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76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4
本申请涉及一种轴承润滑装置,涉及皮带输送机设备领域。其包括供油机构、主油路和分油路;所述供油机构包括油箱和润滑泵,所述油箱设置在地面,所述润滑泵设置在油箱上,所述油箱的出油端与所述润滑泵的进油端连接;所述主油路包括主油管,所述分油路包括若干分油管,所述主油管的进油端与润滑泵的出油端连接,所述主油管的出油端与分油管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分油管的出油端与轴承的油嘴连接。本申请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地面对润滑泵进行操作,润滑脂就能通过主油管和分油管进入到轴承内部,实现对轴承的润滑,极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轴承的润滑;同时通过设置多个分油管,可以现实一次对多个轴承的润滑,明显提高了轴承润滑的效率。明显提高了轴承润滑的效率。明显提高了轴承润滑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滚筒部件是皮带输送机的重要传动部件,其是否能正常运转关系到皮带输送机整机能否正常运行,而滚筒部件的运转性能又主要取决于支撑滚筒回转的轴承,同时轴承也是滚筒部件中最易磨损的零件之一。因此要想提高滚筒部件的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首先要提高轴承的回转性能和寿命。目前,在轴承使用过程中,经常通过定期对轴承进行润滑来提高轴承的回转性能和寿命。
[0003]目前,皮带输送机用的滚筒部件中的轴承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黄油枪手动定期加脂润滑。但是当皮带输送机上的滚筒部件为吊装结构时,此时滚筒会距离地面较高,需要借助登高梯对滚筒上的轴承进行加脂操作,该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在加油过程中,黄油枪油嘴与轴承注油孔是压紧接触,两者之间经常会出现压紧不牢固的现象,使得加油过程润滑脂外溢,因此通常需要一人扶住油嘴,一人加油来配合完成工作。而一般吊挂滚筒下方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两个操作人员同时进行操作时会非常拥挤,使得轴承润滑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使操作人员在滚筒部件吊装时,方便对轴承进行润滑,同时还能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润滑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润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包括供油机构、主油路和分油路;所述供油机构包括油箱和润滑泵,所述油箱设置在地面,所述润滑泵设置在油箱上,所述油箱的出油端与所述润滑泵的进油端连接;所述主油路包括主油管,所述分油路包括若干分油管,所述主油管的进油端与润滑泵的出油端连接,所述主油管的出油端与分油管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分油管的出油端与轴承的油嘴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在滚筒部件上的轴承需要润滑时,此时把油箱中的润滑脂加入到润滑泵中,操作人员手动运行润滑泵,使润滑脂从润滑泵的出油端进入到主油管,随后在进入到分油管,最后通过轴承油嘴进入到轴承内部,实现对轴承的润滑。如此设置,操作人员在地面对润滑泵进行操作,润滑脂就能通过主油管和分油管进入到轴承内部,实现对轴承的润滑,极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轴承的润滑,不需要操作人员靠近高处的轴承,提高了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多个分油管,可以现实一次对多个轴承的润滑,明显提高了轴承润滑的效率。
[0008]可选的,还包括油路控制机构,所述油路控制机构包括多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分油管一一对应,所述分油管通过所述电磁阀与主油管连通。
[0009]因为每个轴承到润滑泵的距离不一致,从而使得分油管的长度不一致,当润滑泵
运行时,长度短的分油管会先充满润滑脂,进而使距离近的轴承先加入润滑脂,长度较长的分油管会经过一端时间后才会充满润滑脂,进而使距离远的轴承后加入润滑脂。在润滑泵指定工作时间内,容易出现距离较近的轴承加脂量过多而溢出,而距离较远的轴承加脂量不够润滑不充分的现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轴承需要加脂润滑时,先打开一个分油管上的电磁阀,使主油管中的润滑脂进入到指定的一个分油管中,进而对该分油管对应的轴承加脂润滑,当该轴承加脂量到达设定值后,关闭该分油管上的电磁阀,再打开另外一个分油管上的电磁阀,继续对另一个轴承加脂润滑,如此循环,直至所有分油管对应的轴承均加入指定量的润滑脂。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多个轴承加脂量的均匀性,同时在满足轴承润滑用脂量的前提下,还能减少润滑脂的浪费;另外还可以单独控制每个轴承的加脂量,满足不同工况下轴承的润滑用脂需求。
[0010]可选的,所述润滑泵为电动润滑泵,所述电动润滑泵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油路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第一计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与主控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计时模块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主控模块连接。
[0011]当轴承需要加脂润滑时,此时主控模块控制驱动电机运行,使润滑泵开始通过主油管和分油管向轴承内部充脂,同时第一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当第一计时模块到达设定值时,轴承内正好加满润滑脂,此时第一计时模块反馈信号给主控模块,同时第一计时模块复位,主控模块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运行,使轴承内停止加脂。如此循环,实现润滑泵向轴承内定量加脂。如此设置,可以精准控制轴承内的加脂量,进一步满足轴承的润滑要求,进一步减少润滑脂加入过多而造成浪费。
[0012]可选的,所述电磁阀均与主控模块电信号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计时方案,当多个分油管对应的轴承均需要加脂润滑时,此时主控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同时控制驱动电机运行,第一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润滑泵中的润滑脂进入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分油管中,最终进入到第一轴承中,当第一轴承内加满润滑脂后,此时第一计时模块达到设定值,第一计时模块反馈信号给主控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润滑泵停止向第一轴承内加脂,同时第一计时模块复位;随后主控模块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计时模块重新开始计时;润滑泵中的润滑脂进入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分油管中,最终进入到第二轴承中,当第二轴承内加满润滑脂后,此时第一计时模块再次达到设定值,第一计时模块再次反馈信号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此时润滑泵停止向第二轴承内加脂,同时第一计时模块复位,同时主控模块控制第三电磁阀打开;如此往复,直至所有分油管对应的轴承均加满润滑脂。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各个分油管内电磁阀的自动打开和关闭,节省人力,提高加脂效率;同时通过第一计时模块,可以实现每个轴承内加脂量相同,实现多个轴承内的均匀加脂。
[0014]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时模块,所述第二计时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皮带输送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二计时模块到达设定时间,此时第二计时模块反馈信号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驱动电机得电运行,进而使润滑泵开始向轴承内加脂,同时第二计时模块复位;当皮带输送机再次运行一段时间后,此时第二计时模块再次到达设定时间,润滑泵再次开始向轴承内加脂。如此循环,实现皮带输送机工作过程中,润滑泵自动定时向轴承内加脂。如此设置可以使润滑泵可以根据设备的运
行时间,定时自动向轴承内加脂,提高了轴承加脂的及时性,减少轴承在润滑不佳的情况下转动的概率,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0016]可选的,所述油路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润滑泵内润滑脂容量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润滑泵内,且与所述主控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主控模块电信号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润滑泵工作过程中,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润滑泵中润滑脂的容量,并实时反馈信号给主控模块;当润滑泵内的润滑脂容量到达最小极限时,此时主控模块检测到液位传感器到达最小设定值,此时主控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运行,发出警报声。操作人员听到警报声后,得知润滑泵内需要加脂,及时向润滑泵内补充润滑脂。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油机构(100)、主油路(200)和分油路(300);所述供油机构(100)包括油箱(110)和润滑泵(120),所述油箱(110)设置在地面,所述润滑泵(120)设置在油箱(110)上,所述油箱(110)的出油端与所述润滑泵(120)的进油端连接;所述主油路(200)包括主油管(210),所述分油路(300)包括若干分油管(310),所述主油管(210)的进油端与润滑泵(120)的出油端连接,所述主油管(210)的出油端与分油管(310)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分油管(310)的出油端与轴承的油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路控制机构(400),所述油路控制机构(400)包括多个电磁阀(410),所述电磁阀(410)与所述分油管(310)一一对应,所述分油管(310)通过所述电磁阀(410)与主油管(2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泵(120)为电动润滑泵(120),所述电动润滑泵(120)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21),所述油路控制机构(400)还包括控制系统(420),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传兵马昊李延平侯延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济钢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