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70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座椅,包括椅座及用于支撑所述椅座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椅座;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套在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可伸缩;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相配合,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伸缩。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长度L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最大伸出长度L2之间的比值在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载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座椅安装固定于汽车座椅等承载物上,需要通过设于安全座椅底部的支撑脚来支撑安全座椅以辅助安全座椅的安装固定,从而加强安全座椅安装固定牢靠度。
[0003]但是,在目前市场上,安全座椅的支撑脚的长度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当安全座椅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汽车座椅等承载物上时,安全座椅的支撑脚往往会出现长度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导致支撑脚无法起到支撑的作用。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方案的安全座椅,其支撑脚长度可调,但是支撑脚的结构强度较低,支撑稳定性差,也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座椅,所述安全座椅的支撑脚长度可调,且强度更高,支撑稳定性好。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座椅,包括椅座及用于支撑所述椅座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椅座;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套在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可伸缩;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相配合,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伸缩;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长度为L1,所述支撑脚最长时所述第二支撑管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管部分的长度为L2,L1与L2之间的比值在0.7

1.5之间。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座椅,通过设置支撑脚在椅座上进行支撑,并且支撑脚的长度利用锁定装置可调,从而安全座椅可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汽车座椅等承载物的安装需求。其中,第一支撑管套在第二支撑管外,支撑脚在最长时,第一支撑管的长度L1与第二支撑管伸在第一支撑管下方的部分长度L2比值在0.7

1.5,可以提高支撑脚的结构强度。这样在支撑状态下,可以减少支撑脚出现弯曲、变形的几率,提高支撑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延长支撑脚的使用寿命,以使安全座椅的使用寿命更长。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脚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的前端,且所述支撑脚能够叠在所述椅座的下方;所述支撑脚缩至最短时,所述支撑脚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椅座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L3。这样,可以将支撑脚收缩在最短后,将支撑脚转至收纳状态,收纳状态下支撑脚的后端不凸出椅座的后端,这样便于收纳、放置。而且收纳时如果有外部冲击力,支撑脚的后端因椅座的保护而不会受损。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长度L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伸出长度L2之和,小于等于所述椅座的前后尺寸L3。这样当收纳时,如果忘记收缩支撑脚,也可以使支撑脚获得椅座的保护。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卡合件、驱动件及操作件,所述卡合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及第二支撑管中的一个的一端,所述操作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具有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一支撑管或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所述驱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具有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一支撑管或第二支撑管上,所述驱动件连动设于所述卡合件及操作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管及第二支撑管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两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沿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伸缩方向排布,所述卡合件选择性地卡合于任一所述卡合部,所述操作件驱使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由此,支撑脚可以在至少两个长度档位之间调节,锁定装置通过卡合保持锁定,锁定装置的结构简单牢靠,调整便利性更高,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及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卡合件设置在第一支撑管下端或第二支撑管的上端,此时合理设置卡合部的数量及位置,锁定装置能够使支撑脚在更多长度档位处锁定。操作件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通过操作件让锁定装置在锁定和解锁之间切换,操作方便,操作件对支撑脚的伸缩动作干涉较小。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的卡合孔,任一所述卡合孔均与所述卡合件呈相互配合的卡合;所述卡合孔的间隔距离为5mm

12mm,单个所述卡合孔在所述伸缩方向上的尺寸为4mm

10mm,单个所述卡合孔在与所述伸缩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为2mm

8mm。通过选取合适的卡合孔尺寸及间隔距离,使支撑脚的长度调整满足需求,可以提高卡合孔与卡合件的卡合稳定性。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合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的卡合孔,所述卡合件的内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卡合件的外端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卡合孔内的卡块;所述卡块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为卡止面,所述卡块上还设有两个导向斜面,所述两个导向斜面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卡止面的远离所述内端的一端,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在远离所述内端的方向上逐渐靠近。由此,卡合件朝向或远离卡合孔的运动更加顺畅,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减少出现卡滞现象。
[0013]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斜面与相连的所述卡止面之间的夹角为100

120度。这样当卡块向里缩时,如果未缩到用户就开始伸缩第二支撑管,此时如果导向斜面已抵在卡合孔边缘,卡块可通过导向斜面逐渐退出卡合孔,这样方便第二支撑管的拉动,使卡块相对该卡合孔具有自动向上或者向下调节的趋势。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卡合件配合在所述导向限位槽内;所述卡合件上设有穿过所述安装座的滑柱,所述驱动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柱配合在所述滑槽内,所述驱动件活动时驱动所述滑柱沿所述滑槽活动,带动所述卡合件沿所述导向限位槽伸缩。这样设置锁定装置的锁定和解锁的切换非常简单、可靠。而安装座上设有导向限位槽限制卡合件的伸缩方向,可减少卡合件卡死的几率。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脚还包括:触底显示装置,所述触底显示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下端;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至少部分可变形;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支撑板向下鼓起;显示件,所述显示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显示件与所述支撑板相联动,且所述支撑板变形时带动所述显示件活动。如此,方便用户根据显示件观察支撑脚是否触底,确定是否调整到位。
[0016]进一步地,所述显示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显示件上设有保持块,所述触底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显示件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保持块止抵在所述支撑板上。复位弹性件的设置,使支撑脚未触底时,显示件自动恢复至显示未触底的状态,提高显示的自动化程度。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0)及用于支撑所述椅座(10)的支撑脚(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0)包括:第一支撑管(21),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上端连接所述椅座(10);第二支撑管(22),所述第二支撑管(22)套在所述第一支撑管(21)内,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下端可伸缩;锁定装置(23),所述锁定装置(23)与所述第一支撑管(21)和所述第二支撑管(22)相配合,所述锁定装置(23)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第二支撑管(2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伸缩;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长度为L1,所述支撑脚(20)最长时所述第二支撑管(22)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管(21)部分的长度为L2,L1与L2之间的比值在0.7

1.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0)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10)的前端,且所述支撑脚(20)能够叠在所述椅座(10)的下方;所述支撑脚(20)缩至最短时,所述支撑脚(20)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椅座(10)的前后尺寸L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长度L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最大伸出长度L2之和,小于等于所述椅座(10)的前后尺寸L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23)包括:卡合件(231)、驱动件(232)及操作件(233),所述卡合件(23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及第二支撑管中的一个的一端,所述操作件(233)可活动地设置于具有所述卡合件(231)的所述第一支撑管或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所述驱动件(232)可活动地设置于具有所述卡合件(231)的所述第一支撑管或第二支撑管上,所述驱动件(232)连动设于所述卡合件(231)及操作件(23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管及第二支撑管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两个卡合部(211),所述卡合部(211)沿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伸缩方向排布,所述卡合件(231)选择性地卡合于任一所述卡合部(211),所述操作件(233)驱使所述驱动件(232)带动所述卡合件(231)脱离与所述卡合部(211)的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211)为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的卡合孔,任一所述卡合孔均与所述卡合件(231)呈相互配合的卡合;所述卡合孔的间隔距离为5mm

12mm,单个所述卡合孔在所述伸缩方向上的尺寸为4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