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682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PVT系统部分、相变储能系统部分、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生活热水系统部分、光电利用储存部分、系统控制调节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移、储存日间太阳能光伏广电,并利用系统优化匹配,冬季通过地板敷设实现室内采暖,夏季利用风冷热泵系统,末端采用风机盘管实现供冷,全年利用太阳能实现供给生活热水,去年系统消耗电能来自太阳能广电,同时利用相变储能技术不但满足冬季采暖需求,同时满足去年生活热水热源的储备,以实现全年建筑对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北方地区清洁能源采暖,缓解目前冬季燃煤采暖对环境的影响。缓解目前冬季燃煤采暖对环境的影响。缓解目前冬季燃煤采暖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冬季煤采暖不仅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不可修复的环境污染,太阳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清洁化能源可替代一次能源用于供暖,农村地区冬季取暖能耗占到生活消费用能的80%。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PVT系统部分、相变储能系统部分、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生活热水系统部分、光电利用储存部分、系统控制调节部分,所述太阳能 PVT系统部分由太阳能PVT板、太阳能循环泵、中间储热热水箱、乙二醇稳压补液箱以及循环管路组成,所述相变储能系统部分由太阳能光热蓄能泵、中间储热热水箱、开关型电动阀门以及系统管路组成,所述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由风冷热泵、系统循环泵、缓冲水箱、膨胀罐、开关型电动阀门和调节性电动阀门以及系统管路组成,所述生活热水系统部分由热水循环泵、中间储热热水箱、安全阀、防抽瘪阀、调温型混水阀以及系统管路组成,所述系统控制调节部分包括太阳能光热集热模块、太阳能蓄能模块、风冷热泵系统、生活热水系统。
[0006]优选的,所述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采用液冷型,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采用25%乙二醇溶液作为液冷剂,太阳能PVT系统最高点设置乙二醇稳压补液箱,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通过循环管路与乙二醇稳压补液箱形成独立循环;所述中间储热热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PVT 系统部分密闭相连,中间储热热水箱内壁设置搪瓷,同时设置电加热棒,防抽瘪阀,安全阀。
[0007]优选的,所述相变储能系统部分采用密闭不锈钢槽封装相变材料,内置不锈钢薄壁不锈钢管制作的螺旋式换热盘管,外设翅片作为增强换热措施,相变储能系统部分顶部相变材料充注口灌注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分为高温型,高温型的相变温度在70

80℃之间,选用的是无机类相变复合材料,相变温度为78℃,地板辐射采暖温度在 40

45℃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风冷热泵系统部分利用光电做驱动力,所述缓冲水箱设电加热棒。
[0009]优选的,所述光电利用储存部分采用离网式,光电利用储存部分设置有配电柜,配电柜主要包括光伏电池、蓄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器,配电柜设置双回路供电,一路接至电网。
[0010]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光热蓄能泵采用温差循环。
[0011]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太阳能PVT系统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光伏和光电两种形式,光热部分主要为集热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同时使用热循环机制,冷却太阳电池,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更高效地利用太阳热能,PVT系统具有很多经济性优势。
[0013]2、相变储能系统所选用的高温型的相变温度在70

80℃之间,选用的是无机类相变复合材料,相变温度约在78℃,地板辐射采暖温度一般在40

45℃之间,其房间室内温度一般在18℃,其三者时间均存在较大温差,其生活热水的供给温度在50℃左右,确保其良好换热效果和蓄能能力,有效提升了一个需能和释能的利用效率和系统整体的运行能效。
[0014]3、相变储能系统采用密闭不锈钢槽封装相变材料,内置不锈钢薄壁不锈钢管制作的螺旋式换热盘管,外设翅片作为增强换热措施,竖向立式设置,形成竖向垂直梯度,蓄能时,高温热风从换热盘管底部进入,高温介质优先加热下部材料,顶部相对温度较低,形成竖向温度梯度,螺旋盘管内部相变材料有向上驱动力,外围有线下驱动力,形成对流换热,进一步强化换热;释能时,换热介质从顶部进入,持续经过下部高温区,有效充分换热,确保介质温度恒定。
[0015]4、系统控制调节部分根据通过PLC控制调节系统,实现系统各个部分的优化组合,高效运行,精准做到系统蓄能、释能、联合供暖以及在各个阶段之间的自动切换功能。
[0016]本技术转移、储存日间太阳能光伏广电,并利用系统优化匹配,冬季通过地板敷设实现室内采暖,夏季利用风冷热泵系统,末端采用风机盘管实现供冷,全年利用太阳能实现供给生活热水,去年系统消耗电能来自太阳能广电,同时利用相变储能技术不但满足冬季采暖需求,同时满足去年生活热水热源的储备,以实现全年建筑对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北方地区清洁能源采暖,缓解目前冬季燃煤采暖对环境的影响,也极大提升夏季的生活品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的示意图。
[0018]图中:1太阳能PVT板、2太阳能循环泵、3中间储热热水箱、4 乙二醇稳压补液箱、5太阳能光热蓄能泵、6风冷热泵、7系统循环泵、8缓冲水箱、9膨胀罐、10热水循环泵、11防抽瘪阀、12调温型混水阀、13配电柜、14蓄电池、15逆变器、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PVT系统部分、相变储能系统部分、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生活热水系统部分、光电利用储存部分、系统控制调节部分,太阳能PVT系统部分由太阳能PVT板1、太阳能循环泵2、中间储热热水箱3、乙二醇稳压补液箱4以及循环管路组成,通过阀门控制可以实现白天利用太阳能光热进行热交换,相变储能系统部分由太阳能光热蓄能泵5、中间储热热水箱3、开关型电动阀门以
及系统管路组成,主要是实现白天对相变储能装置进行储能,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由风冷热泵6、系统循环泵7、缓冲水箱8、膨胀罐9、开关型电动阀门和调节性电动阀门以及系统管路组成,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光电制取热水和冷水,达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目的,生活热水系统部分由热水循环泵10、中间储热热水箱3、安全阀、防抽瘪阀11、调温型混水阀12 以及系统管路组成,系统控制调节部分包括太阳能光热集热模块、太阳能蓄能模块、风冷热泵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主要分为检测、监控整个装置。
[0021]本技术中,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采用液冷型,此系统光伏和光热结合在一起,可实现较高的太阳能利用率,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采用25%乙二醇溶液作为液冷剂,满足冬季系统防冻,太阳能PVT系统最高点设置乙二醇稳压补液箱4,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通过循环管路与乙二醇稳压补液箱4形成独立循环;中间储热热水箱3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PVT系统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PVT、相变蓄能耦合热泵技术的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PVT系统部分、相变储能系统部分、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生活热水系统部分、光电利用储存部分、系统控制调节部分,所述太阳能PVT系统部分由太阳能PVT板(1)、太阳能循环泵(2)、中间储热热水箱(3)、乙二醇稳压补液箱(4)以及循环管路组成,所述相变储能系统部分由太阳能光热蓄能泵(5)、中间储热热水箱(3)、开关型电动阀门以及系统管路组成,所述风冷热泵系统部分由风冷热泵(6)、系统循环泵(7)、缓冲水箱(8)、膨胀罐(9)、开关型电动阀门和调节性电动阀门以及系统管路组成,所述生活热水系统部分由热水循环泵(10)、中间储热热水箱(3)、安全阀、防抽瘪阀(11)、调温型混水阀(12)以及系统管路组成,所述系统控制调节部分包括太阳能光热集热模块、太阳能蓄能模块、风冷热泵系统、生活热水系统,所述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采用液冷型,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采用25%乙二醇溶液作为液冷剂,太阳能PVT系统最高点设置乙二醇稳压补液箱(4),太阳能PVT系统部分通过循环管路与乙二醇稳压补液箱(4)形成独立循环;所述中间储热热水箱(3)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PVT系统部分密闭相连,中间储热热水箱(3)内壁设置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穆明伟张彦辉石涛然赵旺刘振东贾玉涛赵永生卢旭峰巩书云刘毅程月婷吴蕾郭宇马文征张建强王越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