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434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具有冷却液流道和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具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特点是换热芯体上集成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的安装阀座,安装阀座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与制冷剂进口对应连通,第一出口与制冷剂出口对应连通,安装阀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的安装口,安装阀座内部具有用于实现安装口与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连通的通道。优点是在换热芯体上集成一安装阀座,该安装阀座用于实现膨胀阀的安装,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管路就可以实现膨胀阀与换热器的互通连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性能可靠。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污染及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新型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各主要工业国家、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竞相研发的项目。目前针对电动汽车的研究,不仅仅在于整车的研究,而且还需要研究其上关键的零部件,其中就包括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研究。
[0003]基于目前常见的用于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的特性,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工作过程将会产生热量,使动力电池的自身温度升高,并且随着动力电池工作的时间越长,其积聚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就越高。如果不及时给动力电池进行降温,将会影响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一般采用电池冷却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降温,而目前所采用的电池冷却系统的冷量一般由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提供。
[0004]目前常规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主要由板式换热器和膨胀阀构成,板式换热器和膨胀阀的常见连接方式为: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出口分别通过对应的管路与膨胀阀连接。此种板式换热器与膨胀阀的连接方式存在以问题:(1)连接结构较复杂,通过管路实现连接,使得整体连接完成后的体积较大,基于车内安装空间有限,导致整体安装不方便;(2)两者通过管路连接,导致整体使用的零部件较多,成本较高,且重量也较大;(3)用于两者连接的管路较长,使得整体的抗震性较差,经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管路断裂的问题;(4)制冷剂从膨胀阀到板式换热器需要通过管路,那么在制冷剂的流转过程中,制冷剂的有一部分的温度会通过管壁与管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导致能量的损失,影响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使用任何额外管道便可实现与膨胀阀连接的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所述的换热芯体具有冷却液流道和制冷剂流道,所述的制冷剂流道具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所述的换热芯体上集成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的安装阀座,所述的安装阀座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第一进口与所述的制冷剂进口对应连通,所述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制冷剂出口对应连通,所述的安装阀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的安装口,所述的安装阀座内部具有用于实现所述的安装口与所述的第一进口和所述的第一出口分别连通的通道。
[0008]所述的安装阀座与所述的换热芯体通过一压板相连接,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一进口和所述的制冷剂进口位置对应的第二进口,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的制冷剂出口位置对应的第二出口,所述的压板固定
安装在所述的换热芯体上,所述的安装阀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压板上。通过在换热芯体上设置的压板实现安装阀座在换热器上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
[0009]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预定位孔,所述的换热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预定位孔相配合的预定位柱,所述的预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的预定位孔内。通过预定位孔和预定位柱实现压板在换热芯体的预定位安装,便于后续两者通过焊接固定时不会发生移位,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0]所述的第二进口为圆孔,所述的安装阀座的底端面向下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进口位置对应且与所述的第二进口的内腔相配合的第一半圆弧定位凸筋,所述的第一半圆弧定位凸筋嵌入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进口内。通过第一半圆弧定位凸筋与圆形的第二进口配合,实现安装阀座在压板上的预定位安装,便于后续两者通过焊接固定时不会发生移位,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1]所述的第二进口的内径与所述的第一半圆弧定位凸筋的外径相等,所述的第一半圆弧定位凸筋的外径10—30mm。为大尺寸圆孔与大尺寸的圆弧定位凸筋之间的配合,易于定位,可有效提高预定位装配效率。
[0012]所述的第二出口为圆孔,所述的安装阀座的底端面向下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出口位置对应且与所述的第二出口的内腔相配合的第二半圆弧定位凸筋,所述的第二半圆弧定位凸筋嵌入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出口内。通过第二半圆弧定位凸筋与圆形的第二出口配合,实现安装阀座在压板上的预定位安装,便于后续两者通过焊接固定时不会发生移位,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3]所述的第二出口的内径与所述的第二半圆弧定位凸筋的外径相等,所述的第二半圆弧定位凸筋的外径10—30mm。为大尺寸圆孔与大尺寸的圆弧定位凸筋之间的配合,易于定位,可有效提高预定位装配效率。
[0014]所述的第一半圆弧定位凸筋的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半圆弧定位凸筋的开口相对。实现防错装配。
[0015]所述的冷却液流道具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的压板和所述的安装阀座上对应所述的冷却液进口的位置具有用于避开所述的冷却液进口的缺口。
[0016]所述的冷却液进口上连接有冷却液输入管。实现冷却液的稳定输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换热芯体上集成一安装阀座,该安装阀座用于实现膨胀阀的安装,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管路就可以实现膨胀阀与换热器的互通连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安装上膨胀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安装阀座与压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1,换热芯体1具有冷却液流道和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具有制冷剂进口11和制冷剂出口12,换热芯体1上集成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A的安装阀座2,安装阀座2具有第一进口21和第一出口22,第一进口21与制冷剂进口11对应连通,第一出口22与制冷剂出口12对应连通,安装阀座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A的安装口23,安装阀座2内部具有用于实现安装口23与第一进口21和第一出口22分别连通的通道24。
[002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阀座2与换热芯体1通过一压板3相连接,压板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与第一进口21和制冷剂进口11位置对应的第二进口31,压板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与第一出口22和制冷剂出口12位置对应的第二出口32,压板3固定安装在换热芯体1上,安装阀座2固定设置在压板3上。通过在换热芯体1上设置的压板3实现安装阀座2在换热器上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
[002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压板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预定位孔33,换热芯体1上设置有与预定位孔33相配合的预定位柱15,预定位柱15设置在预定位孔33内。通过预定位孔33和预定位柱15实现压板3在换热芯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所述的换热芯体具有冷却液流道和制冷剂流道,所述的制冷剂流道具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芯体上集成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的安装阀座,所述的安装阀座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第一进口与所述的制冷剂进口对应连通,所述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制冷剂出口对应连通,所述的安装阀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膨胀阀的安装口,所述的安装阀座内部具有用于实现所述的安装口与所述的第一进口和所述的第一出口分别连通的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阀座与所述的换热芯体通过一压板相连接,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一进口和所述的制冷剂进口位置对应的第二进口,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与所述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的制冷剂出口位置对应的第二出口,所述的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换热芯体上,所述的安装阀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压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预定位孔,所述的换热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预定位孔相配合的预定位柱,所述的预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的预定位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口为圆孔,所述的安装阀座的底端面向下凸起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进口位置对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飞刘乾王萌萌刘柯可唐前辉吕善立卢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