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69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极柱总成用于与极耳连接,以形成正极或负极,极柱总成包括第一连接片、支架组件、连接柱及转接组件,支架组件的外缘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位于支架组件背离极耳的一侧,第一连接片与汇流排进行连接,连接柱配置于支架组件的内部,且连接柱分别与第一连接片、转接组件连接,转接组件与极耳进行连接。支架组件设置于卡接槽,卡接槽位于支架组件背离极耳的一侧,第一连接片显露于该卡接槽内,且第一连接片通过连接柱与转接组件形成连接,转接组件用于与极耳进行连接,使得电池单体进行组装成电池包时,能够在电池包内进行汇流排与第一连接片的连接,有利于装配。有利于装配。有利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优势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动力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的串、并连接大多是通过外部汇流排分别与单体电池极柱进行激光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电连接,其中,由于外部汇流排占用较大的电池模组的空间,装配操作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可方便与汇流排进行连接,有利于装配。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极柱总成,所述极柱总成用于与极耳连接,以形成正极或负极,所述极柱总成包括第一连接片、支架组件、连接柱及转接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缘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支架组件背离所述极耳的一侧,所述卡接槽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且该部分的结构用于与汇流排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配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转接组件连接,所述转接组件与所述极耳进行连接。
[0007]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支架组件设置于卡接槽,卡接槽位于支架组件背离极耳的一侧,第一连接片显露于该卡接槽内,且第一连接片通过连接柱与转接组件形成连接,转接组件用于与极耳进行连接,使得电池单体进行组装成电池包时,能够在电池包内进行汇流排与第一连接片的连接,有利于装配。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配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体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显露于所述卡接槽内。
[0009]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且在第一连接体的外缘设置支架组件前,首先将第一连接体与连接柱进行连接,方便第一连接片与支架组件一体成型,且由于第二连接体显露于卡接槽内,卡接槽位于支架组件的外缘,方便后续第二连接体与汇流排的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极柱总成为正极时,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有开口,以在所述开口的外缘形成保险丝。通过在第一连接体上形成保险丝,可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盖板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背
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配置有所述卡接槽,所述盖板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支架形成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0012]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盖板及第二支架可通过与连接柱与第一支架形成一个整体,且当第一连接片与极耳接通时,支架组件能够对转接组件及极耳形成密封,从而有利于电池单体的安全使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限位筋条,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转接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且该部分的结构通过所述限位筋条进行限位。
[0014]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容纳腔内设置有限位筋条,使得连接柱与转接组件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对转接组件形成限位,有利于转接组件与连接柱的装配,提高其工作效率。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总成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配置于所述连接柱的外缘,以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盖板及所述第二支架形成密封。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片及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被配置为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转接片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片形成连接。
[0017]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二连接片通过连接柱与第一连接片形成连接,转接片设置于第二连接片远离连接柱的一侧,使得转接片与极耳进行连接时,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片与极耳的连通,从而实现电池单体的充放电。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极卷,其具有极耳,所述极耳位于所述极卷的左端和右端;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极柱总成,所述极柱总成的转接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极耳连接,以使得所述极柱总成形成正极或负极。
[0019]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极卷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极耳,极柱总成用于与极耳进行连接,在组装电池包时,能够先将电池单体布置于电池包内,最后进行汇流排与极柱总成的焊接,实现对电池包空间的充分利用,同时能够提高产品的能量密度。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极卷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
[0021]第三方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汇流排,其外缘设置有限位槽;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总成的卡接槽与所述限位槽进行适配,且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与负极均与汇流排进行连接。
[0022]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汇流排设置有与极柱总成的卡接槽适配的限位槽,可方便汇流排与卡接槽进行卡接后,能够对汇流排与极柱总成进行焊接处理,有利于装配。
[0023]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的正视图。
[0027]图3是图2的剖视图。
[00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形成负极时的第一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形成正极时的第一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极柱总成的第二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包的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00、极柱总成;101、第一连接片;1011、第一连接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总成用于与极耳连接,以形成正极或负极,所述极柱总成包括第一连接片、支架组件、连接柱及转接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缘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支架组件背离所述极耳的一侧,所述卡接槽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且该部分的结构用于与汇流排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柱配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转接组件连接,所述转接组件与所述极耳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配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体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显露于所述卡接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极柱总成为正极时,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有开口,以在所述开口的外缘形成保险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盖板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配置有所述卡接槽,所述盖板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支架形成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祖云邹微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