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52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设有加热水箱,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相邻于所述加热水箱的一侧设有向上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主轴和旋转副轴,所述旋转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旋转主轴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中心轮,环绕所述中心轮的外沿设有行星轮,所述旋转副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行星轮上,所述行星轮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行星架,所述旋转副轴的另一端设有搅拌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一次性对多个不同实验类型的容器进行搅拌和加热,减少了实验室的搅拌机数量,方便研究人员的操作,减轻了研究人员的设备维护清洗负担。减轻了研究人员的设备维护清洗负担。减轻了研究人员的设备维护清洗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间往往需要进行物理或化学间反应,再进行物理间的反应时往往需要需要通过搅拌进行,在现有应用到搅拌装置的多个领域中,例如医药领域中,人员在进行实验时,经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加热与搅拌,而现有的加热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安装繁琐耗时,且在进行多个实验时,需要安装的搅拌机数量过多,例如在申请号为CN201822099288.9的专利文件中,单个搅拌设备一次只能对一个容器进行搅拌试验,在同时需要搅拌多个容器时就需要安装多个搅拌机,实验过程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且多个搅拌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操作台、加热水箱和搅拌装置,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设有加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中设有容器放置底座,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面相邻于所述加热水箱的一侧设有向上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输出端朝下延伸至所述加热水箱中;
[0005]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主轴和旋转副轴,所述旋转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旋转主轴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中心轮,环绕所述中心轮的外沿设有行星轮,所述旋转副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行星轮上,所述行星轮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行星架,所述旋转副轴的另一端设有搅拌叶片。r/>[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水箱内的底端设有环形的加热线圈,所述容器放置底座上对应所述旋转副轴的位置设有容器支架,所述加热水箱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水孔。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活动杆形状呈倒L型、且所述活动杆的端部弯折延伸至所述加热水箱的正上方。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且输出端朝下连接所述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上连接的中心轮的外沿等间距设有数量为5个的行星轮。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5个所述行星轮朝上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固定行星架,所述固定行星架对应5个所述行星轮的外侧设有外圈,所述固定行星架包覆所述旋转主轴的外表面、且向上延伸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端部的搅拌装置上。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中心轮的外沿和所述行星轮啮合传动,5个所述行星轮的外沿和所述外圈之间存在间隙。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搅拌装置对应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有转速控制面板,
所述转速控制面板的一侧设有转速控制按钮和定时控制按钮。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水箱的外表面设有温度控制面板,所述温度控制面板包括温度显示器、加热开关,保温开关和温度调节开关。
[0013]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搅拌装置通过电机转动所述中心轮,所述中心轮带动所述行星轮转动,5个所述行星轮之间通过所述的固定行星架限制行星轮的公转,使得所述行星轮保持自转的同时带动所述旋转副轴转动搅拌,可以一次性对不超过所述旋转副轴数量的不同实验类型的容器进行搅拌和加热,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对不同样品的加热和搅拌,减少了实验室的搅拌机数量,方便研究人员的操作,减轻了研究人员的设备维护清洗负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水箱左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行星架和中心轮、行星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操作台1、加热水箱2、加热线圈201、容器放置底座202、 容器支架203、出水孔204、搅拌装置3、旋转电机301、旋转主轴302、旋转副轴303、搅拌叶片304、伸缩杆4、固定杆401、活动杆402、中心轮5、行星轮6、固定行星架7、外圈701、转速控制面板8、转速控制按钮801、定时控制按钮802、温度控制面板9、温度显示器901、加热开关902、保温开关903、温度调节开关9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20]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操作台1、加热水箱2和搅拌装置3,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设有加热水箱2,所述加热水箱2中设有容器放置底座202,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相邻于所述加热水箱2的一侧设有向上伸缩的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端部设有所述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的输出端朝下延伸至所述加热水箱2中;
[0021]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旋转电机301、旋转主轴302和旋转副轴303,所述旋转主轴302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电机301,所述旋转主轴302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中心轮5,环绕所述中心轮5的外沿设有行星轮6,所述旋转副轴30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行星轮6上,所述行星轮6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行星架7,所述旋转副轴303的另一端设有搅拌叶片304。
[0022]本使用新型在结构上,所述搅拌装置3通过所述旋转主轴302转动带动所述旋转副轴303转动,所述旋转主轴302和所述旋转副轴303之间通过行星轮6系连接传动,所述旋转主轴302的端部连接设有所述中心轮5,所述中心轮5外沿啮合传动设有行星轮6,所述行星轮6上连接设有向下延伸的旋转副轴303,所述行星轮6之间设有所述固定行星架7,通过所述旋转主轴302带动所述中心轮5转动,所述行星轮6在所述固定行星架7的作用下自转写不会围绕所述中心轮5公转,所述旋转副轴303的底端设有搅拌叶片304,在所述行星轮6的自
转运动下带动所述旋转副轴303转动,使得所述旋转副轴303带动所述搅拌叶片304起到搅拌的作用。
[0023]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水箱2内的底端设有环形的加热线圈201,所述容器放置底座202上对应所述旋转副轴303的位置设有容器支架203,所述加热水箱2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水孔204,当采用体积较大容器进行加热与搅拌时,可以将较大的容器直接放置在所述容器放置底座202上进行搅拌与加热,当采用体积较小容器进行加热与搅拌时,需要在所述容器放置底座202上摆放容器支架203用于支撑体积较小的容器,且所述容器支架203的位置需要和所述旋转副轴303的位置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体积较大的容器还是体积较小的容器,所述加热水箱2内的水平面均低于容器内的水平面。
[0024]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伸缩杆4包括固定杆401和活动杆402,所述固定杆40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台1上,所述活动杆402形状呈倒L型、且所述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操作台(1)、加热水箱(2)和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设有加热水箱(2),所述加热水箱(2)中设有容器放置底座(202),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面相邻于所述加热水箱(2)的一侧设有向上伸缩的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端部设有所述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的输出端朝下延伸至所述加热水箱(2)中;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旋转电机(301)、旋转主轴(302)和旋转副轴(303),所述旋转主轴(302)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电机(301),所述旋转主轴(302)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中心轮(5),环绕所述中心轮(5)的外沿设有行星轮(6),所述旋转副轴(30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行星轮(6)上,所述行星轮(6)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行星架(7),所述旋转副轴(303)的另一端设有搅拌叶片(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2)内的底端设有环形的加热线圈(201),所述容器放置底座(202)上对应所述旋转副轴(303)的位置设有容器支架(203),所述加热水箱(2)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水孔(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包括固定杆(401)和活动杆(402),所述固定杆(40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操作台(1)上,所述活动杆(402)形状呈倒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思遥赵媛严成
申请(专利权)人:康盈红莓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