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27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包括控制阀外壳和阀杆;控制阀外壳内设置有控制腔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有相互紧密接触的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第一孔板上设置有排出孔;第二孔板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球阀腔、导流孔、第一节流孔和第一中间腔室;第三孔板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第二节流孔和第二中间腔室;所述第二中间腔室与控制腔相连通;第二节流孔与第一中间腔室相连通;所述排出孔与球阀腔相连通;阀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密封钢球;阀杆的穿过第一孔板进入球阀腔,密封钢球与导流孔的顶端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喷油器控制阀的工作效率和延长工作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共轨喷油器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压共轨系统的发展,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工作压力逐渐提高,喷油器控制阀内的空化强度也随之提高,而喷油器的关键在于通过设计控制阀的结构来抑制高工作压力下产生的空化现象,最终提高喷油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0003]目前行业中普遍使用单节流孔的喷油器控制阀。虽然传统的单节流孔形式的喷油器控制阀能够实现发动机喷油时的精确控制,但是这种结构由于总流通截面积小,容易产生较大的燃油流动压降,导致强空化现象的产生,最终造成控制阀内部金属表面的空蚀现象,影响喷油器工作效率与寿命,使得喷油器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有效制高压喷油器控制阀内空化现象,提高喷油器控制阀的工作效率和延长工作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包括控制阀外壳和阀杆;控制阀外壳内部由下至上设置有同轴设置控制腔和安装腔;所述控制腔通过进油孔与轨管相连通;所述安装腔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有相互紧密接触的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所述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的四周边缘与第二腔体内壁紧密接触;第一孔板上设置有排出孔;第二孔板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球阀腔、导流孔、第一节流孔和第一中间腔室;第三孔板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第二节流孔和第二中间腔室;所述第二中间腔室与控制腔相连通;第二节流孔与第一中间腔室相连通;所述排出孔与球阀腔相连通;阀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密封钢球;阀杆的穿过第一孔板进入球阀腔,密封钢球与导流孔的顶端相配合。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孔板设置有多个且由上至上依次同轴设置于安装腔内;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的第三孔板的第二节流孔与第二中间腔室相连通;位于顶端的第三孔板的第二节流孔与第一中间腔室相连通;位于底端的第三孔板的第二中间腔室与控制腔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第三孔板的数量,从而调节排出孔处最终的流通截面积和燃油压降,以适应不同的生成需求,且加工方便。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节流孔为锥形孔,其顶端的孔径大于底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第一节流孔的出入口两侧形成较大的压降,增强燃油在第一节流孔中的流速,使得原本应该在球阀腔中产生的一部分空化泡提前在第一节流孔中产生,最终减弱球阀腔中的空化程度,达到减弱球阀座表面空蚀现象的效果。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节流孔为锥形孔,其顶端的孔径大于底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第
二节流孔的出入口两侧形成较大的压降,增强燃油在第二节流孔中的流速,使得原本应该在第一节流孔中产生的一部分空化泡提前在第二节流孔中产生,最终减弱第一节流孔中的空化程度。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第三孔板的形状相同;第一节流孔的形状与第二节流孔相同。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逐级提前空化泡的产生的效果,进而将原本应该在球阀腔中产生的部分空化泡逐步转移至上游的第一、第二节流孔中,达到减弱球阀腔空蚀现象与增强喷油器工作寿命的目标。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中间腔室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孔;第二中间腔室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节流孔。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空化首先发生于第二节流孔中,随后流出第二节流孔的空化泡可以在第一中间腔室加速溃灭,达到空化泡逐级生成与逐级溃灭的效果,最终减弱球阀腔中的空化程度。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节流孔顶端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增大流通截面积,减弱流出第一节流孔的燃油流速,同时减小第一节流孔与球阀腔的燃油压降,从而减弱球阀腔的空化程度。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球阀腔、导流孔、第一节流孔、第一中间腔室、第二节流孔和第二中间腔室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为燃油流动时的最短工作路径,可以适应喷油器工作过程中的快速响应。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球阀腔为锥形结构;其顶端的直径大于底端;所述导流孔连通于球阀腔的底端;所述密封钢球的直径大于球阀腔底端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球阀腔中空化泡的完全溃灭,同时密封钢球在关闭时可以封堵燃油的流入。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出孔设置有4个,以四周对称形式分布于球阀腔的上方并与其连通。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控制阀开启时球阀腔内燃油的有效排出,确保喷油器的工作稳定性与连续性。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优化喷油器控制阀的内部结构设计,使串联节流孔结构形成蓄水池的功能,使在球阀体进行开启和关闭动作时,第一、第二节流孔的串联结构增大了流通总截面积,球阀腔中的空化现象提前发生在上游的串联节流孔中;由于中间腔室的增设,燃油压力逐级减小,总体上燃油压降程度减小,使得燃油空化程度减小,喷油器工作效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a;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b。
[0018]其中,1

第三孔板,2

密封钢球,3

阀杆,4

第一孔板,5

第二孔板,6

控制阀外壳,7

活塞,8

进油孔,9

控制腔,10

第二节流孔,11

第一节流孔,12

第一中间腔室,13

球阀腔,14

排出孔,15

导流孔,16

第二中间腔室,17

安装腔,18

连通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
[0020]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包括控制阀外壳6和阀杆3;控制阀外壳6内部由下至上设置有同轴设置控制腔9和安装腔17;所述控制腔9通过进油孔8与轨管相连通;所述安装腔17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有相互紧密接触的第一孔板4、第二孔板5和第三孔板1;所述第一孔板4、第二孔板5和第三孔板1的四周边缘与第二腔体内壁紧密接触;第一孔板4上设置有排出孔14;第二孔板5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球阀腔13、导流孔15、第一节流孔11和第一中间腔室12;第三孔板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第二节流孔10和第二中间腔室16;所述第二中间腔室16与控制腔9相连通;第二节流孔10与第一中间腔室12相连通;所述排出孔14与球阀腔13相连通;阀杆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密封钢球2;阀杆3的穿过第一孔板4进入球阀腔13,密封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外壳和阀杆;控制阀外壳内部由下至上设置有同轴设置控制腔和安装腔;所述控制腔通过进油孔与轨管相连通;所述安装腔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有相互紧密接触的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所述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的四周边缘与第二腔体内壁紧密接触;第一孔板上设置有排出孔;第二孔板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球阀腔、导流孔、第一节流孔和第一中间腔室;第三孔板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第二节流孔和第二中间腔室;所述第二中间腔室与控制腔相连通;第二节流孔与第一中间腔室相连通;所述排出孔与球阀腔相连通;阀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密封钢球;阀杆的穿过第一孔板进入球阀腔,密封钢球与导流孔的顶端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板设置有多个且由上至上依次同轴设置于安装腔内;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的第三孔板的第二节流孔与第二中间腔室相连通;位于顶端的第三孔板的第二节流孔与第一中间腔室相连通;位于底端的第三孔板的第二中间腔室与控制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串联节流孔结构的喷油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第一节流孔为锥形孔,其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铭刘景斌刘振明陈萍吴杰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