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及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10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及应用方法,属于河道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净化器单元,该净化器单元沿河岸线布置,固定架可随弯曲河道进行调整,布设深度、调料类型及数量都可随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固定架通过伸缩装置来调节不同水域宽度中净化器装置与河岸之间的距离,底部曝气管通过曝气使水中的有害气体从表面溢出使水体得以净化,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配合净化器装置上的填料对湖泊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在防洪排涝、通航行船时,通过收缩折叠框架和伸缩装置减少行洪阻力,有利于保护净化器装置的整体结构,行洪排涝后水质浑浊,通过在PVC多孔板中添加包覆微生物的吸附材料使水质快速净化,稳定水体。稳定水体。稳定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及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水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造成城市河流的污染,而污水处理率并没有同步增加,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河流,严重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威胁了居民的健康;
[0003]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主要依据天然河床、人工填充滤料等载体上附着的生物膜,在人工辅助曝气或者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条件下,通过吸附、降解及过滤作用去除河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有机负荷高、载体比表面积大、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对有机物和总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目前市场中的湖泊净化器多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在行洪河道中不仅不利于行洪排涝、通航行船,而且水流冲击也会对湖泊净化器造成损伤,从而减少了湖泊净化器使用寿命,同时,行洪及暴雨过后水质浑浊,有机质过多,水体溶解氧含量低,水体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及应用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湖泊净化器装置中由于框架多为长方形而不利于行洪排涝、通航行船以及水流冲击对湖泊净化器造成损伤,减少湖泊净化器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行洪及暴雨过后水质浑浊,有机质过多,水体溶解氧含量低,水体稳定性变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单元,多个净化器单元设置在河道两侧且顺着河道岸坡方向进行延伸,净化器单元包括固定架和伸缩装置,伸缩装置远离固定架的一端安装有净化器装置,固定架通过伸缩装置来调节不同水域宽度中净化器装置与河岸之间的距离;
[0007]净化器装置安装在折叠框架内,折叠框架的里外两侧设置PVC多孔板,在PVC多孔板中添加包覆微生物的吸附材料用于快速净化水质,稳定水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架设置在河道内壁且随弯曲河道进行调整,固定架上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为多个X型伸缩架并行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净化器装置的长宽比为1

2:2

3,高度可根据水深进行调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架的一端与河岸紧密连接,固定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轮,滑轮在滑轨上左右滑动用于伸缩装置的延伸与收缩。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伸缩装置伸缩的角度为0

180
°
,最长伸长长度为净化器装置展开宽度的1.0

1.5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还包括底部曝气管,底部曝气管为带孔的曝气软管,底部曝气管由风机通过输气管连接,底部曝气管安装在固定架的底部10cm

30cm以下,距离河道底部 30cm

50cm的位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伸缩装置连接折叠框架的上下两端,折叠框架上每间隔50

80cm设置一个X型伸缩架,通过多个X型伸缩架来牢固控制净化器装置在河道中的位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净化器装置上设置有填料,填料由聚氨酯、聚氨酯、超细纤维、醛化维纶丝、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两种组成,填料在净化器装置上的设置密度为每米8

12根。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PVC多孔板通过卡槽固定在折叠框架上,根据行洪排涝前后不同水质情况更换不同的填料,微生物可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菌、硝化细菌中的至少一种。
[0016]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1:将净化器单元安装在河道两侧沿河岸线布置,固定架可随弯曲河道进行调整,布设深度、调料类型及数量都可随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0018]步骤2:固定架通过伸缩装置来调节不同水域宽度中净化器装置与河岸之间的距离,伸缩装置伸缩的角度为0

180
°

[0019]步骤3:底部曝气管通过曝气使水中的有害气体从表面溢出使水体得以净化,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底部曝气管配合净化器装置上的填料对湖泊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0020]步骤4:在防洪排涝、通航行船时,通过收缩折叠框架和伸缩装置减少行洪阻力,用于保护净化器装置整体结构;
[0021]步骤5:在行洪排涝后水质浑浊,通过在PVC多孔板中添加包覆微生物的吸附材料使水质快速净化,稳定水体。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净化器单元沿河岸线布置,固定架可随弯曲河道进行调整,布设深度、调料类型及数量都可随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防洪排涝、通航行船时,通过收缩折叠框架和伸缩装置来达到减少行洪阻力的目的,也有利于保护湖泊净化器整体结构;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包覆微生物的吸附填料,在行洪排涝后水质浑浊,水体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达到快速净化水质,稳定水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湖泊净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湖泊净化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孔PVC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污染物去除率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污染物去除率的示意图。
[0031]图中:1、固定架;2、伸缩装置;3、净化器装置;31、折叠框架; 32、填料;33、PVC多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1
[0034]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包括底部曝气管和多个净化器单元,以图1中六个净化器单元为例,多个净化器单元设置在河道两侧且顺着河道岸坡方向进行延伸,净化器单元包括固定架1和伸缩装置2,固定架1设置在河道内壁,固定架1可随弯曲河道进行调整,布设深度、调料类型及数量都可随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固定架1 上安装有伸缩装置2,伸缩装置2为多个X型伸缩架,伸缩装置2远离固定架1的一端安装有净化器装置3,净化器装置3的长宽比为1

2:2

3,高度可根据水深进行调整,固定架1通过伸缩装置2来调节不同水域宽度中净化器装置3与河岸之间的距离;
[0035]固定架1的一端与河岸紧密连接,固定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净化器单元设置在河道两侧且顺着河道岸坡方向进行延伸,净化器单元包括固定架(1)和伸缩装置(2),所述伸缩装置(2)远离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安装有净化器装置(3),固定架(1)通过伸缩装置(2)来调节不同水域宽度中所述净化器装置(3)与河岸之间的距离;所述净化器装置(3)安装在折叠框架(31)内,所述折叠框架(31)的里外两侧设置PVC多孔板(33),所述PVC多孔板(33)中添加包覆微生物的吸附材料用于快速净化水质,稳定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设置在河道内壁且随弯曲河道进行调整,固定架(1)上安装有伸缩装置(2),所述伸缩装置(2)为多个X型伸缩架并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装置(3)的长宽比为1

2:2

3,高度可根据水深进行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与河岸紧密连接,固定架(1)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滑轨上左右滑动用于伸缩装置(2)的延伸与收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2)伸缩的角度为0

180
°
,最长伸长长度为净化器装置(3)展开宽度的1.0

1.5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洪河道湖泊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曝气管,所述底部曝气管为带孔的曝气软管,底部曝气管由风机通过输气管连接,底部曝气管安装在固定架(1)的底部10cm

30cm以下,距离河道底部30cm

50cm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典刘静思魏东霞陈文超邱国勤孟令鑫邹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