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包含包括把手座的座椅本体、可操作以定位覆盖于座椅本体的顶篷单元,以及安装于座椅本体的把手座的把手,把手可相对于把手座而围绕安装轴线旋转,并且可操作以连接于顶篷单元,使得把手相对于把手座的旋转以能驱动顶篷单元相对于座椅本体移动。旋转以能驱动顶篷单元相对于座椅本体移动。旋转以能驱动顶篷单元相对于座椅本体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汽车座椅
[0001]本申请是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日为
[0002]2020年5月12日、申请号为202010396004.1、专利技术名称为“婴儿汽车座椅”)的分案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汽车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顶篷的婴儿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4]婴儿汽车座椅用来作为汽车上婴儿的安全座椅,并且可以手提以便于携带或放置于婴儿车上。现有的婴儿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单元、一可旋转地安装于座椅单元以供成人携带婴儿汽车座椅的提把,以及通过可放置于任何位置的枢轴而可旋转地安装于座椅单元,并且用于为躺在座椅单元的婴儿提供遮阳的顶篷。由于提把与顶篷通常是围绕同一轴线旋转,并且彼此互相独立运作,因此,在它们相对于座椅单元旋转时,可能会彼此相互干扰。此外,一旦顶篷旋转超过其功能极限时,就很难将顶篷恢复至其可用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即于可供一种婴儿汽车座椅,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于是,本专利技术婴儿汽车座椅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包含座椅本体、顶篷单元,以及把手。座椅本体包括把手座,顶篷单元能被操作以定位覆盖于座椅本体,把手安装于座椅本体的把手座,并且可相对于把手座而围绕安装轴线旋转,把手能被操作以连接于顶篷单元,使得把手相对于把手座的旋转以能驱动顶篷单元相对于座椅本体而移动。
[0007]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单元包括能相对于把手移动并能够相对于把手定位的顶篷轴。
[0008]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把手包括多个配置于安装轴线的定位槽,顶篷轴可围绕安装轴线旋转并具有至少一个止动件,至少一个止动件可拆卸地接合于把手的选定的其中之一定位槽,以能相对于把手而定位顶篷轴。
[0009]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轴还具有围绕于安装轴线的环形部,至少一个止动件安装于环形部,环形部可沿其圆周方向变形,使得在顶篷轴相对于把手旋转时,至少一个止动件能够由选定的其中之一定位槽脱离并与其中另一定位槽接合。
[0010]在一些实施态样中,环形部具有挠性弧形段,挠性弧形段具有小于环形部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
[0011]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挠性弧形段具有蛇形结构。
[0012]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轴与把手摩擦接触。
[0013]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还包含可移动地安装于座椅本体的扣接件,顶篷轴可围绕安装轴线旋转,扣接件可分离地接合于把手与顶篷轴两者以能相对于把手而定位顶篷轴。
[0014]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轴磁性地连接于把手,以能相对于把手定位。
[0015]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座椅本体还包括围绕安装轴线延伸的限制槽,及界定出限制槽的两相反端其中之一的壁段,顶篷单元包括可围绕安装轴线旋转并具有一限制突起的顶篷轴,顶篷轴的限制突起可沿限制槽移动,以能限制顶篷轴相对于座椅本体的旋转移动范围。
[0016]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座椅本体包括的两个壁段分别界定出限制槽的相反端,顶篷轴的限制突起可沿壁段之间的限制槽移动。
[0017]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单元包括旋转安装于把手的顶篷轴,及顶篷,顶篷具有位于相反两端并分别连接于把手与顶篷轴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主顶篷部。
[0018]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把手形成有沿其延伸的安装槽,顶篷的第一端部被保持于安装槽中并具有大于主顶篷部厚度的厚度,安装槽具有狭长开口,且开口具有小于顶篷的第一端部宽度的宽度。
[0019]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把手包括两个把手半部,安装槽形成于把手半部之间的接缝处。
[0020]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在顶篷轴的远离部位于座椅本体上方时,把手位于顶篷轴的旋转移动路径之外,使得把手与顶篷轴配置成彼此不相互干扰。
[0021]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轴在把手与座椅本体的把手座间隔的点处而直接安装于把手。
[0022]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顶篷单元包括顶篷,顶篷具有位于相反两端并分别连接于把手与座椅本体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及连接于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主顶篷部。
[0023]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把手形成有沿其延伸的安装槽,顶篷的第一端部被保持于安装槽中并具有大于主顶篷部厚度的厚度,安装槽具有狭长开口,且开口具有小于顶篷的第一端部宽度的宽度。
[0024]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把手包括两个把手半部,安装槽形成于把手半部之间的接缝处。
附图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2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婴儿汽车座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7]图2是侧视图,说明实施例的顶篷单元的顶篷轴;
[0028]图3是实施例的局部正视剖视图;
[0029]图4是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0030]图5是实施例的局部正视图;
[0031]图6是侧视图,说明实施例的把手与顶篷单元的顶篷轴相对于座椅本体的可旋转移动范围;
[0032]图7是局部正视图,说明实施例的顶篷轴的环形部;
[0033]图8是局部侧视图,说明实施例的座椅本体的把手座;
[0034]图9A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5]图9B是实施例的局部正视图;
[0036]图10是实施例的把手的立体图;
[0037]图11是实施例的把手的局部放大剖切立体图;
[0038]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视图,说明实施例的把手的变化态样;及
[0039]图13是立体图,说明实施例的顶篷单元的变化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41]参阅图1、图3与图8,本专利技术婴儿汽车座椅的一实施例,包含座椅本体2、把手3,以及顶篷单元4。座椅本体2用于放置婴儿于其中,并包括两个分别配置于座椅本体2相反两侧的把手座21(在图1中只可见一个),具体参阅图8,每一个把手座21形成有一围绕一安装轴线A延伸的限制槽211,并具有两个分别界定出限制槽211的两相反端的壁段2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把手座21可以只具有一个界定出限制槽211其中之一端的壁段212,并且限制槽211其中另一端被配置为开放端。
[0042]参阅图3与图4,把手3用于携带婴儿汽车座椅,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把手座21并相对于把手座21以围绕安装轴线A而旋转的定位端31,每一个把手3的定位端31形成有多个围绕安装轴线A配置的定位槽311。参阅图10与图11,在本实施例中,把手3包括两个把手半部301、302,且在把手半部301、302之间的接缝处形成有沿把手3延伸的安装槽32,把手3可操作以连接于顶篷单元4,使得把手3相对于把手座21的旋转以能驱动顶篷单元4相对于座椅本体2而移动。
[0043]参阅图2与图6,顶篷单元4包括可相对于把手3移动并能够相对于把手3定位的顶篷轴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包括把手座和围绕安装轴线延伸的限制把手元件;顶篷单元,能被操作以定位覆盖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顶篷单元包括具有限制顶篷元件的顶篷轴,所述限制顶篷元件能够与所述限制把手元件接合,以限制所述顶篷轴相对于所述座椅本体的旋转运动范围;及把手,安装于所述座椅本体的把手座,并且能相对于所述把手座而围绕所述安装轴线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把手能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顶篷单元,使得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把手座的旋转驱动所述顶篷单元相对于所述座椅本体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顶篷轴能相对于所述把手移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把手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多个围绕所述安装轴线配置的定位槽,所述顶篷轴能够围绕所述安装轴线旋转并具有至少一个止动件,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能够拆卸地接合于所述把手的所述定位槽的选定的其中之一,以能相对于所述把手而定位所述顶篷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顶篷轴还具有围绕于所述安装轴线的环形部,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安装于所述环形部,所述环形部能够沿其圆周方向变形,使得在所述顶篷轴相对于所述把手旋转时,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能够由所述定位槽的选定的其中之一脱离并与其中另一所述定位槽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环形部具有挠性弧形段,所述挠性弧形段具有小于所述环形部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挠性弧形段具有蛇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顶篷轴与所述把手摩擦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婴儿汽车座椅还包含能够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椅本体的扣接件,所述顶篷轴能够围绕所述安装轴线旋转,所述扣接件能够分离地接合于所述把手与所述顶篷轴两者以能相对于所述把手而定位所述顶篷轴。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汽车座椅,其中,所述顶篷轴磁性地连接于所述把手,以能相对于所述把手定位。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基尔,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