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07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台,小龙虾放置在所述放置台顶部,所述壳体内顶壁位于所述放置台上方处设置有切割部,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推杆,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共同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限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两个压板相向运动,对小虾尾中部进行夹持,然后两个压板水平运动,使虾尾和虾线被拽出,既防止了操作人员受伤,又提高了小龙虾加工效率。又提高了小龙虾加工效率。又提高了小龙虾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而虾线作为虾的消化道,往往容易聚集脏东西或重金属,使得虾线含有苦味的物质,在热量的作用下会掩盖虾肉的清甜,因此在烹饪前有必要将虾线去除。
[0003]当前传统的去虾线方式主要是使用小刀将虾背上的虾线切断,再用手拽虾尾中部,将虾线拽出,但这种处理方法既不好掌握小刀的力度,控制不好容易切到手,又较为费时费力,降低了小龙虾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具有防止操作人员切到手,且省时省力,提高了小龙虾效率的成本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台,小龙虾放置在所述放置台顶部,所述壳体内顶壁位于所述放置台上方处设置有切割部,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推杆,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共同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限制组件,所述调节杆滑动穿过对应所述固定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压板,所述固定块与对应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切割部、电动推杆、调节板、调节杆、压板和联动组件的配合,能够使两个压板相向运动,对虾尾中部进行夹持,然后两个压板水平运动,使虾尾和虾线被拽出,既防止了操作人员受伤,又提高了小龙虾加工效率。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远离调节板的一侧,所述横杆外周面滑动套设有联动块,且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与对应所述联动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外周面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对应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压板相连接,所述联动块侧壁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对应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套筒相铰接;
[0009]所述放置台一侧开设有避让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动块、套筒和连杆的配合,能够使两个压板相向运动,对虾尾中部进行夹持,提高了小龙虾加工效率。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制块,所述
限制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所述壳体内壁对应所述限制块的位置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块部分插入对应所述限制槽内,所述限制槽内固定连接有引导杆,所述限制块滑动穿过对应所述引导杆,所述限制块与所限制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引导杆穿过对应所述第一弹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制块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使得两个压板相接触,对虾尾中部进行夹持后,两个压板才会水平运动,将虾线拽出,提高了本装置的智能性,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台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放置台内位于所述弧形槽下方处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过盈配合与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杆,所述延伸杆顶端滑动穿过所述放置腔内顶壁延伸至所述放置台上方,两个所述延伸杆顶端共同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放置台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槽、第一活塞、延伸杆和固定板的配合,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固定小龙虾,进一步的防止在拽出虾线时小龙虾同步运动,提高了本装置取虾线的效果。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放置台一侧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过盈配合有第二活塞,所述调节槽内侧壁开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与所述放置腔下半部相通,所述放置台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放置台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簧,且所述调节板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气道、第二活塞和第二弹簧的配合,方便了操作人员控制小龙虾的固定与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1.通过切割部、电动推杆、调节板、调节杆、压板和联动组件的配合,切割部将虾线切断后,两个压板相向运动,对虾尾中部进行夹持,然后两个压板水平运动,使虾尾和虾线被拽出,操作人员不会接触刀片,防止操作人员受伤,也提高了小龙虾加工效率。
[0019]2.通过通气道、第二活塞、第二弹簧、弧形槽、第一活塞、延伸杆和固定板的配合,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固定小龙虾,进一步的防止在拽出虾线时小龙虾同步运动,提高了本装置取虾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3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3]图4是本实施例中放置台的右剖图;
[0024]图5是本实施例中放置台的三维图。
[0025]图中,1、壳体;2、放置台;3、切割部;4、电动推杆;5、调节板;6、调节杆;7、固定块;8、限制组件;81、限制块;82、限制槽;83、引导杆; 84、第一弹簧;9、联动组件;91、横杆;92、联动块;93、竖杆;94、套筒; 95、连杆;96、避让口;10、压板;11、弧形槽;12、放置腔;13、延伸
杆; 14、固定板;15、控制组件;151、调节槽;152、第二活塞;153、通气道;154、控制板;155、第二弹簧;16、第一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相对两侧均为开口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取放小龙虾。壳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小龙虾放置在放置台2顶部。壳体1内顶壁位于放置台 2上方处设置有切割部3。
[0029]切割部3包括液压推杆,液压推杆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顶壁,液压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片。去虾线时,液压推杆控制切割片向下运动插入虾背处,将虾线切断,且不会将虾身切断。切割片部分位于虾体内,也能初步对小龙虾进行固定,防止拽出虾线时小龙虾运动。
[0030]放置台2顶部开设有弧形槽11,小龙虾防止在弧形槽11内,且小龙虾的尾部延伸至弧形槽11外部。放置台2内位于弧形槽11下方处开设有放置腔12,放置腔12内过盈配合与第一活塞16。
[0031]第一活塞16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杆13,延伸杆13顶端滑动穿过放置腔12内顶壁延伸至放置台2上方。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相对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壳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小龙虾放置在所述放置台(2)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顶壁位于所述放置台(2)上方处设置有切割部(3),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推杆(4),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4)输出端共同设置有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远离电动推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杆(6),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与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限制组件(8),所述调节杆(6)滑动穿过对应所述固定块(7),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压板(10),所述固定块(7)与对应所述压板(10)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9)包括横杆(91),所述横杆(9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7)远离调节板(5)的一侧,所述横杆(91)外周面滑动套设有联动块(92),且所述调节杆(6)远离所述调节板(5)的一端与对应所述联动块(92)相连接,所述固定块(7)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93),所述竖杆(93)外周面滑动套设有套筒(94),所述套筒(94)远离对应所述固定块(7)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压板(10)相连接,所述联动块(92)侧壁铰接有连杆(95),所述连杆(95)远离对应所述联动块(92)的一端与对应所述套筒(94)相铰接;所述放置台(2)一侧开设有避让口(9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去虾线的小龙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洲郑中龙孙世虎邹圣碧李彬王功强张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莱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