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647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S1:将蚀刻工序中的蚀刻废液的排液管连接至中转槽,将部分蚀刻废液停留至蚀刻废液内进行缓存,S2:将中转槽的出液管连接存储罐,并将存储罐建设在空旷区域,对蚀刻废液进行统一存储,S3:将存储罐的管道连接电解本体,将需要处理的蚀刻废液引入电解本体的内部进行电解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蚀刻废液的运输成本,且能够增加电解和吸附的速率,防止铜离子沉淀,同时能够增加安全性能。够增加安全性能。够增加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蚀刻废液的处理
,具体为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蚀刻液适用于印制版铜的蚀刻,蚀刻速度快,蚀刻速度达4~5um/min。废液回收简单,广泛用于印制板,线路板,本剂也可用于铜工艺品等的蚀刻,蚀刻后的板面平整而光亮,铜蚀刻液的反应速度快、使用温度低、溶液使用寿命长,后处理容易,用于铜质单面板,双面板、首饰蚀刻,可以蚀刻出任意精美的形态,有效提高蚀刻速度,节约人工水电,常常应用于印刷线路板铜的蚀刻处理。
[0003]而电路板制作中,是需要用铜蚀刻液,蚀刻掉无用的铜箔,留下设计好的电路,可是蚀刻液却不能长期使用,蚀刻液蚀刻掉铜的面积,大概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由于生产印制线路板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铜的废液,由于使用过的蚀刻液已经饱和,不能再进行蚀刻,就形成了废液,这种含有铜的废液如果处理不当,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现有的对废液处理的方法是通过对铜蚀刻废液进行统一回收,并对废液进行统一处理,一边将铜离子从废液中提取出来,一边将废液转化成未饱和的蚀刻液,进行二次利用,而这种处理方法依旧存在着运输成本大,处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且在对废液进行电解的过程中,废液电解速率较慢,且电极板由于通电而产生高热,对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通过设置在厂房内,可通过加设两组存储罐,对排出的蚀刻废液和电解后的蚀刻废液进行存储,再通过在电解箱本体内设置激荡组件,在外表面设置防护组件,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0]S1:将蚀刻工序中的蚀刻废液的排液管连接至中转槽,将部分蚀刻废液停留至蚀刻废液内进行缓存;
[0011]S2:将中转槽的出液管连接存储罐,并将存储罐建设在空旷区域,对蚀刻废液进行统一存储;
[0012]S3:将存储罐的管道连接电解本体,将需要处理的蚀刻废液引入电解本体的内部进行电解处理;
[0013]S4:此时对电解本体进行通电,并将电极板组件放置在电解本体的内部,同时将防护组件安装好,对延伸在外的电极板组件进行防护,通过电极板组件对蚀刻废液进行电解处理;
[0014]S5:通过启动激荡组件,带动电解本体内部蚀刻废液进行激荡,增加蚀刻废液的吸附和电解流程;
[0015]S6:通过持续对电解箱本体引入蚀刻废液,溢出的部分会通过管道进入再生储液罐内,并将再生储液罐的连接管连接电解箱本体,使蚀刻废液进行循环电解和吸附操作;
[0016]S7:定时对电极板组件进行更换,确保再生储液罐内的蚀刻废液的含铜量多数被吸附;
[0017]S8:再生储液罐的另一端连接管与过滤器连接,对处理后的液体进行过滤操作;
[0018]S9:将过滤后的液体重新导入蚀刻工序中,从而实现对铜蚀刻废液的循环利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解箱本体包括:
[0020]电解箱,其底部放置在激荡组件的顶部,且能够对铜蚀刻废液进行存储和电解操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解箱包括:
[0022]进液管,其连接在电解箱的前端表面下端,并连接存储罐和再生储液罐,且能够对需要处理的铜蚀刻废液导入电解箱的内部;
[0023]出液管,其连接在电解箱的左侧表面上端,并连接再生储液罐,能够将处理后的铜蚀刻废液进行导出。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解箱包括:
[0025]放置栏,其设置在电解箱的表面,其能够对电极板组件进行放置;
[0026]放置槽,其设置在放置栏的表面,且能够对电极板组件的放置进行限位;
[0027]内槽,其设置在电解箱的内壁两端,且能够对电极板组件进行放置。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板组件包括:
[0029]放置板,其设置在电解箱的表面两端;
[0030]凸柱,其设置在放置板的表面。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板组件包括:
[0032]阴极片,其放置在电解箱的内部,且连接电解箱的阴极电路,能够对电解后的铜离子进行吸附;
[0033]放置杆,其设置在阴极片的两端,且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和放置板的表面;
[0034]通孔,其设置在放置杆的表面,且能够贯穿凸柱。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板组件包括:
[0036]阳极片,其放置在电解箱的内部,并与阴极片交错放置,且连接电解箱的阳极电路,能够对内部蚀刻废液进行电解,释放出饱和的铜离子;
[0037]安装板,其设置在阳极片的两端,且安装在内槽的内部。
[003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激荡
组件包括:
[0039]激荡箱,其顶部安装电解箱,且内部放置有气泵;
[0040]出气板,其设置在电解箱的内部表面。
[004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气板包括:
[0042]槽口,其设置在出气板的顶部;
[0043]出气槽,其设置在槽口的内壁右端,且开口朝下端设置;
[0044]出气管,其一端连接出气板的外壁右端下侧,并对出气槽充入空气,且另一端贯穿电解箱,连接至激荡箱内部的气泵。
[004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0046]限位块,其设置在电解箱的表面右端两侧,且内部通过弹簧连接凸块;
[0047]防护板,其转动连接在电解箱的表面左端,且设置为抗热材质;
[0048]镂空柱,其设置在防护板的内部,且内部能够插入凸柱,并使底部与放置杆的顶部接触;
[0049]安装槽,其设置在限位块的底部右端,且能够对限位块放置;
[0050]限位槽,其设置在安装槽的内壁右端,且能够对限位块的右端凸块限位。
[0051]与现有技术相比:
[0052]通过电解箱本体连接电极板组件,能够对内部的蚀刻废液进行电解操作,并通过电解箱本体设置在厂房内,可通过加设两组存储罐,对排出的蚀刻废液和电解后的蚀刻废液进行存储,即可减少蚀刻废液的运输成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蚀刻工序中的蚀刻废液的排液管连接至中转槽,将部分蚀刻废液停留至蚀刻废液内进行缓存;S2:将中转槽的出液管连接存储罐,并将存储罐建设在空旷区域,对蚀刻废液进行统一存储;S3:将存储罐的管道连接电解本体(1),将需要处理的蚀刻废液引入电解本体(1)的内部进行电解处理;S3:此时对电解本体(1)进行通电,并将电极板组件(2)放置在电解本体(1)的内部,同时将防护组件(4)安装好,对延伸在外的电极板组件(2)进行防护,通过电极板组件(2)对蚀刻废液进行电解处理;S4:通过启动激荡组件(3),带动电解本体(1)内部蚀刻废液进行激荡,增加蚀刻废液的吸附和电解流程;S5:通过持续对电解箱本体(1)引入蚀刻废液,溢出的部分会通过管道进入再生储液罐内,并将再生储液罐的连接管连接电解箱本体(1),使蚀刻废液进行循环电解和吸附操作;S6:定时对电极板组件(2)进行更换,确保再生储液罐内的蚀刻废液的含铜量多数被吸附;S7:再生储液罐的另一端连接管与过滤器连接,对处理后的液体进行过滤操作;S8:将过滤后的液体重新导入蚀刻工序中,从而实现对铜蚀刻废液的循环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箱本体(1)包括:电解箱(11),其底部放置在激荡组件(3)的顶部,且能够对铜蚀刻废液进行存储和电解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箱(11)包括:进液管(12),其连接在电解箱(11)的前端表面下端,并连接存储罐和再生储液罐,且能够对需要处理的铜蚀刻废液导入电解箱(11)的内部;出液管(13),其连接在电解箱(11)的左侧表面上端,并连接再生储液罐,能够将处理后的铜蚀刻废液进行导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箱(11)包括:放置栏(14),其设置在电解箱(11)的表面,其能够对电极板组件(2)进行放置;放置槽(15),其设置在放置栏(14)的表面,且能够对电极板组件(2)的放置进行限位;内槽(16),其设置在电解箱(11)的内壁两端,且能够对电极板组件(2)进行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安吴仁智刘石光吴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粤鹏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