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874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荧光探针的通用功能、专业功能和补充功能分别进行评分,得到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2)对步骤(1)得到的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进行分析得到总分,完成所述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荧光探针的不同功能参数进行评分、分析,客观、全面的完成了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比较荧光探针的单一参数,无法全面反映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问题。像性能的问题。像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
,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探针是在紫外

可见

近红外区有特征荧光,并且其荧光性质(激发和发射波长、强度、寿命、偏振等)可随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极性、折射率、粘度等改变而灵敏地改变的一类荧光性分子。荧光探针与核酸(DNA或RNA)、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结构非共价相互作用而使其荧光性质发生改变,因此,荧光探针可用于研究大分子物质的性质和行为。随着人们的荧光探针的深入研究,荧光探针种类及制备方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3]CN111154481A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去泛素化酶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介孔硅纳米颗粒分散在含有菲啰啉

硅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反应,得到介孔硅

菲啰啉纳米颗粒;介孔硅

菲啰啉纳米颗粒与TbCl3·
6H2O在乙醇中混合,回流,加入1,3

二苯基

1,3

丙二酮反应,得到纳米荧光探针前驱体;将纳米荧光探针前驱体悬浮在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进行聚乙烯亚胺涂覆,得到聚乙烯亚胺改性的纳米荧光探针前驱体;聚乙烯亚胺改性的纳米荧光探针前驱体分散在混合溶液中,搅拌,得到纳米荧光探针。该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纳米荧光探针对UCH

L1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br/>[0004]CN111647407A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头孢氨苄残留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荧光探针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乳糖和Tris溶解在水中,并水热回流反应得到碳量子点;(2)将碲粉、硼氢化钠、水通气反应得到碲氢化钠前驱体;将氯化镉、巯基丙酸、水混合再加入碲氢化钠前驱体继续反应,得到碲化镉量子点;(3)将步骤(1)制得碳量子点、原硅酸四乙酯、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水在乙醇溶液中反应生成表面氨基官能化的硅包覆碳点;(4)将碲化镉量子点、硅包覆碳点、头孢氨苄抗体、1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

羟基丁二酰亚胺混合反应制成荧光探针。该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用于检测头孢氨苄残留的比率荧光探针灵敏度高,同时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仅对头孢氨苄有荧光响应。
[0005]CN113061427A公开了一种低于冰点的肝脏细胞标记用纳米荧光探针溶液及应用。所述纳米荧光探针溶液包括作为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纳米荧光探针;纳米荧光探针包括纳米荧光颗粒和偶联在纳米荧光颗粒表面的靶向分子,靶向分子能够用于靶向肝脏特定细胞;并且,纳米荧光探针溶液中还包括防冻物质,防冻物质的浓度满足使纳米荧光探针溶液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保持液态。该技术方案通过对纳米荧光探针溶液的细节结构及组成进行改进,能够以预先选定细胞种类的肝脏特定细胞为目标细胞,基于纳米荧光探针实现在低于冰点时对肝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作为荧光标记物应用于肝脏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技术中。
[0006]随着荧光技术进步与发展,基于荧光探针的成像已经逐渐从科研走向了临床,但是在说明荧光探针性能的时候,往往只能通过实际测量及通过同类型探针的横向比较来突
出探针的优点,例如细胞器荧光探针,虽然其共定位系数是其成像性能参数中最直观的一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单纯的共定位系数无法完整反映出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好坏与使用范围。比较荧光探针的单一成像参数,无法客观全面的反映出荧光探针的成像性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通过荧光探针的不同功能参数,客观、全面的评估荧光探针的成像性能的方法,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荧光探针的通用功能、专业功能和补充功能分别进行评分,得到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然后对各个功能的分值进行分析,客观、全面的完成了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对荧光探针的通用功能、专业功能和补充功能分别进行评分,得到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
[0011](2)对步骤(1)得到的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进行分析,得到总分,完成所述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
[00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荧光探针的不同功能参数进行评分、分析,具体为通过对荧光探针的通用功能、专业功能和补充功能分别进行评分,得到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然后对各个功能的分值进行分析,客观、全面的完成了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比较荧光探针的单一参数,无法全面反映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问题。
[0013]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用功能包括光稳定性、合成效果和光谱范围。
[0015]优选地,通用功能的分值包括光稳定性的分值、合成效果的分值和光谱范围的分值。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测试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损失,所述荧光信号损失<5%(例如可以是1%、2%、3%、4%、4.2%或4.9%等),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5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为5~10%,且不为10%(例如可以是5%、6%、7%、8%、9%或9.8%等),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4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为10~20%,且不为20%(例如可以是10%、11%、12%、13%、14%、15%、16%、17%、18%、19%或19.8%等),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3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为20~30%,且不为30%(例如可以是20%、21%、22%、23%、24%、25%、26%、27%、28%、29%或29.8%等),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2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30%(例如可以是30%、32%、34%、36%、38%、40%、42%、44%、46%、48%或50%等),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1分。
[001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损失的测试方法为: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激光功率不低于0.5mW(例如可以是0.5mW、0.6mW、0.7mW、0.8mW、0.9mW或1mW等)的情况
下,对荧光探针进行40次扫描成像,计算荧光信号损失。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合成效果包括合成步骤和总收率;
[0019]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步骤为1步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荧光探针的通用功能、专业功能和补充功能分别进行评分,得到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2)对步骤(1)得到的通用功能的分值、专业功能的分值和补充功能的分值进行分析得到总分,完成所述荧光探针成像性能的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功能包括光稳定性、合成效果和光谱范围;优选地,通用功能的分值包括光稳定性的分值、合成效果的分值和光谱范围的分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信号损失,所述荧光信号损失<5%,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5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为5~10%,且不为10%,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4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为10~20%,且不为20%,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3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为20~30%,且不为30%,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2分,所述荧光信号损失≥30%,所述光稳定性的分值为1分。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效果包括合成步骤和总收率;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步骤为1步或者总收率≥85%,所述合成效果的分值为5分,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步骤为2~3步或者总收率为75~85%,所述合成效果的分值为4分,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步骤为4~5步或者总收率为50~75%,所述合成效果的分值为3分,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步骤为5~6步或者总收率为25~50%,所述合成效果的分值为2分,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步骤>6步或者总收率≤25%,所述合成效果的分值为1分。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600nm,所述光谱范围的分值为5分,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50~600nm,且不为450nm,所述光谱范围的分值为4分,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400~450nm,且不为400nm,所述光谱范围的分值为3分,所述荧光探针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350~400nm,且不为350nm,所述光谱范围的分值为2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本忠龚晚君王志明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