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71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指定车辆中电子后视镜对应的基本信息;采集指定车辆在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下的气象环境信息和行驶环境信息;判定目标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提取其目标切换模式;分析目标后视镜在其目标切换模式下的切换方法,并进行切换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技术与环境的结合性不强的问题,打破了当前技术的存在的局限性,并且还极大的扩展了适用场景,同时降低了外界天气对车辆电子后视镜的视野干扰,从根本上提高了车辆电子后视镜的视野清晰度,保障了驾驶人员的出行安全性以及出行可靠性。性以及出行可靠性。性以及出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
,涉及到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普及,对汽车的行驶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电子后视镜因此应运而生。电子后视镜的不同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提升不同环境下的后视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电子后视镜的模式进行切换分析。
[0003]目前电子后视镜的模式切换分析主要基于驾驶人员的行为以及周边环境,由此切换至适配的显示模式,对后视镜没有进行调动,集中在图像呈现层面。
[0004]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385912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其主要获取车辆转向灯、倒车档、盲区内移动目标等模式切换触发条件,当模式切换触发条件成立时,将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为流媒体模式,并能根据模式切换触发条件,调整电子后视镜图像的显示模式。
[0005]针对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不管是转向、倒车以及移动目标等进行监测的前提是后视镜的成像未受到外界天气的干扰,而实际场景中当光线过强或者处于强降雨时,电子后视镜模式即使切换为流媒体模式仍存在视野不清晰的情况,且与环境的结合性不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层面:1、当前技术属于后端图像处理,增加了后端图像处理的工作量,且无法减少环境对电子后视镜后视效果的干扰程度,并且适用场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6]2、对驾驶人员在恶劣行驶环境下的辅助性不强,无法满足驾驶人员的日常出行需求,且无法提高驾驶人员的日常出行过程中的驾驶安全性和驾驶可靠性。
[0007]3、无法提高电子后视镜对应的镜面清晰度,不便于强烈光线或者暴雨场景下驾驶人员对周边行驶环境以及前方路况的观察,使得驾驶人员反光场景或者暴雨场景下的行驶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交通事故的触发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后视镜基本信息获取:将指定车辆中的电子后视镜记为目标后视镜,并获取目标后视镜对应的型号、尺寸、中心点位置、初始水平倾斜角、初始垂直倾斜角、许可调控垂直倾斜角区间和许可调控水平倾斜角区间。
[0010]步骤二、车辆环境信息采集:获取指定车辆当前在区域的气象类型和所在区域位置,采集指定车辆在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下的气象环境信息以及指定车辆当前对应的行驶环境信息。
[0011]步骤三、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判定:判定目标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若目标后视镜需求切换模式,提取其目标切换模式。
[0012]步骤四、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分析:基于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分析目标后视镜在其目标切换模式下的切换方法。
[0013]步骤五、后视镜模式切换控制:将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以及目标后视镜对应切换方法发送至指定车辆对应的后视镜模式切换控制终端,并进行目标后视镜调控。
[0014]于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判定目标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具体评定过程如下:A1、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为雨天,基于指定车辆在雨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分析得到指定车辆当前所处雨水干扰等级。
[0015]A2、从信息库中提取出目标后视镜触发雨天模式下的雨水干扰等级,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雨水干扰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后视镜触发雨天模式下的雨水干扰等级,则判定目标后视镜需求切换模式,并将雨天模式作为目标切换模式,反之则判定目标后视镜无需切换模式。
[0016]A3、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为晴天,基于指定车辆在晴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分析得到指定车辆当前所处光线干扰等级。
[0017]A4、从信息库中提取出目标后视镜触发晴天模式下的触发光线干扰等级,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光线干扰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后视镜触发晴天模式下的触发光线干扰等级,则判定目标后视镜需求切换模式,并将晴天模式作为目标切换模式,反之则判定目标后视镜无需切换模式。
[0018]于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分析目标后视镜在其目标切换模式下的切换方法,具体分析过程为:第一步、若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为雨天模式,从指定车辆在雨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中提取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承载降雨量、承载雨滴信息以及目标后视镜对应承载风向,分析得到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当前对应的降雨类型,由此确认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
[0019]第二步、若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为晴天模式,提取指定车辆当前对应的行驶环境信息,设定行驶环境干扰权重因子,记为,并从指定车辆在晴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中提取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反光区域位置和反光面积,确认目标后视镜在晴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
[0020]于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确认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具体确认过程为:B1、若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当前对应的降雨类型为小雨,执行B2步骤,若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当前对应的降雨类型为中雨或者暴雨,则执行B4步骤。
[0021]B2、从气象管理信息平台提取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预测降雨量,设定降雨波动权重因子,记为,从气象管理信息平台提取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对应的各预测降雨时间段以及各预测降雨时间段对应的预测降雨量,分析得到目标后视镜对应加热适配评估指数。
[0022]B3、将目标后视镜对应加热适配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参照加热适配评估指数进行对比,若目标后视镜对应加热适配评估指数小于参照加热适配评估指数,执行B4步骤,反之则分析目标后视镜对应的加热信息,并作为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
[0023]B4、构建后视镜模拟模型,并设定各模拟垂直倾斜角,同时设定模拟降雨量,进而基于目标后视镜对应承载风向,按照模拟降雨量进行降雨模拟,并提取后视镜模拟模型在各模拟垂直倾斜角下对应的模拟信息,由此分析得到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垂直倾斜角,进而得到目标后视镜对应的角度调控方式和角度调控值,并将其作为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
[0024]于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定降雨波动权重因子,具体设定过程为:将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承载降雨量与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预测降雨量进行作差,得到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实际降雨差,并从中提取出最大实际降雨差和最小实际降雨差,分别记为和。
[0025]提取最大实际降雨差以及最小实际降雨差对应的所处采集时间段,进而获取最大降雨差与最小降雨差之间的间隔时长,记为。
[0026]以采集时间段为横坐标,以实际降雨差为纵坐标,构建参照二维坐标系,基于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实际降雨差在参照二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多个点,得到目标后视镜实际降雨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从中提取出极值点数目,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后视镜基本信息获取:将指定车辆中的电子后视镜记为目标后视镜,并获取目标后视镜对应的型号、尺寸、中心点位置、初始水平倾斜角、初始垂直倾斜角、许可调控垂直倾斜角区间和许可调控水平倾斜角区间;步骤二、车辆环境信息采集:获取指定车辆当前在区域的气象类型和所在区域位置,采集指定车辆在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下的气象环境信息以及指定车辆当前对应的行驶环境信息;步骤三、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判定:判定目标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若目标后视镜需求切换模式,提取其目标切换模式;步骤四、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分析:基于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分析目标后视镜在其目标切换模式下的切换方法;步骤五、后视镜模式切换控制:将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以及目标后视镜对应切换方法发送至指定车辆对应的后视镜模式切换控制终端,并进行目标后视镜调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目标后视镜模式切换需求,具体评定过程如下:A1、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为雨天,基于指定车辆在雨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分析得到指定车辆当前所处雨水干扰等级;A2、从信息库中提取出目标后视镜触发雨天模式下的雨水干扰等级,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雨水干扰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后视镜触发雨天模式下的雨水干扰等级,则判定目标后视镜需求切换模式,并将雨天模式作为目标切换模式,反之则判定目标后视镜无需切换模式;A3、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气象类型为晴天,基于指定车辆在晴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分析得到指定车辆当前所处光线干扰等级;A4、从信息库中提取出目标后视镜触发晴天模式下的触发光线干扰等级,若指定车辆当前所处光线干扰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后视镜触发晴天模式下的触发光线干扰等级,则判定目标后视镜需求切换模式,并将晴天模式作为目标切换模式,反之则判定目标后视镜无需切换模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目标后视镜在其目标切换模式下的切换方法,具体分析过程为:第一步、若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为雨天模式,从指定车辆在雨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中提取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承载降雨量、承载雨滴信息以及目标后视镜对应承载风向,分析得到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当前对应的降雨类型,由此确认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第二步、若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切换模式为晴天模式,提取指定车辆当前对应的行驶环境信息,设定行驶环境干扰权重因子,记为,并从指定车辆在晴天下的气象环境信息中提取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反光区域位置和反光面积,确认目标后视镜在晴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具体确认过程为:
B1、若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当前对应的降雨类型为小雨,执行B2步骤,若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当前对应的降雨类型为中雨或者暴雨,则执行B4步骤;B2、从气象管理信息平台提取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预测降雨量,设定降雨波动权重因子,记为,从气象管理信息平台提取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对应的各预测降雨时间段以及各预测降雨时间段对应的预测降雨量,分析得到目标后视镜对应加热适配评估指数;B3、将目标后视镜对应加热适配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参照加热适配评估指数进行对比,若目标后视镜对应加热适配评估指数小于参照加热适配评估指数,执行B4步骤,反之则分析目标后视镜对应的加热信息,并作为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B4、构建后视镜模拟模型,并设定各模拟垂直倾斜角,同时设定模拟降雨量,进而基于目标后视镜对应承载风向,按照模拟降雨量进行降雨模拟,并提取后视镜模拟模型在各模拟垂直倾斜角下对应的模拟信息,由此分析得到目标后视镜对应的目标垂直倾斜角,进而得到目标后视镜对应的角度调控方式和角度调控值,并将其作为目标后视镜在雨天模式下的切换方法。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分析的电子后视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降雨波动权重因子,具体设定过程为:将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承载降雨量与指定车辆所在区域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预测降雨量进行作差,得到各采集时间段对应的实际降雨差,并从中提取出最大实际降雨差和最小实际降雨差,分别记为和;提取最大实际降雨差以及最小实际降雨差对应的所处采集时间段,进而获取最大降雨差与最小降雨差之间的间隔时长,记为;以采集时间段为横坐标,以实际降雨差为纵坐标,构建参照二维坐标系,基于目标后视镜在各采集时间段对应实际降雨差在参照二维坐标系中标注出多个点,得到目标后视镜实际降雨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从中提取出极值点数目,记为;依据分析公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智宇邓志颖庄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