速最低。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预见性整车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行驶在缓坡1上时,相比在平坦路面上,电机功率增大,电池放电倍率增大,电机电池温控器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根据当前电池充放电倍率对执行单元控制参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x2,执行单元转速相比在平坦路面上升高;
当车辆行驶在缓坡2上时,相比在缓坡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文琴孟国栋柯炯王丹丹晏君臣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