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345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即在补料分批发酵的发酵方式下,在发酵培养至少12h后将补料正丁酸溶液以间歇补料的方式补加到发酵液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发酵液中多黏菌素B3含量至0.6g/L以上。提高发酵液中多黏菌素B3含量至0.6g/L以上。提高发酵液中多黏菌素B3含量至0.6g/L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黏菌素B是一种由多黏类芽孢杆菌产生的环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多黏菌素B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0003]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问题突出,多黏菌素B被认为是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0004]多黏菌素B是一种多组分物质,包括B1、B2、B3和B1

I。结构式如下通式(1)和表1所示:
[0005][0006]表1
[0007]PolymyxinRR

XYB1

CH2CH3‑
CH3‑
H

CH3B2

CH3‑
CH3‑
H

CH3B3

CH2CH3‑
H

H

CH3B1
‑1‑
CH2CH3‑
CH3‑
CH3‑
H
[0008]现有文献对多黏菌素B3的相关研究较少,虽然国内外对多黏菌素的组分有相关的质量要求,但各组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获得高含量的多黏菌素B3具有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09]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发酵液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图;
[0010]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比例1发酵液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图。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
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在补料分批发酵的发酵方式下,在发酵培养至少12h后将补料正丁酸溶液以间歇补料的方式补加到发酵液中。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多黏菌素B3是由带环十肽和脂肪酸通过肽键相连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发酵过程中将正丁酸以补料的形式加入到发酵液中,由于正丁酸是脂肪酸合成的前体之一,其作为小分子能够极易被生物体(发酵菌种)所吸收并利用,从而参与生物体内丁酰辅酶A的合成并进入脂肪酸的合成途径中。在实验中已经证明,通过加入适量的正丁酸可有效提高生物体内的脂肪酸的含量,从而使得生物体发酵液中多黏菌素B3的含量提高至0.6g/L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15]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在补料分批发酵的发酵方式下,在发酵培养至少12h后将补料正丁酸溶液以间歇补料的方式补加到发酵液中。
[0016]其中,正丁酸溶液在发酵培养至少12h后以间歇补料的方式投入发酵液中。优选在培养12h时以一次性投料的方式补加入发酵液中。正丁酸作为脂肪酸合成的前体之一,其具有高生物吸收性和利用率的同时,其能够通过丁酸辅酶A的合成途径合成丁酰辅酶A并进入脂肪酸的合成途径,从而促进发酵菌种中脂肪酸的含量以及实现发酵液中多黏菌素B3的含量。在实验中已经证明,将适量的正丁酸溶液补加到发酵液中能够提高发酵液中多黏菌素B3的含量至0.6g/L以上。
[0017]优选地,所述正丁酸溶液的浓度为15~25wt%,更有选为20wt%。所述正丁酸溶液的添加量为0.05~0.15(v/v)%,优选为0.1(v/v)%。
[0018]其中,所述发酵的发酵菌种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polymyxa)。
[0019]具体的,所述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将发酵菌种在种子培养下培养至种子成熟,获得成熟的种子液;
[0021]S2、将所述成熟的种子液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至少12h后将补料正丁酸加入发酵液,发酵38~44h后结束发酵。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种子培养为:配制种子培养基,控制罐温28~30℃、罐压0.03~0.05MPa、搅拌速率150~200rpm、通气比0.7~1.0vvm,接入发酵菌种后培养10~13h,种子液pH下降至6.0~6.2,镜检发酵菌种菌丝分布均匀,获得成熟的种子液。
[0023]优选地,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面粉(食品级精面粉,购于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8~9%、酵母浸粉(购于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0.2~0.3%、磷酸氢二钾0.013~0.016%、碳酸钙0.3~0.4%、硫酸铵0.40~0.50%、消泡剂(GPE,购于江苏利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04~0.06%,余量为水。更优选地,所述种子培养基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得到:面粉8%、酵母浸粉0.3%、磷酸氢二钾0.015%、碳酸钙0.3%、硫酸铵0.45%、消泡剂0.04%,余量为水。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培养为:配制发酵培养基,控制罐温28~30℃、罐压0.03~0.05MPa、搅拌速率150~600rpm、通气比0.7~1.5vvm,溶氧值≥40%。
[0025]优选地,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面粉10~11%、棉籽精粉(购于江苏玖瑞科技有限公司)0.7~0.9%、磷酸氢二钾0.013~0.016%、碳酸钙0.3~0.4%、硫酸铵0.4~0.50%、消泡剂(GPE,购于江苏利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03~0.06%,余量为水。更优选地,所述发酵培养基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得到:面粉10%、棉籽精粉0.8%、磷酸氢二钾0.015%、碳酸钙0.3%、硫酸铵0.45%、消泡剂0.03%,余量为水
[0026]优选地,所述成熟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7.5~15(v/v)%。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种子培养:配制种子培养基,控制罐温29℃,罐压0.04MPa,搅拌150~200rpm,通气比0.7~1.0vvm,接入产多黏菌素B的多黏类芽孢杆菌进行培养,控制种子罐上的溶氧值(DO)≥40%,培养周期10~13h,pH下降至6.0~6.2,镜检菌丝分布均匀视为种子成熟。
[0030]所用种子培养基原料包括:面粉8%,酵母浸粉0.3%,磷酸氢二钾0.015%,碳酸钙0.3%,硫酸铵0.45%,消泡剂0.04%,余量为水。
[0031]S2、将成熟的多黏菌素B种子液按15%接种量接种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控制罐温29℃,罐压0.04MPa,搅拌150~600rpm,通气比0.7~1.5vvm,控制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多黏菌素B发酵产物中多黏菌素B3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补料分批发酵的发酵方式下,在发酵培养至少12h后将补料正丁酸溶液以间歇补料的方式补加到发酵液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丁酸溶液的浓度为15~25w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丁酸溶液的添加量为0.05~0.15v/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发酵菌种为多黏类芽孢杆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发酵菌种在种子培养下培养至种子成熟,获得成熟的种子液;S2、将所述成熟的种子液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至少12h后将补料正丁酸加入发酵液,发酵38~44h后结束发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为:配制种子培养基,控制罐温28~30℃、罐压0.03~0.05MPa、搅拌速率150~200rpm、通气比0.7~1.0vvm,接入发酵菌种后培养10~13h,种子液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刘文锋暨火兴段荣梅乐圣建付娅坪
申请(专利权)人: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