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80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包括: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用于存放无菌手套;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连接在驱动其在空间上移动的驱动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储料盒内的无菌手套并将无菌手套的套口打开;内撑机构,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多根开合运动的内撑杆,多根所述内撑杆闭合且部分伸入抓取机构抓取的无菌手套的套口内,多个所述内撑杆向外张开以将无菌手套的套口撑开,人的手部通过张开的套口伸入无菌手套内以完成佩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无菌手套的佩戴,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提高穿戴效率,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医院内的医生以及护士等相关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或者检查的时候,都需要佩戴医用无菌手套,医用无菌手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手被脏污或者微生物感染,避免受到化学物质的损害或者减少锐器的伤害,同时也可以防止皮肤或者手上已经存在的微生物进行接触传播,在医院诊所等领域使用医用无菌手套,不仅仅能够保护医护人员,也是对病人的安全负责,能够有效的减少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
[0003]因此医生或护士在进行相关操作之前,需要对手、臂部进行无菌清洗操作,在已经完成对手、臂部的清洁、刷洗、擦拭、消毒等步骤后,取出无菌手套,用手捏住手套套口的翻折部,将右手插入无菌手套内,分开五指并插入相应的手指套内,之后再帮助左手完成穿戴,双手相互交叉折叠腕部的衣袖并将手套的翻折部盖住上衣袖口;整个佩戴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过程比较繁琐且费时费力,还会增加手套受污染的风险;因此,现亟需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包括:
[0006]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用于存放无菌手套;
[0007]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连接在驱动其在空间上移动的驱动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储料盒内的无菌手套并将无菌手套的套口打开;
[0008]内撑机构,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多根开合运动的内撑杆,多根所述内撑杆闭合且部分伸入抓取机构抓取的无菌手套的套口内,多个所述内撑杆向外张开以将无菌手套的套口撑开,人的手部通过张开的套口伸入无菌手套内以完成佩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为内部设有容置空腔的密封壳体;所述储料盒、抓取机构和内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水平驱动模组和竖直驱动模组,所述水平驱动模组包括水平平行安装在所述主箱体内部底面上的第一水平驱动模组和第二水平驱动模组,所述竖直驱动模组包括第一竖直驱动模组和第二竖直驱动模组,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水平驱动模组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的中部通过第二
连接块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且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水平驱动模组平行,所述第二水平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模组水平移动,所述丝杆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和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和第二竖直驱动模组同步驱动所述丝杆竖直移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的一端同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载板与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同轴转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载板与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载板上还安装有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同轴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取料组件和预开口组件,所述取料组件的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取料组件均通过对应的螺纹筒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上,所述螺纹筒与丝杆形成丝杆螺母传动,转动的丝杆驱动两组取料组件同步相向或反向移动,所述预开口组件的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预开口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和第二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组件包括转接板和上吸板,所述螺纹筒上固定有竖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滑动贯穿有与所述丝杆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所述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滑动安装有多根竖直滑动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上端固定有防止其滑脱的挡块,所述导杆的下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上吸板上,所述导杆的外部套装有被压缩的缓冲弹簧,所述上吸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无菌手套的负压吸孔,所述上吸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振动器。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开口组件包括连接架和下吸板,所述下吸板水平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固定在对应侧的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下吸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无菌手套的负压吸孔。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安装在所述主箱体的内侧面上,所述内撑机构包括气动卡盘和升降板,所述气动卡盘包括圆环状的盘体和至少四个沿盘体圆周方向均布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上设有所述内撑杆,所述内撑杆的长度方向与盘体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内撑杆的内部设有贯通其自由端端面的进气通道,所述盘体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盘体同轴心的喇叭状导入筒,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主箱体的内侧面上,且主箱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入筒对应的插入孔,所述基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用于封堵导入筒外端口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驱动其竖直升降的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主箱体上。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盒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取料组件对应,所述储料盒通过其底部侧面设置的卡接部卡装在主箱体内部底面上设置的卡槽上,所述储料盒端面设有用于将其抽离卡槽的把手,所述储料盒的底部设有多个贯通的排气孔。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箱体设置在支撑箱体的顶部,所述支撑箱体的正面设有烘手机,所述支撑箱体的底部设有脚踏开关,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紫外线消毒灯,所述主箱体上还设有用于取出储料盒的补料口,所述补料口上设有对其封闭
的抽拉门,该抽拉门上设有提手。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是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本技术通过带负压吸孔的上吸板将单只无菌手套吸附并转移至与下吸板对应,通过下吸板上的负压吸孔将手套的下层吸附,上吸板吸附在手套的上层上,上吸板相对下吸板反向移动,即可使手套的套口打开,然后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气动卡盘上的内撑杆伸入手套的套口内,多个内撑杆同步张开以将手套的套口撑开,同时内撑杆上还设有向手套内部吹气的进气通道,通过正压吹气使得手套鼓起来,便于穿戴,最后人的手部通过盘体的中心孔伸入手套内完成佩戴,整个过程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提高穿戴效率,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去除支撑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去除主箱体的顶部盖板)的俯视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用于存放无菌手套;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连接在驱动其在空间上移动的驱动机构上,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储料盒内的无菌手套并将无菌手套的套口打开;内撑机构,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多根开合运动的内撑杆,多根所述内撑杆闭合且部分伸入抓取机构抓取的无菌手套的套口内,多个所述内撑杆向外张开以将无菌手套的套口撑开,人的手部通过张开的套口伸入无菌手套内以完成佩戴;还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为内部设有容置空腔的密封壳体;所述储料盒、抓取机构和内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水平驱动模组和竖直驱动模组,所述水平驱动模组包括水平平行安装在所述主箱体内部底面上的第一水平驱动模组和第二水平驱动模组,所述竖直驱动模组包括第一竖直驱动模组和第二竖直驱动模组,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水平驱动模组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块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且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水平驱动模组平行,所述第二水平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模组水平移动,所述丝杆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和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模组和第二竖直驱动模组同步驱动所述丝杆竖直移动;所述丝杆的一端同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载板与第一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同轴转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载板与第二竖直驱动模组的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载板上还安装有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同轴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取料组件和预开口组件,所述取料组件的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取料组件均通过对应的螺纹筒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上,所述螺纹筒与丝杆形成丝杆螺母传动,转动的丝杆驱动两组取料组件同步相向或反向移动,所述预开口组件的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预开口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水平驱动模组的驱动件和第二水平驱动模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婧朱明芮朱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