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及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677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用自卸车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及驾驶室,其中天线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本体和若干第一安装座,支架本体设置于驾驶室的顶部;支架本体包括若干立杆和顶部横杆,立杆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顶部横杆和立杆的顶部连接;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于顶部横杆上,第一安装座用于固定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驾驶室顶部架设支架本体将天线位置在驾驶室上方加高,有效保证信号与驾驶室前沿不干涉,提高了驾驶室前方天线的工作能力,提高车辆定位的精度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及驾驶室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自卸车无人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及驾驶室。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无人驾驶技术不断的成熟与发展,在宽体自卸车的领域有了明显的扩大,并在选型及配置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各家相继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无人驾驶感知系统,所以在车上安装天线对车辆的数据通信、导航、定位等成为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但目前天线直接安装于驾驶室顶部,使天线的数据传输容易受到驾驶室前沿等的影响,从而影响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及驾驶室,以解决现有智能驾驶在天线驾驶时直接安装于驾驶室顶部,数据通信容易受到驾驶室影响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包括:
[0005]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置于驾驶室的顶部;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若干立杆和顶部横杆,所述立杆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顶部横杆和所述立杆的顶部连接;
[0006]若干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于所述顶部横杆上,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固定天线。
[000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支架本体将天线位置在驾驶室上方加高,有效保证信号与驾驶室前沿不干涉,提高了驾驶室前方天线的工作能力,提高车辆定位的精度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0008]可选地,所述立杆的底部弯折形成一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将所述第一水平段固定于驾驶室的顶部。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段上还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顶部横杆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连接件、垫片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段为弧形,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驾驶室的顶部,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弯折形成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所述顶部横杆。
[00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的天线支架结构,所述驾驶室的顶部还设置有若干对安装件,每对安装件上安装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用于固定天线。
[00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驾驶室顶部不仅假设有天线支架,还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国基天线,提高天线的数据通信可靠性。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末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弯折形成第三水平段,所述第三水平段和所述安装件通过螺栓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第四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由所述第四水平段的两端弯折形成,所述第四水平段和所述第三水平段通过螺栓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天线支架结构和第二安装座将天线位置在驾驶室上方加高,有效保证信号与驾驶室前沿不干涉,提高了驾驶室前方天线的工作能力,提高车辆定位的精度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座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安装座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件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

天线支架结构;101

支架本体;1011

立杆;1012

顶部横杆;1013

第一水平段;1014

支撑杆;1015

连接杆;102

第一安装座;1021

第二水平段;1022

第一竖直段;1023

凹槽;103

固定座;1031

第一连接件;1032

垫片;1033

第二连接件;
[0027]201

安装件;2011

第四水平段;2012

第二竖直段;202

第二安装座;2021

延伸段;2022

第三水平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结构10,包括支架本体101和若干第一安装座102,支架本体101设置于驾驶室的顶部;支架本体101包括若干立杆1011和顶部横杆1012,立杆1011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顶部横杆1012和立杆1011的顶部连接;若干第一安装座102,第一安装座102间隔设置于顶部横杆1012上,第一安装座102用于固定GPS天线和通讯天线。通过支架本体101将天线位置在驾驶室上方加高,有效保证信号与驾驶室前沿不干涉,提高了驾驶室前方天线的工作能力,提高车辆定位的精度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0034]在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示出的天线支架结构10上固定的第一安装座102,位于两侧的第一安装座102用于固定GPS天线,位于中间的第一安装座102用于固定通讯天线。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置于驾驶室的顶部;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若干立杆和顶部横杆,所述立杆间隔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顶部横杆和所述立杆的顶部连接;若干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于所述顶部横杆上,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固定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底部弯折形成一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将所述第一水平段固定于驾驶室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段上还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顶部横杆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连接件、垫片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段为弧形,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驾驶室的顶部,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震杨斌栾纪弢赵志鹏刘金旭奚灵睿田斌武向阳倪学杰卞筱玥阳冬波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