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471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特定植物组织:选取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特定植物组织风干或烘干后备用;S2、粉碎处理:将步骤S1中植物干组织均匀粉碎后过筛;S3、配制组合物:将步骤S2中两种植物干粉按一定比例合理配制,形成干粉组合物;S4、根据螺密度投放:根据水体中福寿螺实际数量,按照不同螺料比将步骤S3中干粉组合物直接投放于水体,对其进行有效杀灭。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采用纯天然草本植物粉碎组织的混合干粉,能有效提高对福寿螺的杀灭和抑制效果,避免抗药性产生,降低防治成本。降低防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两栖淡水螺类,属瓶螺科瓶螺属,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在我国已有长达40年的入侵历史,于2003年被认定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其抗逆性强、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力强,对水稻秧苗、芡实、茭白等水生作物及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人畜共患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宿主,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0003]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inn.)隶属于商陆科(Phytolaccaceae)商陆属(Phytolacca Linn.),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有4种商陆属植物,其中垂序商陆是属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最广、资源丰富,主产于河南、湖北、安徽、陕西等地。研究表明,商陆中含多酚、商陆多糖、皂苷、萜类、黄酮、商陆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且根系皂苷含量最高。从商陆干粉中得到的提取物商陆皂苷在28℃、125mg/L时,24h钉螺死亡率为95.6%。
[0004]骆驼蓬属(Peganum L.)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和华北的干旱荒漠地带,属于蒺藜科(Zytgophyll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在我国有骆驼蓬(P.harmala L.)、骆驼蒿(P.nigellastrum)和多裂骆驼蓬(P.multisectum L.)3种,其中骆驼蓬和多裂骆驼蓬分布最广泛且资源量大,仅甘肃省年产量超过1亿Kg。研究表明,骆驼蓬(P.harmalaL.)全草含有生物碱、黄酮、甾体、蒽醌等成分,其中生物碱的种类最多,含量高低依次为种子>根>茎>叶。其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生物活性和胃毒、触杀、拒食等多种作用方式。前期研究发现,20g/L~40g/L骆驼蓬子水粗提物浸泡24h后,福寿螺死亡率达73.8%~100%。
[0005]目前,我国防治福寿螺主要依赖氯硝柳胺、杀螺胺等化学药剂,其大量不规范使用造成水体环境污染、水质生态恶化和非靶标生物死亡,同时也易诱导福寿螺抗药性产生。相反,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福寿螺具有生态环保、生物安全等特点。多种植物灭螺剂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灭螺效果,降低各个植物灭螺剂的用量。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选取两种具有杀螺活性的草本植物,将其组织干粉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投放于水体中杀灭福寿螺。本专利技术方法为绿色高效植物源杀螺剂的创制开发提供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该方法在杀灭福寿螺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其抗药性产生,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风险,减少水体污染。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选取特定植物组织:选取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特定植物组织风干或烘干后备用;
[0010]S2、粉碎处理:将步骤S1中植物干组织均匀粉碎后过筛;
[0011]S3、配制组合物:将步骤S2中两种植物干粉按一定比例合理配制,形成干粉组合物;
[0012]S4、根据螺密度投放:根据水体中福寿螺实际数量,按照不同螺料比将步骤S3中干粉组合物直接投放于水体,对其进行有效杀灭。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为骆驼蓬种子、根、茎、叶,垂序商陆根、茎、叶、浆果;采用室温自然风干或电热鼓风干燥箱60℃恒温烘干24h去除多余水分。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采用植物试样粉碎机对步骤S1中的植物干组织均匀粉碎,过40~60目筛得到干粉,干粉粒径为0.25mm~0.45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干粉组合物配制方法如下:将步骤S2中干粉按骆驼蓬35%~45%重量份、垂序商陆65%~55%重量份均匀混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水体为水稻或茭白种植静止水体,且水深≤1米;螺料比按照只/m2:g/m2比例关系为(2~4):1;水体中福寿螺密度低于100只/m2,密度过高应先人工集中捕捞再投放。
[0017]优选地,根据其生物活性物质分布特征,选取生物碱和皂苷含量较多的骆驼蓬种子和垂序商陆根系组织,以达到更好的杀灭效果。
[0018]优选地,将S1中植物组织风干、烘干后采用小型粉碎机均匀粉碎,过50目筛,该粒径干粉在水中不仅溶解度较高,对福寿螺杀灭效果也较好。
[0019]优选地,将S2中干粉按骆驼蓬子40%重量份,垂序商陆60%重量份,配制成干粉组合物提高对福寿螺综合杀灭效果。
[0020]优选地,根据静止水体中福寿螺数量,密度超过100只/m2人工捕捞后按照螺料比3:1投放干粉组合物。
[0021]具体地,经试验证明干粉组合物施用量范围为10~50g/m2,用量过多可能对水体中藻类、鱼类等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用量过低则无杀灭效果,福寿螺能依靠机体自我修复解毒机制继续存活。粉末投加后,一部分漂浮于水面,一部分沉降到水底,对福寿螺均起到毒杀作用。投放水体应为稻田或茭白种植的静止水体(水深≤1米),以减少干粉损失,提高杀灭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垂序商陆为我国常见入侵植物,资源获取容易,开发利用该植株进行生物防治可达到以害治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3)本专利技术采用纯天然草本植物粉碎组织的混合干粉,能有效提高对福寿螺的杀灭和抑制效果,避免抗药性产生,降低防治成本;(4)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组合物能有效控制和杀灭入侵动物福寿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无特殊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购买所得。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中的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表面积约1.0m2的塑料盆中放入100只福寿螺成螺(7
±
0.5g)或100只幼螺(1
±
0.2g),加
入1.0~2.0L去氯自来水(25~30℃)至刚好浸没螺体,覆盖扎孔透明塑料膜以免福寿螺逃逸。选取骆驼蓬种子和垂序商陆根系组织风干,经恒温鼓风干燥箱60℃恒温烘干24h,采用小型粉碎机均匀粉碎,过50目筛。将粉碎干粉按骆驼蓬40%重量份+垂序商陆60%重量份配制成干粉组合物,于上述塑料盆中投放50g,统计施药后24、48和72h的死螺数和活螺数。以未见活动,并用针刺无反应判断为死亡。对于始终紧闭螺壳的个体,可选择洗去表面药物后放置于清水中,24h内不能开厣活动的,确定死亡。成螺和幼螺均设置3个塑料盆作平行重复,按公式:计算死亡率,结果见表1。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特定植物组织:选取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特定植物组织风干或烘干后备用;S2、粉碎处理:将步骤S1中植物干组织均匀粉碎后过筛;S3、配制组合物:将步骤S2中两种植物干粉按一定比例合理配制,形成干粉组合物;S4、根据螺密度投放:根据水体中福寿螺实际数量,按照不同螺料比将步骤S3中干粉组合物直接投放于水体,对其进行有效杀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骆驼蓬和垂序商陆组合物杀灭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植物组织为骆驼蓬种子、根、茎、叶,垂序商陆根、茎、叶、浆果;采用室温自然风干或电热鼓风干燥箱60℃恒温烘干24h去除多余水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浩天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常晓丽王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