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45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包括消毒箱、电动机构、气动装置、吹气机构和两个相同的支撑机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位于消毒箱上端壁左右两侧的电动滑轨,且所述电动滑轨处均电动连接有一前后延伸的电动滑板,所述电动滑板的前端分别与左右两的相同的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气动装置与支撑机构内的运动部件动力连接,为运动部件提供动力,所述吹气机构与支撑机构内的连通部件连接。整个穿戴过程都在消毒箱外进行,处在操作人员的可视范围内,减少操作人员对未知事物的恐慌,而且在可视范围内操作,能够在机器发生故障时及时的做出反应,避免手被机器夹住,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防感染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中,医生和护士在需接触操作、需隔离性操作时,需要带上医用手套,保持手部洁净,并防止被感染。为了防止细菌、病毒在病人之间交叉感染,需要频繁地更换医用手套,医生在戴手套时,容易使手套上附着上细菌,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0003]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模仿鞋套等装置研发的手套自动穿戴装置,但是目前已有的自动穿戴装置任然存在着一些不足:1、新手套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上下两面紧贴在一起,难以夹持,而手套整体拎起的情况下,手套因重力而发生变形,手套口往往是朝向下方,手套口的橡胶皮筋难以定位,夹持的难度比较大;2、一些通过吸附或者两端夹持的方法,并在手套内部吹风,手套本体为柔软的材料,手套口被向两端拉伸成一条直线,这样还是很难将手放入手套内,而且在穿戴好手套后,夹持装置松开手套还需要向内移动,容易挤压的手臂,造成安全事故;3、穿戴过程都在箱体内部进行,无法看见,在使用时人们对未知的事物都存在一些恐惧,不愿意使用,而且箱体内部有一些传动用的机械结构,如果发生故障,而手又在箱体内,无法察觉到危险,不能第一时间抽离,很容易对手臂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包括消毒箱、电动机构、气动装置、吹气机构和两个相同的支撑机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位于消毒箱上端壁左右两侧的电动滑轨,且所述电动滑轨处均电动连接有一前后延伸的电动滑板,所述电动滑板的前端分别与左右两的相同的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气动装置与支撑机构内的运动部件动力连接,为运动部件提供动力,所述吹气机构与支撑机构内的连通部件连接。
[0007]有益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板、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固定机构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夹紧机构,所述弹性固定机构与活动夹紧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弹性固定机构位于活动夹紧机构的后侧,所述弹性固定机构包括环形夹板、连接杆和固定在弧形板外环面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柱形的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环形夹板位于弧形板两端的夹持空间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环形夹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活动空间的内壁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通过一拉伸弹簧与活动空间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夹紧机构包括针形杆、伸缩杆和固定在弧形板外环面的密封杆,所述针形杆位于弧形板两端的夹持空间内,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一柱形的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一密封伸缩板,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针形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过密
封空间的内壁且与密封伸缩板固定连接。
[0008]有益地,所述消毒箱的内部设置有一消毒腔,所述消毒腔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板体上设置有一四个相同大小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均上下贯穿设置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消毒腔的上下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一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下端动力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西段穿过消毒腔的上端壁且与消毒腔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轴的轴体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贯穿升降板。
[0009]有益地,所述消毒箱的后端面左右两侧与限位板对应的设置有两个密封用翻转门,所述翻转门通过百叶与消毒箱转动连接。
[0010]有益地,所述消毒腔的内部四壁处安装有多个紫外灯管,所述紫外灯管的均为竖直安装且与翻转门和升降板均不发生干涉。
[0011]有益地,所述升降板的四周与消毒腔的四端内壁之间均留有一定缝隙。
[0012]有益地,所述消毒箱的前端面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取出口,所述取出口连通消毒腔和外界空间,所述取出口的高度略低于消毒腔的顶部高度,手套口处由于向下弯曲而低于手套所在水平面的高度,在针形杆通过取出口插入消毒腔内的时候,能够同时从手套口弯曲而形成的开口插入手套内部,并在夹紧手套后同取出口取出手套。
[0013]有益地,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双向气泵、分流阀、气动用连接管和四个气动用分流管,所述双向气泵和所述分流阀均固定安装在消毒箱的右端面处,所述气动用连接管连通双向气泵和分流阀,四个所述气动用分流管分别与四个伸缩杆连接,且所述气动用分流管不与伸缩杆连接的一端均与分流阀连接。
[0014]有益地,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吸气机、过滤罩、吹气用连接管和四个吹气用分流管,所述吸气机固定安装在消毒箱的左端面处,所述过滤罩扣装在吸气机的外侧,所述吹气用连接管的下端与吸气机连接,所述吹气用连接管的上端穿过过滤罩且向上延伸,四个所述吹气用分流管的一端分别与四个针形杆连接,且所述吹气用分流管不与针形杆连接的一端均与吹气用连接管连通,所述针形杆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前后贯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吹气用分流管连通,位于同一支撑机构内的两个所述针形杆之间设置有一曲形气囊,所述曲形气囊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针形杆固定连接,所述曲形气囊的内部设置有一膨胀空间,且所述针形杆的杆体上均设置有侧边孔,所述侧边孔均连通通气孔和膨胀空间,所述曲形气囊为皮质材料,且伸展开为拱形。
[0015]有益地,所述活动空间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电磁组,所述电磁组的两个组件分别与活动空间内壁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的前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分别与对应支撑机构内的两个电磁组控制连接。
[0016]有益地,所述电动机构、气动装置、吹气机构均通过PLC系统控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一、手套在放置在升降板上时,手套口处的橡胶皮筋处在升降板前侧,手套口回向下弯曲一些,而在弯曲的过程中由于手套口的橡胶皮筋具有一定的弹性,手套口会被打开一定的开口,使得后续夹取过程中,针形杆能插入手套口内部;
[0019]二、手套被夹持并取出后,吸气机吸进空气,过滤罩保证吸取的空气中没有杂物,吸入的空气通过吹气用连接管、吹气用分流管和通气孔进入手套内部,把手套撑开,方便医
护人员直接穿戴手套,而且一部分空气会通过侧边孔进入曲形气囊内部的膨胀空间,使得折叠的曲形气囊向上完全伸展开,手套口的两端被夹持,而上端向上成拱形伸展,便于将手插入手套内;
[0020]三、在工作人员穿戴好手套后,通过手指触碰电磁开关,电磁组通电互吸,使得连接板通过连接杆带动环形夹板向外侧移动,从而在针形杆不动的情况下,放开对手套的夹持,方便快捷的在取下手套,而且避免了针形杆向内收缩时夹到手部,造成安全事故;
[0021]四、整个穿戴过程都在消毒箱外进行,处在操作人员的可视范围内,减少操作人员对未知事物的恐慌,而且在可视范围内操作,能够在机器发生故障时及时的做出反应,避免手被机器夹住,降低了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箱(1)、电动机构(2)、气动装置(3)、吹气机构(4)和两个相同的支撑机构(5),所述电动机构(2)包括位于消毒箱(1)上端壁左右两侧的电动滑轨(6),且所述电动滑轨(6)处均电动连接有一前后延伸的电动滑板(7),所述电动滑板(7)的前端分别与左右两的相同的支撑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气动装置(3)与支撑机构(5)内的运动部件动力连接,为运动部件提供动力,所述吹气机构(4)与支撑机构(5)内的连通部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弧形板(8)、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固定机构(9)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活动夹紧机构(10),所述弹性固定机构(9)与活动夹紧机构(1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弹性固定机构(9)位于活动夹紧机构(10)的后侧,所述弹性固定机构(9)包括环形夹板(11)、连接杆(12)和固定在弧形板(8)外环面的柱形壳体(44),所述柱形壳体(44)的内部设置有一柱形的活动空间(13),所述活动空间(13)的内部设置有一连接板(14),所述环形夹板(11)位于弧形板(8)两端的夹持空间内,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环形夹板(1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穿过活动空间(13)的内壁且与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与连接杆(12)连接的一端通过一拉伸弹簧(15)与活动空间(13)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夹紧机构(10)包括针形杆(16)、伸缩杆(17)和固定在弧形板(8)外环面的密封杆(18),所述针形杆(16)位于弧形板(8)两端的夹持空间内,所述伸缩杆(17)的内部设置有一柱形的密封空间(19),所述密封空间(19)的内部设置有一密封伸缩板(20),所述伸缩杆(17)的一端与针形杆(1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7)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空间(19)的内壁且与密封伸缩板(2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1)的内部设置有一消毒腔(21),所述消毒腔(2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的板体上设置有一四个相同大小的限位孔(23),所述限位孔(23)的内部均上下贯穿设置有一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消毒腔(21)的上下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1)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一电动马达(25),所述电动马达(25)的下端动力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螺纹轴(26),所述螺纹轴(26)的西段穿过消毒腔(21)的上端壁且与消毒腔(21)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轴(26)的轴体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贯穿升降板(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染科防感染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1)的后端面左右两侧与限位板(24)对应的设置有两个密封用翻转门(27),所述翻转门(27)通过百叶与消毒箱(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洁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