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70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涉及高温防护领域,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一侧设置有内挤压板,所述内挤压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内气孔,所述气囊另一侧设置有外挤压板,所述外挤压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外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高温防护装置简化,在货物中间和车厢与货物的空袭放置换气降温装置,利用运输时货物会因为车辆的行驶而自身摇晃的特性,挤压货物身侧的装置,再通过装置自身的气囊,挤压换气,达到降温换气效果,同时简化装置自身的特性,不利用外力能源,不用通电也不需要动力,大大节省车辆行驶时自身的燃料,同时在易拆卸易安装的前提下,还能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还能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还能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高温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温室效应的不断累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温度上升,全球变暖日益严重,夏日高温也越来远严重,同时,因为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空气流动速度减慢,夏日城市内的温度更加炎热。
[0003]随着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配送货车的配置和功能也更加丰富,提到夏日,就不得不起空调,不光只是轿车有,其实货车也安装,汽车空调可以对车厢进行制冷、换气或者加热,给车主提供了不少方便,夏天运输货物的时候,如果不开启空调,整个车厢内又闷又热,但如果开启了空调就会增加货车的油耗,从而使得运输成本大大升高,对于收入本就不高的货物运输工人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有很多的货车司机并不愿意在长途时给货车车厢空间开空调。
[0004]但是车厢空间狭小,且长时间的路途跋涉,可能无法经常性的打开车厢门透气换气,货物长时间处于封闭和燥热的环境中,难免会会使货物发生质变,还可能因为空气的不流通和气温的升高导致金属物品的变形,单独在车厢内放置降温换气装置浪费资源,且因为货物运输的原因,过大的降温换气装置会占用太多空间,不利于货车的高效运输,太小的降温换气装置无法对整个车厢起到降温作用,还会因为温度差异大导致金属受热不均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以解决现有的高温防护套装安装插件体型大耗能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一侧设置有内挤压板,所述内挤压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内气孔,所述气囊另一侧设置有外挤压板,所述外挤压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外气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挤压外挤压板和内挤压板,压迫内部的气囊进行挤压换气,再通过表面排列的气孔向运输箱外侧换气。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挤压板表面一侧粘贴有上魔术贴,所述内挤压板表面另一侧粘贴有下魔术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上魔术贴和下魔术贴将装置粘贴在货物表面的运输箱上,保证在运输途中装置的稳定性。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挤压板与外挤压板中心一侧连接有上弹簧,所述内挤压板与外挤压板中心另一侧连接有下弹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挤压板和外挤压板中心位置放置有气囊,在连接处与
气囊平行的位置设置有上弹簧和下弹簧,分别处于上下两侧,在装置受到外部压力时保持一定的回弹,不会伤害装置本身。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一侧设置有内气孔,所述气囊另一侧设置有外气孔,内气孔均匀贯穿内挤压板,所述外气孔均匀贯穿于外挤压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气孔与外气孔和气囊处于同一平面,气囊内的气体转换可通过内气孔与外气孔向外转换。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魔术贴同边两侧均设置有上弹簧,所述下魔术贴同边两侧均设置有下弹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魔术贴和下魔术贴一侧粘贴在运输箱表面,另一侧固定在装置上,上魔术贴同边内部设置有上弹簧,下魔术贴同边内部设置有下弹簧,弹簧主要缓冲运输箱带来的巨大压力,做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将高温防护装置简化,在货物中间和车厢与货物的空袭放置换气降温装置,利用运输时货物会因为车辆的行驶而自身摇晃的特性,挤压货物身侧的装置,再通过装置自身的气囊,挤压换气,达到降温换气效果;
[0018]2、本技术通过简化装置自身的特性,不利用外力能源,不用通电也不需要动力,大大节省车辆行驶时自身的燃料,同时在易拆卸易安装的前提下,还能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细节内部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4的B的细节放大图。
[0024]图中:1、气囊;2、上魔术贴;3、外气孔;4、上弹簧;5、内气孔;6、下弹簧;7、下魔术贴;8、内挤压板;9、外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气囊1,气囊1一侧设置有内挤压板8,气囊1通过挤压,压迫内部的气体,再通过表面的气孔喷出,通过内挤压板8表面均匀设置有内气孔5,气囊1另一侧设置有外挤压板9,外挤压板9表面均匀设置有外气孔3,内挤压板8和外挤压板9通过的内气孔5和外气孔3交换从气囊1挤压出的气体。
[0028]气囊1处在整个装置的中心内部,内挤压板8和外挤压板9将其包裹住,内气孔5均匀排列贯穿于内挤压板,外气孔3均匀排列贯穿于外挤压板9,气囊内部的气体呼出换气时,
通过内气孔5和外气孔3向外排除,气囊1、内挤压板8和外挤压板9均在同一平面。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使用前,只需将装置通过上方的上魔术贴2和下方的下魔术贴7粘贴在运输箱的表面即可,市面上大多运输箱采用纸质材质,魔术贴可以不留痕迹,且不损伤表面。
[0030]其中装置内外两侧均可增加魔术贴的数量和改变其位置,如若希望两个运输箱中间可进行换气,可在装置外侧另加魔术贴,还能间接固定两个运输箱的位置,不让其移动。
[0031]使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运输途中,货物因为车辆行驶的惯性,开始倾斜移动,运输箱通过惯性开始向外侧的装置挤压,靠近的内挤压板8开始向中心内部的气囊1挤压,气囊1受到挤压开始放气,放出的气体通过内气孔5向内传递,再通过外气孔3向外侧传递,达到简易的换气降温效果。
[0032]示例性的,装置的放置有两种方案,在两个运输箱中间,在运输箱和车厢边缘,均可以达到换气效果。
[0033]内挤压板8表面一侧粘贴有上魔术贴2,内挤压板8表面另一侧粘贴有下魔术贴7,本实施例中,魔术贴更有利于装置的放置,上下两侧的魔术贴可以更均匀的安装在表面,不会因为受力不均,导致受到外来冲击力掉落。
[0034]内挤压板8与外挤压板9中心一侧连接有上弹簧4,内挤压板8与外挤压板9中心另一侧连接有下弹簧6,上弹簧4和下弹簧6在受到外部压力时可缓冲一定冲击力,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弹簧在设置于装置内部,与气囊同一水平面,以此来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包括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一侧设置有内挤压板(8),所述内挤压板(8)表面均匀设置有内气孔(5),所述气囊(1)另一侧设置有外挤压板(9),所述外挤压板(9)表面均匀设置有外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挤压板(8)表面一侧粘贴有上魔术贴(2),所述内挤压板(8)表面另一侧粘贴有下魔术贴(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防护套件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挤压板(8)与外挤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军周帆向腊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立和深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