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轴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轴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轴指的是电机的输出轴,通常为转动安装于电机机壳上的轴状结构,且电机壳上安装有用于与电机轴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承。
[0003]现有的电机轴与转动轴承的安装,通常采用将轴敲击,通过转动轴承穿设于机壳上,从而使得电机轴与转动轴承内圈过盈配合。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电机轴与转动轴承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固,在电机轴与其他传动部件连接并传动时,容易造成电机轴与转动轴承内圈之间的摩擦,导致二者之间产生间隙,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电机轴在转动轴承处缺乏支撑,增大电机轴的弯矩载荷,缩短电机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轴及其加工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轴及其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机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于电机机壳(01)转动轴承(011)上的轴体(02),所述轴体(02)端面中心开设有膨胀孔(021),所述膨胀孔(021)内插接设置有膨胀柱(022),所述膨胀柱(022)位于膨胀孔(021)外的端部上套设有驱动部件(03),所述驱动部件(03)上穿设有紧固螺栓(031),所述紧固螺栓(031)端部穿入所述轴体(02)端面内并与轴体(02)螺纹连接;所述膨胀孔(021)内径由外至内逐渐缩小,且轴体(02)外壁位于膨胀孔(021)内端位置处设有用于与转动轴承(011)卡接的环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定位夹持,将电机机壳(01)固定夹持,使得电机机壳(01)安装孔朝上并位置固定;S2、定位轴体(02),将轴体(02)竖直,并将轴体(02)移动至轴体(02)轴线与电机机壳(01)安装孔轴线重合位置;S3、加热轴体(02),采用圈状加热器(3),对轴体(02)周侧壁加热;S4、冲压轴体(02),将轴体(02)冲压至电机机壳(01)上,使得轴体(02)就位;S5、定位膨胀柱(022),将定位膨胀柱(022)移动至其轴线与膨胀孔(021)轴线重合;S6、冲压膨胀柱(022),将膨胀柱(022)插接至轴体(02)上的膨胀孔(021)内;S7、安装驱动部件(03),将驱动部件(03)通过紧固螺栓(031)与轴体(02)固定,从而使得膨胀柱(022)固定;S8、卸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机轴加工工装自动化安装,电机轴加工工装包括定位机架(1),所述定位机架(1)上设有用于夹持电机机壳(01)的夹持组件(2)、用于加热轴体(02)的圈状加热器(3)、用于定位轴体(02)和膨胀柱(022)的转移组件、用于冲压所述轴体(02)和所述膨胀柱(022)的冲压组件(5)以及用于旋紧紧固螺栓(031)的机械臂(6);所述冲压组件(5)包括固定于所述定位机架(1)上的钢架(51)以及固定于所述钢架(51)上的冲压液压缸(52),所述冲压液压缸(52)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架(1)底部的夹持架(21)以及固定于定位机架(1)底部的夹持液压缸(22),所述夹持液压缸(22)的活塞杆朝下设置并与所述夹持架(2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架(21)与所述定位机架(1)底部之间连接有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共设有两根,两根伸缩杆(23)与所述夹持液压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