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在制备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18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在制备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是一种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在制备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L

Alanyl

L

Glutamine,Ala

Gln)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简称丙谷二肽,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0003][0004]丙谷二肽具有稳定性较好、高温时无有毒化合物产生、水溶性较谷氨酰胺高出20倍左右、进入有机体内数分钟便可降解成谷氨酰胺等优点,因此其作为最好的谷氨酰胺的载体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0005]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α

amino acid ester acyltransferase,Aet)是由aet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以氨基酸甲酯为酰基供体、氨基酸为亲核物质生成二肽,仅产生一种二肽副产物,也能够以氨基酸甲酯和二肽为底物生成多肽。该酶具有广谱性,除碱性氨基酸与色氨酸不适合作为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亲核物质;甘氨酸甲酯、丝氨酸甲酯、苏氨酸甲酯不适合作为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酰基供体外,其余的氨基酸组合均可由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催化合成二肽,在生化药品及营养素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6]味之素株式会社的中国授权专利CN1316016C公布了来源于Empedobacter brevis ATCC 14234或来源于Sphingobacterium sp.菌株FERMBP

8124表达的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该酶以L

丙氨酸甲酯(L

alaninemethylester)和L

谷氨酰胺(L

glutamine)为底物一步酶法合成丙谷二肽,其合成方法如下式所示;2011年日本科学家Isao A等在 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2011,75(11):2087

2092上发表的《Gene cloning and charachetrization ofα

amino acid ester acyltransferase inEepedobacter brevis ATCC14234 and 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 AJ2458》则公布了来源于siyangensis AJ2458的具有同样酶活性的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SAET),且在丙谷二肽合成时酶活性更高;2013年日本科学家Hirao Y 等在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2013,77(3):618

623上发表的《Enzymatic production of L

alanine

L

glutamine by recombinant E.coliexpressingα

amino acid ester acyltransferase from 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公布的以SAET的重组工程菌发酵生产丙谷二肽,在底物浓度524mmol/L 时,使丙谷二肽的产量达到了69.7g/L,转化率达到67%。
[0007][0008]江南大学专利CN104480172A在2015年公开了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 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的方法,其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基因序列的原始序列,见Genbank ACCESSION AB610978,优化后的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序列为该专利中的SEQ ID NO:1,重组菌株的发酵液中,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产量可达到30mg/L左右。江苏诚信药业的中国授权专利CN104480075B公布的一种催化合成丙谷二肽的生物酶(该专利中的SEQ ID NO:1),其同样是以L

丙氨酸甲酯和L

谷氨酰胺为底物酶催化合成丙谷二肽,其397mmol 的底物L

谷氨酰胺可获得收率在80%左右的产物。精晶药业的专利 CN105274174A公开了产物丙谷二肽收率达到80%

90%的生物酶制备方法,但却未公布生物酶的来源。大连医诺生物的中国授权专利CN106754985B公开了编码丙谷二肽生物合成酶的基因(该专利中SEQ ID NO:1,来源于 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其一个实施例在L

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底物浓度为600mM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丙谷二肽的最高浓度为79.91g/L,摩尔转化率为61%。合肥工业大学的专利申请CN107603936A公开了一种表达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重组工程菌,其粗酶液的酶活可达600

900U/mL,但是没有给出其催化合成丙谷二肽的催化效果数据。邦泰生物的PCT专利申请WO2019157823A1公开了在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该专利中SEQ IDNO:1

SEQ ID NO:6,来源于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存在下,以L
‑ꢀ
丙氨酸甲酯盐酸盐(20g)和L

谷氨酰胺(21g)为底物配制反应液,调节所述反应液的pH为7.0

9.0,在恒定温度20

40℃下反应后,收集得到丙谷二肽,转化率可达到90%左右。
[0009]综上,当前国内对丙谷二肽的合成技术也在不断探究中,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亟需研发出更高效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丙谷二肽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少制备L

丙氨酰
‑ꢀ
L

谷氨酰胺的具有高酶活、高转化率的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不足,提供一种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在制备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中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在制备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中的应用,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2、SEQ ID NO:4或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时,编码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序列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时,编码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序列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时,编码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序列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一种制备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1)构建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表达载体;(2)将步骤(1)中构建得到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宿主菌中,即得转化菌株,所述转化菌株表达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2、SEQ ID NO:4或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3)培养步骤(2)得到的转化菌株;和/或,所述表达载体为pET

21a;和/或,所述宿主菌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更佳地:所述培养为将步骤(2)得到的转化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例如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达到0.7

0.9,例如0.8时,加入终浓度为0.5mM的IPTG,在22

26℃,例如25℃下诱导培养12

18h,例如16h;和/或,所述大肠埃希氏菌为BL21(DE3)菌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时,编码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序列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时,编码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序列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时,编码所述α

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的序列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7.一种制备L

丙氨酰

L

谷氨酰胺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舒田振华徐文选程占冰
申请(专利权)人: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