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47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包括服装本体、传导层和静电释放组件,所述的服装本体设有由抗静电纤维纱线和导电纤维纱线穿插织结而成的外层,在其两侧衣袖上设有由导电纤维纱线织结而成且可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的传导层,传导层的导电纤维与外层的导电纤维连通;在其主衣体的前片与后片交接处设有带纽扣电池的静电释放组件,静电释放组件的纽扣电池正极与传导层接触时可与传导层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服装本体的抗静电纤维进行静电泄漏来消除部分静电;利用传导层的导电纤维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并通过传导层与静电释放组件的纽扣电池正极接触进行短路而主动放电来消除更多的静电,从而使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效果更佳。的抗静电效果更佳。的抗静电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

技术介绍

[0002]人们比较喜欢穿着针织服装是因为其柔软贴身、不易褶皱和容易洗涤,但针织服装特别是由化纤混纺纱线织结的衣服在干燥天气时容易产生静电。因此人们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消除静电,比如敷设抗静电涂层、喷雾等,有些方法成本高;有些方法时效短、效果不理想或操作不方便。鉴于此,有必要对抗静电服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包括服装本体、传导层和静电释放组件,所述的服装本体设有由抗静电纤维纱线和导电纤维纱线穿插织结而成的外层,在其两侧衣袖的中部设有由导电纤维纱线织结而成且可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的传导层,传导层的导电纤维与外层的导电纤维连通;在服装本体的主衣体前片与后片交接处的中部设有带纽扣电池的静电释放组件,静电释放组件的纽扣电池正极与传导层接触时可与传导层导通。本技术利用服装本体的抗静电纤维进行静电泄漏来消除部分静电;利用传导层的导电纤维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并通过传导层与静电释放组件的纽扣电池正极接触进行短路而主动放电来消除更多的静电,从而使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效果更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传导层和静电释放组件,所述的服装本体为在主衣体的两侧设有衣袖的针织上衣,在其两侧衣袖的中部设有可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的传导层,在其主衣体前片与后片交接处的中部设有带电池的静电释放组件,静电释放组件的电池正极与传导层接触时可与传导层导通,通过放电将传导层上的静电去除。
[0006]所述的服装本体的主衣体和衣袖均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的内层为由棉纤维纱线或混纺纱线织结而成的亲肤保暖层,所述的外层为由抗静电纤维纱线和导电纤维纱线穿插织结而成的抗静电层且其内部的导电纤维相互连通,所述的内层与外层之间间断织结形成一体。
[0007]所述的传导层为由导电纤维纱线织结而成的环套层,传导层的导电纤维与外层的导电纤维连通,所述的传导层缝制或织结在服装本体的衣袖上。
[0008]所述的静电释放组件包括纽扣电池和电池固定套,所述的电池固定套为其内腔与纽扣电池匹配的软质空腔套,其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弹性收紧口,所述的纽扣电池可从弹性收紧口嵌入到电池固定套的空腔里并可被弹性收紧口扣紧,纽扣电池正极的一端外露。
[0009]进一步,所述的弹性收紧口的口部设有皱褶和固接在皱褶里的弹性橡筋。
[0010]所述的静电释放组件为若干件,若干件静电释放组件的电池固定套分散缝制在左
右两侧的服装本体的主衣体前片与后片交接处的中部。
[0011]由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的优点在于:一是服装本体设有由抗静电纤维纱线和导电纤维纱线穿插织结而成的外层,抗静电纤维通过吸湿使衣服摩擦时产生的静电离解成离子使静电泄漏来消除部分静电,未离解泄漏的静电电子通过导电纤维传递到传导层;二是在衣袖和主衣体上分别设有传导层和静电释放组件,利用传导层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并通过传导层与静电释放组件的纽扣电池正极接触进行短路而主动放电来消除更多的静电,从而使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效果更佳。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的总体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A

A放大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4为静电释放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5为电池固定套的放大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服装本体;11外层;12内层;2传导层;3静电释放组件;31纽扣电池;32电池固定套;321弹性收紧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传导层2和静电释放组件3,所述的服装本体1为在主衣体的两侧设有衣袖的针织上衣,在其两侧衣袖的中部设有可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的传导层2,在其主衣体前片与后片交接处的中部设有带电池的静电释放组件3,静电释放组件3的电池正极与传导层2接触时可与传导层2导通,通过放电将传导层2上的静电去除。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服装本体1的主衣体和衣袖均包括外层11和内层12,所述的内层12为由棉纤维纱线或混纺纱线织结而成的亲肤保暖层,所述的外层11为由抗静电纤维纱线和导电纤维纱线穿插织结而成的抗静电层且其内部的导电纤维相互连通,所述的内层12与外层11之间间断织结形成一体。所述的传导层2为由导电纤维纱线织结而成的环套层,传导层2的导电纤维与外层11的导电纤维连通,所述的传导层2缝制或织结在服装本体1的衣袖上,本实施例的传导层2间断织结在服装本体1的衣袖上。所述的静电释放组件3包括纽扣电池31和电池固定套32,所述的电池固定套32为其内腔与纽扣电池31匹配的软质空腔套,其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弹性收紧口321,所述的纽扣电池31可从弹性收紧口321嵌入到电池固定套32的空腔里并可被弹性收紧口321扣紧,纽扣电池31正极的一端外露。所述的弹性收紧口321的口部设有皱褶和固接在皱褶里的弹性橡筋。所述的静电释放组件3为若干件,若干件静电释放组件3的电池固定套32分散缝制在左右两侧的服装本体1的主衣体前片与后片交接处的中部,本实施例的静电释放组件3设有四件,左右两侧各二件。
[0022]本技术的针织服装穿着时如果产生静电,可通过外层11的抗静电纤维的泄漏
效应消除部分静电;或将衣袖的传导层2与纽扣电池31的正极接触进行短路放电来消除更多的静电;还可以将衣袖的传导层2与外界的接地金属件进行触碰来消除静电。
[0023]本技术利用服装本体的抗静电纤维进行静电泄漏来消除部分静电;利用传导层的导电纤维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并通过传导层与静电释放组件的纽扣电池正极接触进行短路而主动放电来消除更多的静电,从而使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效果更佳。
[0024]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1)、传导层(2)和静电释放组件(3),所述的服装本体(1)为在主衣体的两侧设有衣袖的针织上衣,在其两侧衣袖的中部设有可聚集和传导静电电子的传导层(2),在其主衣体前片与后片交接处的中部设有带电池的静电释放组件(3),静电释放组件(3)的电池正极与传导层(2)接触时可将传导层(2)上的静电去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装本体(1)的主衣体和衣袖均包括外层(11)和内层(12),所述的内层(12)为由棉纤维纱线或混纺纱线织结而成的亲肤保暖层,所述的外层(11)为由抗静电纤维纱线和导电纤维纱线穿插织结而成的抗静电层且其内部的导电纤维相互连通,所述的内层(12)与外层(11)之间间断织结形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槟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南益电脑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