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688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包括中空管道结构的钢壳,钢壳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与钢壳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位置设有若干与盖板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表面设有倒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管道侧面等间隔的设置可打开的盖板,在进行内衬修复工作时可以将盖板打开进入管道内部,从而实现对管道内衬的快速修复,节省了时间,降低修复难度。降低修复难度。降低修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热风炉管道设计
,具体涉及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热风炉主要用于高炉炼铁领域,其主要作用是向高炉提供高温高压的热空气。高炉和热风炉之间通过热风管道相连接,热风管道内的热空气温度一般温度在1200℃以上、压力在0.3MPa以上,热风管道内热空气高速流动,而且温度、压力和流速时有波动,因此,热风管道内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然而,由于热风炉管道的长度较长,在管道内部产生损坏后,管道内衬的修复工作成为一大难题,现有热风炉管道内工作层为耐火砖砌筑而成,当耐火砖出现损坏之后,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到达损坏的位置,很不方便,并且耐火砖作为工作层也会具有强度低、已损坏的缺点,影响热风炉管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采用在管道侧面等间隔的设置可打开的盖板,在进行内衬修复工作时可以将盖板打开进入管道内部,从而实现对管道内衬的快速修复,节省了时间,降低修复难度。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包括中空管道结构的钢壳,钢壳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与钢壳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位置设有若干与盖板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表面设有倒刺。
[0005]所述钢壳的内部从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纤维毡层、隔温层和第一内衬层,所述纤维毡层固定连接在钢壳内壁处,所述隔温层为轻质砖层,轻质砖砌筑于钢壳内。
[0006]所述盖板的内壁位置设有第二内衬层,第二内衬层与第一内衬层的内径尺寸相同。
[0007]所述钢壳维修口位置具有向钢壳中心方向翻折的褶边,第二内衬层与褶边之间设有密封毡。
[0008]所述加强筋焊接在盖板内壁处。
[0009]这种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第一内衬层与第二内衬层分别采用浇注的方式设置在钢壳内部以及盖板内壁处,如此,替代现有采用耐火砖砌筑的方式作为工作层,可以提高工作层的抗冲击、抗磨损的性能,提高耐久性,而当长时间使用造成内衬层有损坏时,可将盖板开启,工作人员能够从维修口位置进入管道内部,采用涂抹或浇筑的方式快速地将内衬层进行修复,从而降低修复的难度。
[0010]所述钢壳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与钢壳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位置设有若干与盖板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表面设有倒刺;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热风炉管道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在管道侧壁开设维修口,以便于对管道内部磨损情况进行维护,快速地到达指定位置,节省工作时间,在
盖板内壁设置加强筋和倒刺是为了提高第二内衬层的连接牢固性,避免产生脱落问题。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采用在管道侧面等间隔的设置可打开的盖板,在进行内衬修复工作时可以将盖板打开进入管道内部,从而实现对管道内衬的快速修复,节省了时间,降低修复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A

A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B

B的剖视图。
[0016]图中标记:1、第一内衬层;2、隔温层;3、纤维毡层;4、钢壳;5、密封毡;6、倒刺;7、加强筋;8、盖板;9、第二内衬层;10、褶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包括中空管道结构的钢壳4,钢壳4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与钢壳4可拆卸连接的盖板8,具体地,盖板8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钢壳4外壁处,所述盖板8的内壁位置设有若干与盖板8固定连接的加强筋7,加强筋7焊接在盖板8内壁处,所述加强筋7的外表面设有倒刺6。
[0019]所述钢壳4的内部从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纤维毡层3、隔温层2和第一内衬层1,所述纤维毡层3固定连接在钢壳4内壁处,所述隔温层2为轻质砖层,轻质砖砌筑于钢壳4内。
[0020]所述盖板8的内壁位置设有第二内衬层9,第二内衬层9与第一内衬层1的内径尺寸相同。
[0021]所述钢壳4维修口位置具有向钢壳4中心方向翻折的褶边10,第二内衬层9与褶边10之间设有密封毡5,用以起到连接处密封的效果,避免烟尘从维修口位置向外导出。
[0022]其中,第一内衬层1与第二内衬层9是一种水泥基复合单组分干粉砂浆,由高强水泥、矿物质掺和料、高强度骨料以及抗裂耐磨剂,经工业化生产配制而成。高强耐磨料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施工和易性好,通过人工抹灰、浇注、机械喷涂在料仓或矿槽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耐磨层,经过正常养护即可达到技术要求,具有耐磨性高,与基础混凝土钢制体粘接强度高,抗冲击性强,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期限长等特点。具体地,可根据产品主要成分分为氧化铝型与碳化硅型,施工方式具有浇注型、涂抹型以及喷涂型,这种内衬层造衬料(涂抹型)的理化指标如下表所示:
[0023][0024]造衬料(浇注型)理化指标如下表所示:
[0025][0026]这种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第一内衬层1与第二内衬层9分别采用浇注的方式设置在钢壳4内部以及盖板8内壁处,如此,替代现有采用耐火砖砌筑的方式作为工作层,可以提高工作层的抗冲击、抗磨损的性能,提高耐久性,而当长时间使用造成内衬层有损坏时,可将盖板8开启,工作人员能够从维修口位置进入管道内部,采用涂抹或浇筑的方式快速地将内衬层进行修复,从而降低修复的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管道结构的钢壳,钢壳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与钢壳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位置设有若干与盖板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表面设有倒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造衬料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壳的内部从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纤维毡层、隔温层和第一内衬层,所述纤维毡层固定连接在钢壳内壁处,所述隔温层为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嗣强康晨曦王笑旭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富康耐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