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20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中心卫星或虚拟中心卫星及N颗编队伴飞卫星的初始参数;对N颗编队伴飞卫星生成期望基线等差数列,确定对应的位置数列;根据得到的位置数列计算每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根据得到的初始相位角,结合初始参数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相对轨道要素;由相对轨道要素计算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绝对轨道要素;由绝对轨道要素,预报每颗伴飞卫星的位置,计算得到探测基线;根据探测基线,基于干涉成像原理进行成像反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形成的探测基线具有长度不变性,为圆形采样,在径向和周向都具有连续性和均匀性,有效提高了基线覆盖的致密性。有效提高了基线覆盖的致密性。有效提高了基线覆盖的致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于卫星编队的被动微波干涉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多颗卫星编队飞行进行干涉成像探测是提高空间分辨率的重要手段。多颗卫星编队飞行形成探测基线,基于干涉成像原理可以实现成像探测。有效探测基线是编队卫星形成的三维基线投影到观测平面的二维矢量,即三维基线在星下点圆上的投影值。因此,基线的方向主要受卫星在圆上的初始相位角决定。合理的相位角分布,决定了多星的探测基线,也直接影响了成像质量。
[0003]以中心卫星或虚拟卫星为中心,卫星进行环绕伴飞,根据相对运动位置方程可知,无长期相对漂移时,伴飞卫星相对于中心卫星的相对运动轨迹为空间椭圆。星下点圆构型意味着星下点投影面为圆。若多颗伴飞卫星运行在相同的空间椭圆上,那么多颗卫星在星下点圆上的角速度相同,周期相同,仅初始相位角不同。
[0004]根据干涉成像原理,每两颗卫星的相对位置矢量形成空间频率域的一条探测基线。相对位置矢量在星下点方向的投影矢量为投影探测基线(简称“基线”)。伴飞卫星之间所形成的基线为圆形分布,基线具有长度不变性;卫星伴飞一圈,基线方向旋转一圈。
[0005]常规的干涉成像卫星编队构型初始相位确定方法,为了实现长短基线均匀覆盖,通常采用各类优化搜索算法进行寻优,优化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优化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通过计算期望的基线数列推算初始相位角,具有唯一性;所形成的探测基线在径向和周向都具有连续性和均匀性,有效提高了基线覆盖的致密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步骤1)设置中心卫星或虚拟中心卫星及N颗编队伴飞卫星的初始参数;
[0009]步骤2)对N颗编队伴飞卫星生成期望基线等差数列,确定对应的位置数列;
[0010]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位置数列计算每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
[0011]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初始相位角,结合初始参数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相对轨道要素;
[0012]步骤5)由步骤4)得到的相对轨道要素计算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绝对轨道要素;
[0013]步骤6)由步骤5)得到的绝对轨道要素,预报每颗伴飞卫星的位置,计算得到探测基线;
[0014]步骤7)根据步骤6)得到的探测基线,基于干涉成像原理进行成像反演。
[0015]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的初始参数包括:
[0016]中心卫星或虚拟中心星的轨道六要素:半长轴a0,离心率e0,轨道倾角i0,近日点辐角ω0,升交点黄经Ω0,平近点角M0;
[0017]伴飞方式为星下点圆,半径为R。
[0018]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0019]对N颗伴飞卫星生成期望基线等差数列{b
n
},差值为2R/s,s=N
×
(N

1)/2,其中,s为N颗伴飞卫星生成的基线数,n∈[2,s]为正整数;
[0020]根据伴飞卫星数量N,结合预先建立的伴飞卫星数量与推荐分布位置对应的查找表,从期望基线等差数列{b
n
}中选取N个与查找表推荐分布位置最近的值,记为位置数列{d
k
},k=1,...,N。
[0021]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0022]根据位置数列{d
k
},由得到第k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其中,第1颗伴飞卫星的位置d1=0,初始相位角第N颗卫星的位置d
N
=2R,初始相位角
[0023]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0024]根据星下点圆的半径R,初始相位角得到第k颗伴飞卫星的相对轨道要素:
[0025][0026]其中,Δa
k
,Δe
xk
,Δe
yk
,Δi
xk
,Δi
yk
,ΔM
k
分别表示相对半长轴、x方向相对离心率、y方向相对离心率,x方向相对轨道倾角,y方向相对轨道倾角和相对平近点角。
[0027]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0028]由下式得到第k颗伴飞卫星的绝对轨道要素:
[0029][0030]其中,a
k
、e
k
、i
k
、ω
k
、Ω
k
和M
k
分别表示第k颗伴飞卫星的半长轴、离心率、轨道倾角、近日点辐角、升交点黄经和平近点角。
[0031]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
[0032]步骤6

1)第k颗伴飞卫星和第i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两颗伴飞卫星角速度相同,则随时间变化的相位角相同,由下式分别得到第k颗伴飞卫星和第i颗伴飞卫星在x方向和y方向的投影位置(r
k
(x),r
k
(y))、(r
i
(x),r
i
(y)):
[0033][0034]两颗卫星形成的探测基线满足下式,具有连续性和均匀性:
[0035][0036]其中,(u,v)表示第k颗伴飞卫星和第i颗伴飞卫星形成的探测基线上的任意一点;
[0037]步骤6

2)重复步骤6

1),直至得到每两颗伴飞卫星的探测基线。
[0038]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
[0039]根据步骤6)得到的(u,v),由下式计算对应的可见度函数Viss(u,v):
[0040][0041]依据干涉成像的基本原理,通过下式获得反演图像T
B
(ξ,η):
[0042][0043]其中,(ξ,η)为图像各点的位置坐标。
[004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45]初始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中心卫星或虚拟中心卫星及N颗编队伴飞卫星的初始参数;
[0046]位置数列确定模块,用于对N颗编队伴飞卫星生成期望基线等差数列,确定对应的位置数列;
[0047]初始相位角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位置数列确定模块得到的位置数列计算每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
[0048]相对轨道要素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初始相位角计算模块得到的初始相位角,结合初始参数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相对轨道要素;
[0049]绝对轨道要素计算模块,用于由相对轨道要素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中心卫星或虚拟中心卫星及N颗编队伴飞卫星的初始参数;步骤2)对N颗编队伴飞卫星生成期望基线等差数列,确定对应的位置数列;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位置数列计算每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初始相位角,结合初始参数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相对轨道要素;步骤5)由步骤4)得到的相对轨道要素计算得到每颗伴飞卫星的绝对轨道要素;步骤6)由步骤5)得到的绝对轨道要素,预报每颗伴飞卫星的位置,计算得到探测基线;步骤7)根据步骤6)得到的探测基线,基于干涉成像原理进行成像反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初始参数包括:中心卫星或虚拟中心星的轨道六要素:半长轴a0,离心率e0,轨道倾角i0,近日点辐角ω0,升交点黄经Ω0,平近点角M0;伴飞方式为星下点圆,半径为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对N颗伴飞卫星生成期望基线等差数列{b
n
},差值为2R/s,s=N
×
(N

1)/2,其中,s为N颗伴飞卫星生成的基线数,n∈[2,s]为正整数;根据伴飞卫星数量N,结合预先建立的伴飞卫星数量与推荐分布位置对应的查找表,从期望基线等差数列{b
n
}中选取N个与查找表推荐分布位置最近的值,记为位置数列{d
k
},k=1,...,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根据位置数列{d
k
},由得到第k颗伴飞卫星的初始相位角其中,第1颗伴飞卫星的位置d1=0,初始相位角第N颗卫星的位置d
N
=2R,初始相位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下点圆卫星编队干涉成像初始相位角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根据星下点圆的半径R,初始相位角得到第k颗伴飞卫星的相对轨道要素:
其中,Δa
k
,Δe
xk
,Δe
yk
,Δi
xk
,Δi
yk
,ΔM
k
分别表示相对半长轴、x方向相对离心率、y方向相对离心率,x方向相对轨道倾角,y方向相对轨道倾角和相对平近点角。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