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75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双层的底料层和覆盖于双层底料层上的镶钻区,所述镶钻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烫钻,烫钻通过胶水固定于底料层上。双层面料兼顾了面料的强度、绵柔度和烫钻牢固度;烫钻的胶水从表组织层渗透至柔性薄膜,因此烫钻通过胶水与表组织层和柔性薄膜牢固粘结,烫钻不容易脱胶,使用寿命长,同时柔性薄膜厚度薄,且只覆盖于镶钻区,最大限度的保证面料的柔软性;表层组织中,耐磨凸条凸出于纤维表面,以保护柔性部,并添加了耐磨剂以提高纱线的耐磨性,耐磨凸条与柔性部交替布置,保证耐磨性的同时确保了纱线柔韧性和绵柔度。了纱线柔韧性和绵柔度。了纱线柔韧性和绵柔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领域,具体的涉及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烫钻技术指的是将钻石镶到皮革、布料等一些材料上的加工技术。烫钻常用于布料上,即服装或布料饰品,工作原理是烫钻遇高温,常见温度是150

200左右,使钻底部胶层熔化,从而粘贴到物体上。目前在服装上烫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烫图作为一种饰品,能增添衣物的美观,使衣物增值。在硬质面料上,烫钻的粘附性较好,而在绵柔度较好的面料上烫钻,由于面料本身的柔软度好,面料在弯折的过程中,与烫钻的粘结处容易发生脱胶,导致烫钻的使用寿命低,此外,绵柔服装的表面耐磨性一般较差,因此需要提升绵柔面料的耐磨性,提高耐磨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耐磨剂通过热压的方式覆盖于面料表面,热压耐磨层的面料在经过多次洗涤后容易脱落,耐洗性不好,且面料较硬;另一种是将耐磨剂和母粒直接混合,以该纤维制成的纱线虽然提高了耐磨性,但是纱线整体的韧性和面柔性不好,制成的布料同样较硬,舒适感不好,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的底料层和覆盖于双层底料层上的镶钻区,所述镶钻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烫钻,烫钻通过胶水固定于底料层上,所述底料层包括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所述底料层在镶钻区对应的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不通过纱线接结,在镶钻区以外对应的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通过纱线接结。
[0005]优选的,所述表组织层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里组织层为透孔组织。
[0006]优选的,所述底料层在镶钻区对应的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中间设有柔性薄膜,所述烫钻的胶水从表组织层渗透至柔性薄膜,使得烫钻与表组织层和柔性薄膜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表组织层的纱线的纤维横截面为花瓣结构,所述花瓣结构包括芯层和包覆与芯层外部的花瓣层,所述花瓣层由耐磨凸条和柔性部交替布置,耐磨凸条凸出于柔性部,耐磨凸条中含有耐磨剂。
[0008]优选的,所述耐磨凸条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二氧化硅粉末10

20份、涤纶100

120份、环氧树脂10

15份,所述芯层的原料为涤纶100

120份、环氧树脂20

30份、有机硅树脂10

15份;所述柔性部的原料为涤纶。
[0009]优选的,所述里组织层的纱线材料为棉。
[0010]根据上述的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a、制备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
[0012]步骤b、在镶钻区所对应的里组织层表面覆盖柔性薄膜,然后盖上表组织层,将里组织层、柔性薄膜和表组织层粘合;
[0013]步骤c、对镶钻区以外的部位进行纱线缝合;
[0014]步骤d、在镶钻区对应的烫钻点位进行点胶,胶水透过表组织层直达柔性薄膜表面,将钻石压放置于点胶位置上进行粘结固化。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柔性薄膜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覆盖热熔胶,上表组织层压合于柔性薄膜上后,超声波压板覆盖于上表组织层,通过超声波将热熔胶固化,进而将底料层粘合。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点胶通过点胶板完成,所述点胶板上根据镶钻排列开设有与点胶位置一一对应的点胶孔,点胶孔与输胶管连通,当点胶板覆盖于镶钻区的表组织层上时,输胶管保压10

15秒,使得胶水通过点胶孔渗入表组织层内。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将钻石一一放置于点胶位置上,将透明压板压在钻石上方,透明压板上设有紫外线灯,钻石通过光固化胶与表组织层和柔性薄膜粘结。
[0018]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双层面料兼顾了面料的强度、绵柔度和烫钻牢固度;烫钻的胶水从表组织层渗透至柔性薄膜,因此烫钻通过胶水与表组织层和柔性薄膜牢固粘结,烫钻不容易脱胶,使用寿命长,同时柔性薄膜厚度薄,且只覆盖于镶钻区,最大限度的保证面料的柔软性;表层组织中,耐磨凸条凸出于纤维表面,以保护柔性部,并添加了耐磨剂以提高纱线的耐磨性,耐磨凸条与柔性部交替布置,保证耐磨性的同时确保了纱线柔韧性和绵柔度,皮芯结构提高了纱线的强度,另外,耐磨凸条提高了纱线的孔隙率,能够显著提高双层面料的透气性,并且在烫钻过程中,胶水容易渗透表组织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表组织层的纱线的纤维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包括双层的底料层和覆盖于双层底料层上的镶钻区,镶钻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烫钻,烫钻通过胶水固定于底料层上,底料层包括表组织层1和里组织层2,底料层在镶钻区对应的表组织层1和里组织层2不通过纱线接结,在镶钻区以外对应的表组织层1和里组织层2通过纱线接结。在绵柔度较好的面料上烫钻,由于面料本身的柔软度好,面料在弯折的过程中,与烫钻的粘结处容易发生脱胶,导致烫钻的使用寿命低。而本专利技术中,双层面料兼顾了面料的强度、绵柔度和烫钻牢固度。
[0024]表组织层1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一种或多种,里组织层2为透孔组织。表组织层1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表层面料较为致密,确保表层面料的强度和耐磨性,里组织为透孔组织,其透气性好、织物密度低,在保证了双层底料层烫钻牢固度、
面料强度和耐磨性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兼顾透气性和柔韧性,透孔组织的完全纱线数为6,连续经浮点和连续纬浮点呈十字形。
[0025]底料层在镶钻区对应的表组织层1和里组织层2中间设有柔性薄膜3,柔性薄膜3可为多孔性聚合薄膜,烫钻的胶水从表组织层1渗透至柔性薄膜3,使得烫钻与表组织层1和柔性薄膜3固定。烫钻的胶水从表组织层1渗透至柔性薄膜3,因此烫钻通过胶水与表组织层1和柔性薄膜3牢固粘结,烫钻不容易脱胶,使用寿命长,同时柔性薄膜3厚度薄,且只覆盖于镶钻区,最大限度的保证面料的柔软性。
[0026]如图2,表组织层1的纱线的纤维横截面为花瓣结构,花瓣结构包括芯层5和包覆与芯层5外部的花瓣层,花瓣层由耐磨凸条6和柔性部7交替布置,耐磨凸条6凸出于柔性部7,耐磨凸条6中含有耐磨剂。传统的面料提高耐磨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耐磨剂通过热压的方式覆盖于面料表面,热压耐磨层的面料在经过多次洗涤后容易脱落,耐洗性不好,且面料较硬;另一种是将耐磨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的底料层和覆盖于双层底料层上的镶钻区,所述镶钻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烫钻,烫钻通过胶水固定于底料层上,所述底料层包括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所述底料层在镶钻区对应的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不通过纱线接结,在镶钻区以外对应的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通过纱线接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层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里组织层为透孔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料层在镶钻区对应的表组织层和里组织层中间设有柔性薄膜,所述烫钻的胶水从表组织层渗透至柔性薄膜,使得烫钻与表组织层和柔性薄膜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层的纱线的纤维横截面为花瓣结构,所述花瓣结构包括芯层和包覆与芯层外部的花瓣层,所述花瓣层由耐磨凸条和柔性部交替布置,耐磨凸条凸出于柔性部,耐磨凸条中含有耐磨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烫钻绵柔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凸条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二氧化硅粉末10

20份、涤纶100

120份、环氧树脂10

15份,所述芯层的原料为涤纶100

120份、环氧树脂20

30份、有机硅树脂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南益电脑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