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传动装置、转向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86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转向系统及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传动件、转动模块和磁力模块,传动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转动模块转动装配于第一壳体;磁力模块包括磁力转子、调磁件和磁力动子,磁力转子由转动模块驱动转动,调磁件位于磁力转子和磁力动子之间;在转动模块转动时,磁力转子和调磁件产生磁力耦合作用以驱动传动件移动。由于磁力转子和磁力动子之间并不接触且仅通过磁力作用进行传动,不存在机械传动中固有的磨损、机械卡死等问题,不容易发生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系统包括上述传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转向系统。明的车辆包括上述转向系统。明的车辆包括上述转向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装置、转向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
,具体地,涉及一种传动装置、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应用该转向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转向系统是车辆底盘的关键执行系统,其性能优劣将严重影响车辆的操稳性和安全性。为了满足驾驶员在不同速度区间的转向轻便性及路感,同时提升转向系统响应性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0003]相关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般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电机提供辅助扭矩,传动组件将辅助扭矩传递至车轮用于转向。然而,上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故障,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传动组件一般为机械传动件,如机械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齿轮齿条等,上述机械传动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老化比较严重,甚至会发生机械卡死的问题。此外,当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生过载时,机械传动部件容易损坏。上述问题导致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容易发生故障。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通过磁力作用进行传动,能够解决机械传动件磨损等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转向系统。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传动件、转动模块和磁力模块,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转动模块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磁力模块包括磁力转子、调磁件和磁力动子,所述磁力转子设于所述转动模块并由所述转动模块驱动转动,所述磁力动子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调磁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磁力转子和所述磁力动子之间;在所述转动模块转动时,所述磁力转子和所述调磁件适于产生磁力耦合作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装置中,磁力模块能够将转动模块的转动运动转化为传动件的直线运动。磁力模块包括磁力转子、调磁件和磁力动子,磁力转子能够在转动模块的驱动下转动,调磁件布置在磁力转子和磁力动子之间用于磁场调制,磁力转子转动时与调磁件磁力耦合,磁力动子在上述磁力耦合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
[0012]由于磁力转子和磁力动子之间并不接触且仅通过磁力作用进行传动,不存在机械传动中固有的磨损、机械卡死等问题,不容易发生故障。此外,由于机械的传动一般依赖如
齿轮的啮合等接触方式,在发生过载时,机械传动部件容易发生损坏,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中磁力转子和磁力动子之间并不接触,因此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力转子包括第一导磁件和磁力转子永磁阵列,所述第一导磁件与所述转动模块相连,所述磁力转子永磁阵列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件的外周;
[0014]所述调磁件位于所述磁力转子的一侧并与所述磁力转子间隔布置,所述调磁件包括多个第二导磁件和多个非导磁件,多个所述第二导磁件和多个所述非导磁件沿着所述磁力转子永磁阵列的周向方向一一交替排布。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力动子包括磁力动子永磁阵列,所述传动件可导磁,所述磁力动子永磁阵列嵌装于所述传动件;
[0016]和/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磁力动子永磁阵列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调磁件的长度尺寸。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定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转子转动装配于所述第二壳体并位于所述定子的内侧,所述第二转子设于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之间,所述助力组件运行时,所述第一转子的转速高于所述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上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转子上的力矩,所述磁力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包括绕组和第一永磁阵列,所述第一永磁阵列设于所述定子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子包括第二永磁阵列,所述第二永磁阵列设于所述第二转子的外侧,所述第二转子包括调磁环,所述调磁环设于所述第一永磁阵列和所述第二永磁阵列之间。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车轮和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转动模块连接,所述车轮与所述传动件连接。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柱,所述转向柱一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子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柱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适于测量驾驶员的转向输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力矩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拉杆、转向节臂和转向节,所述转向拉杆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臂连接,所述转向节臂与所述转向节连接,所述转向节设于所述车轮。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向系统。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磁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动模块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第一壳体;2、传动件;3、转动模块;31、第二壳体;32、定子;321、定子铁芯;322、电枢绕组;323、第一永磁阵列;33、第一转子;331、第一转子铁芯;332、第二永磁阵列;34、第二转子;341、第二转子铁芯;342、调磁环;35、第一轴承;36、第二轴承;37、第三轴承;4、磁力
模块;41、磁力转子;411、第一导磁件;412、磁力转子永磁阵列;42、调磁件;421、调磁铁块;422、非导磁介质块;43、磁力动子;431、磁力动子永磁阵列;44、直线轴承;5、方向盘;6、转向柱;61、传感器;7、转向拉杆;8、转向节臂;9、转向节;10、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传动件2、转动模块3和磁力模块4。
[0031]传动件2设于第一壳体1,并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转动模块3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一壳体1。如图1所示,传动件2可以通过直线轴承44装配于第一壳体1,并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滑动。转动模块3可以通过轴承转动转配于第一壳体1。
[0032]磁力模块4包括磁力转子41、调磁件42和磁力动子43,磁力转子41设于转动模块3并由转动模块3驱动转动,磁力动子43与传动件2固定连接,调磁件42设于第一壳体1内并位于磁力转子41和磁力动子43之间;在转动模块3转动时,磁力转子41和调磁件42适于产生磁力耦合作用以驱动传动件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转动模块,所述转动模块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磁力模块,所述磁力模块包括磁力转子、调磁件和磁力动子,所述磁力转子设于所述转动模块并由所述转动模块驱动转动,所述磁力动子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调磁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磁力转子和所述磁力动子之间;在所述转动模块转动时,所述磁力转子和所述调磁件适于产生磁力耦合作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转子包括第一导磁件和磁力转子永磁阵列,所述第一导磁件与所述转动模块相连,所述磁力转子永磁阵列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件的外周;所述调磁件位于所述磁力转子的一侧并与所述磁力转子间隔布置,所述调磁件包括多个第二导磁件和多个非导磁件,多个所述第二导磁件和多个所述非导磁件沿着所述磁力转子永磁阵列的周向方向一一交替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动子包括磁力动子永磁阵列,所述传动件可导磁,所述磁力动子永磁阵列嵌装于所述传动件;和/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磁力动子永磁阵列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调磁件的长度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定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转子转动装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海张俊智何承坤刘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