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79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包括: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得到的正极片低温热解,使得正极片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剂劣化以降低粘结力;将上述低温热解后的正极片再浸入水中超声震荡,使得正极材料从集流体上脱离以实现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或者高温煅烧或者碱浸、酸浸处理就可以有效分离出正极材料与集流体,整个方法工艺简单却回收效率高,实现了低成本、无害化的处置目标。无害化的处置目标。无害化的处置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锂电池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经过一定次数的充放电后,容量会逐渐损失直至报废,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

3年,动力锂电池寿命要长一些,所以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将会产生大量的报废锂离子电池,如不对其处理就填埋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并影响人体健康,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加大地球现有资源利用的压力,限制锂电池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无论从环境或经济的角度来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是势在必行,并亟需加大推进回收产业的力度。
[0003]目前,磷酸铁锂因其热稳定性高、循环寿命长和成本低而成为锂离子电池最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之一。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在整个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数量必将逐年增加,因此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更加迫切和必要。
[0004]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片一般包括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高分子粘接剂、石墨导电剂和铝箔集流体,通过高分子粘接剂在制浆过程中的高度分散,将正极材料与导电剂石墨呈网络状紧密粘着在一起,并在高压压片工序时将正极材料与集流体铝箔紧密结合。因此目前有关于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一般包括:有机溶剂溶解粘结剂;高温分解粘结剂;酸碱溶解集流体。
[0005]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采用一般都是PVDF,而PVDF能够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中,有人就提出了通过有机溶剂浸泡极片,使PVDF溶解达到正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分离的效果。但考虑到有机溶剂具有较大的黏度,不可避免会增加溶解后固液分离过滤时的难度,固液分离困难则意味着有机溶剂难以回收并再次使用;更何况有机溶剂有毒且容易挥发,对生态环境安全和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潜在危害。
[0006]粘结剂在高温下能够分解,因此理论上采用高温分解粘结剂的方法即可达到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分离。中南大学的Liang Sun和Keqiang Qiu研究了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高温处理,有机物被分解的方法,实现正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分离(Sun L,Qiu K Q,Vacuum pyrolys is and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valuablemetals from spent lithium

ion batteri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94:378

384)。但是并不是所有粘结剂都能够裂解完全,因此杂质残留通常较多,并且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有可能会使正极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能发生改变,不利于回收利用;同时高温对于设备的要求、工艺操作难度和能源消耗都会相应提高。
[0007]集流体由于能够被酸碱溶解,而且某些活性物质也能够溶解在酸碱中,因此采用酸碱处理能够达到正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分离。Shin,Kim采用了酸+双氧水使正极活性材料溶解浸出的工艺,并且考察了金属碎片的大小,以及前处理的焚烧过程等对溶出效率
的影响(Shin S M,KimN H et al,Development of a metal recovery process from Li

ion battery wastes,Hydrometallurgy,200,79:17

181)。但是对于本领域人员来说,无论是对正极片进行碱浸还是酸浸处理,此操作都得不到纯净的铝箔片,更何况这种工艺流程冗杂,反应周期长,难以工业化推广。
[0008]还有些分离方法是将正极片破碎成卷曲为颗粒状的铝箔和正极活性粉末。铝箔颗粒内会包裹部分正极活性材料造成回收率降低,正极材料由片状破碎为细粒导致回收难度增大,回收率低,分离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或者高温煅烧或者碱浸、酸浸处理就可以有效分离出正极材料与集流体,整个方法工艺简单却回收效率高,实现了低成本、无害化的处置目标。
[001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得到的正极片低温热解,使得正极片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剂劣化以降低粘结力;
[0012]S2、将上述低温热解后的正极片再浸入水中超声震荡,使得正极材料从集流体上脱离以实现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回收。
[0013]本专利技术中,先将正极片进行低温热解,使得正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剂劣化,既降低了粘结剂的粘结力,又有助于粘结剂后续在水中溶解;此后将正极片浸入水中超声震荡,在超声波的机械辅助作用下,粘结剂能够加速溶于水中,从而使得正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效应基本失效,正极材料可彻底从集流体上剥离,最终实现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整片完全分离。
[0014]优选地,S1中,所述低温热解的温度为100

160℃,时间为1

3h。
[0015]本专利技术中,低温热解可以使粘结剂发生热变形,从而有助于降低粘结剂的粘结力同时有助于后续在水中溶解,这里通过控制正极片在热解中的热解温度和时间,可有效调控正极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剂的劣化程度,既避免了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时粘结剂分子链断裂,降低粘结剂水溶性反而不利于后续浸水去除粘结剂,又避免温度过低,时间过短时粘结剂未有劣化,粘结剂层结合紧密同样不利于浸水去除粘结剂;专利技术人发现,只有当所述低温热解的温度为100

160℃,时间为1

3h,再结合浸水和超声辅助处理,正极片上的粘结剂层将基本失效,正极材料彻底剥离同时,还不会破坏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的微观结构,从而保证了回收效率和所得磷酸铁锂回收后的电化学性能。
[0016]优选地,S1中,所述低温热解是在惰性气体下进行;
[0017]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0018]优选地,S2中,所述超声震荡的功率为400

1200W,时间为5

10min。
[0019]本专利技术中,超声波的高速震荡波作用能够促进正极片中粘结剂溶解分散至水中,这里通过控制超声功率和时间,既避免功率过大,时间过长时正极材料破碎成碎片导致回收率降低,又避免功率过小,时间过短时不足以使粘结剂溶解分散至水中;因此通过控制所
述超声震荡的功率为400

1200W,时间为5

10min,使得粘结剂能够有效溶于水中从而基本失效,提高了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回收效率。
[0020]优选地,S2中,所述正极片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0.1

0.5g/mL。
[0021]优选地,S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得到的正极片低温热解,使得正极片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剂劣化以降低粘结力;S2、将上述低温热解后的正极片再浸入水中超声震荡,使得正极材料从集流体上脱离以实现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低温热解的温度为100

160℃,时间为1

3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低温热解是在惰性气体下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超声震荡的功率为400

1200W,时间为5

1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磊王德钊孙爱明王宇王登辉王夫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