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可玲专利>正文

一体式热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31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热能泵,包括电机、泵轴、热能发生器、进水口、出口盖、出水口,所述热能发生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上筒、泵转子本体、圆螺母用制动垫圈、圆螺母、上轴承、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上筒螺栓连接,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电机下端侧面,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出口盖轴心处,所述泵转子本体为与所述泵轴轴线重合的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转动体,外侧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盲孔,所述出口盖与所述端盖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热能发生器通过所述泵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体式全封闭结构,不需要机座和联轴器,工作时噪音低,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易于维修,热能回收利用率高,优化设计泵转子本体,整体换热率可达97%。整体换热率可达97%。整体换热率可达9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热能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体式热能泵。

技术介绍

[0002]供热设备大都采用的方式为:使用燃料等燃烧,使其释放大量的热量,并利用这部分热量对锅炉内的供热水进行加热,之后供热水通过水泵等在用户与锅炉之间形成闭式循环。这样,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热交换的效率低,一部分热量浪费,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进而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
[0003]目前在国家严控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专利技术了运用电能动力作用转化为热能的热能泵,传热快、无污染、高效益热能源,工作过程中液体在流经具有特殊结构的通道时,由于压力的急剧下降与快速恢复,从而会产生空化效应,在局部产生高温、高压和每秒百米的冲击射流,从而产生各种空化效应,如机械剪切与扰动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利用空化效应可以对流体加热,用于供暖或提供生活用热水。
[0004]相关技术表明空化效应的存在可以有效抑制高温热水的结垢过程,并且可以有效降解微生物与杀菌。因此利用空化效应提供高温热水,较常规的电加锅炉供热以及燃料锅炉供热等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空化效应供热装置可以做到小型化,使用方便灵活,适于分布式供热,运行过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无排放和污染,管路不易结垢等。目前虽已有相关空化供热装置,但普遍存在热损失大,供热效率不高等问题。
[0005]公布号CN 109028549 A的文件中提供的热能泵,包括机座,机座上依次设轴承座、联轴器和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套设在联轴器内;所述联轴器上设防护罩;所述轴承座内设主轴,主轴一端与联轴器连接,另一端与空化发生器连接;空化发生器为多组。所述空化发生器和轴承座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空化发生器外壁与壳体内壁网格之间形成空化发热区;所述壳体上端部设出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法兰盖。空化发生器包括空化发生器A组和空化发生器B组,空化发生器A组包括空化小叶轮,空化小叶轮通过空化分布器连接空化大叶轮,空化大叶轮通过档环连接空化齿轮;空化发生器B组包括空化大叶轮,空化大叶轮通过内部的档环连接空化齿轮,空化齿轮通过再次设置的空化大叶轮连接外侧的档环。这种热能泵设有通长连接整个结构的机座,还需要通过联轴器将电机和空化发生器连接,且空化发生器结构复杂,因此,热能泵加工安装步骤多,故障发生时维修麻烦,工作时振动噪音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体式热能泵,不需要机座和联轴器,电机与热能发生器通过泵轴经一体式全封闭连接,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修,工作时噪音低,热能回收利用率高,热能转换效率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体式热能泵,包括电机、泵轴、热能发生器、进水口、出口盖、出水口,
所述电机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底座、导轴承、止推轴承、推力盘、定子部装、转子部装、上推力盘部装、上止推轴承、上导轴承座,所述上导轴承座与所述定子部装螺栓连接,所述热能发生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上筒、泵转子本体、圆螺母用制动垫圈、圆螺母、上轴承、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上筒螺栓连接,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电机下端侧面,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出口盖轴心处,所述泵转子本体为与所述泵轴轴线重合的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转动体,外侧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盲孔,所述出口盖与所述端盖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热能发生器通过所述泵轴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泵转子本体纵向剖面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0≤a≤5
°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盲孔沿圆台状转动体的径向向内倾斜延伸,延伸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r,10
°
≤r≤15
°
,且盲孔的底端为圆弧状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泵转子本体下表面形成均匀向内凹陷的圆弧形凹面,所述圆弧形凹面自内向外均匀开设有若干弧状导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直径与深度比例为2:5。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弧状导槽的宽度与深度比例为2:5。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泵轴、热能发生器、进水口、出口盖、出水口呈一体式全封闭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设计热能发生器使流体在高速剪切、相互碰撞、摩擦撞击产生了大量的微小气泡,然后在真空负压中不断产生膨胀、压缩、溃灭等强烈微爆,这个爆炸过程的时间不到千分之六秒,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至沸点,再通过管道循环全封闭管道传输,避免了电能加热和明火加热的易燃易爆的现象,同时由于“热能效应”的作用,破坏了水中易结垢的物质成分和结垢条件,因此,水中的杂质不会因为水分子链相互摩擦升温而团聚结垢,更不会在高速动能下产生湍流。
[0017]2.本专利技术为一体式全封闭结构,不需要机座和联轴器,工作时噪音低,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易于维修,高速转动的电机产生的热量可以回收利用,热能回收利用率高,通过泵转子本体纵向剖面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与盲孔径向向内倾斜延伸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r的配合设计,整体提高了泵体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流体势能,转换热量提高,通过对盲孔直径与深度的比例优化设计、弧状导槽宽度与深度的比例优化设计,加快了液体流速,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换热率可达97%。
[0018]3.本专利技术可大型化,只需改变泵转子本体尺寸,更换大功率变频电机便可以满足更大供暖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热能泵剖面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热能泵爆炸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热能泵泵转子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热能泵泵转子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在附图中:1、电机,2、泵轴,3、热能发生器,4、进水口,5、出口盖,6、出水口,
[0025]11、底座,12、导轴承,13、止推轴承,14、推力盘,15、定子部装,16、转子部装,17、上推力盘部装,18、上止推轴承,19、上导轴承座,
[0026]31、上筒,32、泵转子本体,33、圆螺母用制动垫圈,34、圆螺母,35、上轴承,36、端盖,
[0027]321、盲孔,322、圆弧形凹面,323、弧状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4所示提供了一体式热能泵,包括电机1、泵轴2、热能发生器3、进水口4、出口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热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泵轴(2)、热能发生器(3)、进水口(4)、出口盖(5)、出水口(6),所述电机(1)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底座(11)、导轴承(12)、止推轴承(13)、推力盘(14)、定子部装(15)、转子部装(16)、上推力盘部装(17)、上止推轴承(18)、上导轴承座(19),所述上导轴承座(19)与所述定子部装(15)螺栓连接,所述热能发生器(3)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上筒(31)、泵转子本体(32)、圆螺母用制动垫圈(33)、圆螺母(34)、上轴承(35)、端盖(36),所述端盖(36)与所述上筒(31)螺栓连接,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所述电机(1)下端侧面,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所述出口盖(4)轴心处,所述泵转子本体(32)为与所述泵轴(2)轴线重合的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转动体,外侧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盲孔(321),所述出口盖(4)与所述端盖(36)螺栓连接,所述电机(1)、热能发生器(3)通过所述泵轴(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能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可玲
申请(专利权)人:吴可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