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57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2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包括:底盘,其上设有驱动其在陆地上行进的驱动装置;发射装置,其设于所述底盘上;两个水域航行装置,其设于所述底盘上且对称分布于所述发射装置两侧,用于调节发射平台的浮力,以控制发射平台下潜或者上浮,并用于驱动发射平台在水下和水面航行。本申请通过在底盘上设置驱动装置和水域航行装置,可实现发射平台在陆地、水面和水下的机动和发射作业,且水域航行装置相较于传统的水下航行器所需功能更少,体积可更小,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


[0001]本申请涉及发射平台的
,特别涉及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公路、铁路、水面机动平台,虽然具有较高的机动性,但是隐蔽性较低,生存能力较低。
[0003]相关技术中,水下航行器因为可在水下航行,因而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0004]但是,传统的水下航行器需投入昂贵的成本,且后期维护需要专门的设备,而传统的陆地机动平台又无法适应水域环境的机动和发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的水下航行器需投入昂贵的成本,且后期维护需要专门的设备,而传统的陆地机动平台又无法适应水域环境的机动和发射作业的问题。
[0006]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包括:
[0008]底盘,其上设有驱动其在陆地上行进的驱动装置;
[0009]发射装置,其设于所述底盘上;
[0010]两个水域航行装置,其设于所述底盘上且对称分布于所述发射装置两侧,用于调节发射平台的浮力,以控制发射平台下潜或者上浮,并用于驱动发射平台在水下和水面航行。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装置包括:
[0012]水密发射筒,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且可在待机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
[0013]起竖装置,其设于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水密发射筒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水密发射筒转动。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密发射筒与所述底盘和所述起竖装置可分离连接。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密发射筒与所述底盘和所述起竖装置通过爆炸螺栓连接。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锚泊装置,其用于在发射平台位于水下且浮力大于重力时,使发射平台保持在设定位置。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泊装置包括两组锚泊组件,两组所述锚泊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底盘的相对两侧。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泊组件包括船锚、缆绳和设于所述底盘上用于收放缆绳的收放装置。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缆绳与所述底盘可分离连接。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域航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依次分布的水密控制舱、前驱动舵机舱、前压载水舱、浮力调节舱、后压载水舱、控制及通讯舱、后驱动舵机舱、尾部动力舱,壳体上靠近尾部动力舱设有驱动螺旋桨。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组带有悬挂系统的车轮组。
[002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通过在底盘上设置驱动装置和水域航行装置,在需要发射平台在陆地上进行发射工作时,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底盘在陆地上移动,以实现陆地上的机动,从而到达指定位置通过发射装置进行发射工作,而在需要发射平台在水域环境进行发射工作时,可通过水域航行装置调节发射平台的浮力,从而根据需要使发射平台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下潜到水下,并可实现在水面和水下的移动,以根据需要移动到设定区域在水下或者水面进行发射工作,由此,可实现发射平台在陆地、水面和水下的机动和发射作业,且水域航行装置相较于传统的水下航行器所需功能更少,体积可更小,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因此,本申请的发射平台具有更低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同时可实现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机动和发射作业。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中发射筒在发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的侧视示意图。
[0030]图中:1、底盘;11、纵梁;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第一铰接耳座;15、第二铰接耳座;2、发射装置;21、水密发射筒;22、起竖装置;3、水域航行装置;30、壳体;31、水密控制舱;32、前驱动舵机舱;33、前压载水舱;34、浮力调节舱;35、后压载水舱;36、控制及通讯舱;37、后驱动舵机舱;38、尾部动力舱;39、驱动螺旋桨;4、驱动装置;41、车轮组;5、转向驱动及能源仓;6、控制及备件仓;7、锚泊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能解决目前的传统水下航行器需投入昂贵的成本,且后期维护需要专门的设备,而传统的陆地机动平台又无法适应水域环境的机动和发射作业的问题。
[0033]参照图1

5所示,该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包括底盘1、设于底盘1上的发射装置2和两个水域航行装置3,其中,底盘1上设有驱动其在陆地上行进的驱动装置4,以实现发射平台在陆地上的机动和进行发射作业,两个水域航行装置3设在底盘1上且对称分布于发射装置2的两侧,其用于调节发射平台整体在水中的浮力,以控制发射平台下潜或者上浮,同时水域航行装置3还用于驱动发射平台在水下和水面航行,从而实现发射平台整体在水域环境下的机动和进行发射作业。
[0034]参照图1

3所示,具体的,底盘1包括两个纵梁11和多个横梁,两根纵梁11间隔设置,横梁连接两根纵梁11,且多根横梁沿纵梁11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横梁设置三个且其长度方向与纵梁11长度方向垂直,位于中间的横梁为第一横梁12,两侧的横梁为第二横梁13。
[0035]参照图1

2所示,发射装置2包括水密发射筒21和起竖装置22,其中,水密发射筒21转动连接于底盘1上,且可在待机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而起竖装置22安装在底盘1上并与水密发射筒21连接,以驱动水密发射筒21转动,从而使水密发射筒21在待机状态和发射状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其上设有驱动其在陆地上行进的驱动装置(4);发射装置(2),其设于所述底盘(1)上;两个水域航行装置(3),其设于所述底盘(1)上且对称分布于所述发射装置(2)两侧,用于调节发射平台的浮力,以控制发射平台下潜或者上浮,并用于驱动发射平台在水下和水面航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2)包括:水密发射筒(21),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1),且可在待机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起竖装置(22),其设于所述底盘(1)上并与所述水密发射筒(2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水密发射筒(2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发射筒(21)与所述底盘(1)和所述起竖装置(22)可分离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发射筒(21)与所述底盘(1)和所述起竖装置(22)通过爆炸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水下、水面和陆地环境的多栖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锚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成强王辉吴穹雷勇杰周吉慧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