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95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产生装置,该雾化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储存管以及储热组件。储存管设置在壳体内,储热组件设置在储存管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储热组件与储存部相连接,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被储热组件加热后再对雾化耗材进行加热,且储热组件对储存管加热,并通过储存管对雾化耗材加热。这样,储存管内的雾化耗材会同时被高温气体以及储存管进行加热,进使得在加热过程中,雾化耗材的加热更充分,从而有效的提高雾化产生装置的综合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产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以及雾化器的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产生装置是一种模仿传统卷烟的电子产品,其产生气溶胶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对内部的发热丝进行加热而形成高温,在高温下使得气溶胶基质、烟支等物质受热,进而挥发并产生气溶胶。
[0003]现有的雾化产生装置一般采用直接对待加热的雾化耗材进行直接加热的方式来实现雾化的功能,通过在雾化器内部形成高温环境,高温环境在对待加热的雾化耗材进行烘烤,最终形成气溶胶。但是,上述加热以及形成雾化的过程只能对待加热的雾化耗材的局部进行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待加热的雾化耗材不同位置处其所受到的温度大小并不均匀。这样,一些温度较低的位置处的雾化耗材不能完全充分的被加热,从而降低了雾化耗材的加热处理效率,并不利于雾化产生装置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雾化产生装置在对雾化耗材进行处理过程中,雾化耗材在不同位置处,受热不均匀,雾化器内部的保温效果差,且雾化器的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产生装置,以有效的改善现有的雾化产生装置在对雾化耗材进行加热处理时,其受热不均匀,内部保温效果差,对雾化耗材加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有效的提高雾化产生装置的综合性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产生装置,该雾化产生装置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包括进气口,所述壳体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
[0008]储存管,所述储存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存储管内设置有雾化耗材;以及,
[0009]储热组件,所述储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储存管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且所述储热组件部分伸入到所述储存管内并对所述储储存管加热;
[0010]其中,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所述储存管以及所述出气口形成一风道,空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并通过所述储热组件预热后进入到所述储存管,之后与所述雾化耗材产生的雾气一同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储存管包括朝向所述进气口一侧的第一储存部以及朝向所述出气口一侧的第二储存部,且所述储热组件与所述第一储存部相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储存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应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储存部包括第二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应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以放置雾化耗材。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进气口的开口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出气口的开口截面。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储热组件的一端至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储热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隔热组件,所述第一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储存管以及所述储热组件的四周外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雾化产生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热组件以及第三隔热组件;
[0017]其中,所述第二隔热组件套设在所述储存管上,所述第三隔热组件套设在所述储热组件上,且所述第一隔热组件套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组件以及所述第三隔热组件外。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雾化产生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储热组件内,所述加热组件用以对所述储热组件进行加热。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储热组件还包括多个透气开槽,所述透气开槽用以连通所述储存管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二容纳腔。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储热组件还包括储热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储热本体中心处的盲孔;
[0021]其中,所述盲孔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进气口,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盲孔内,且所述多个透气开槽沿所述储热本体的外侧壁向所述储热本体的中心延伸。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产生装置,该雾化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储存管以及储热组件。其中,储存管设置在壳体内,储热组件设置在储存管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储热组件与储存部相连接,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被储热组件加热后再对雾化耗材进行加热,且储热组件对储存管加热,并通过储存管对雾化耗材加热,这样,储存管内的雾化耗材会同时被高温气体以及储存管进行加热,进使得在加热过程中,雾化耗材的加热更充分。从而保证该雾化器产生装置的加热效果,并提高其加热效率,最终提高雾化产生装置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雾化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储存管以及储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储存管以及储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储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产生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下文的公开提供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下文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
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31]随着雾化产生装置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雾化产生装置的性能以及处理效果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32]现有的雾化产生装置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对雾化耗材进行加热处理时,不能保证对内部雾化耗材完全充分处理,且加热效率较差。进而不利于雾化产生装置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产生装置,以有效的改善现有的雾化产生装置对雾化耗材的加热效率,并提高雾化产生装置的综合性能。
[0033]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包括进气口,所述壳体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储存管,所述储存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存管内设置有雾化耗材;以及,储热组件,所述储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储存管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且所述储热组件部分伸入到所述储存管内并对所述储存管加热;其中,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所述储存管以及所述出气口形成一风道,空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并通过所述储热组件预热后进入到所述储存管,之后与所述雾化耗材产生的雾气一同从所述出气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管包括朝向所述进气口一侧的第一储存部以及朝向所述出气口一侧的第二储存部,且所述储热组件与所述第一储存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应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储存部包括第二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应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以放置雾化耗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进气口的开口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出气口的开口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华斌杞瑞董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