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58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具体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包括集装箱本体,集装箱本体顶端设置有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块,固定轴块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块,转动轴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导向辅助板,可塑性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上,可塑性杆外壁缠绕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固定轴块、可塑性杆和复位弹簧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的侧边会对另一集装箱本体的侧边达成夹持固定的效果,从而使得另一集装箱本体在集装箱本体上放置的更加稳定,继而减少该堆叠操作失误使得堆叠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0003]但是现有的集装箱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当两组集装箱需要叠加叠放的时候,一般上方的集装箱需要操作人员非常熟练得使用吊机将其放入,且仍会存在放置位置不准确、导致两个集装箱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通过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固定轴块、转动轴块、固定块、定位导向辅助板、可塑性杆和复位弹簧的相互配合,使得当集装箱本体顶端出现另一集装箱本体需要将其堆叠叠加时,其另一集装箱本体的底端会通过定位导向辅助板的斜板处引导并从而逐渐修正位置,而当另一集装箱本体的底端接触至定位导向辅助板底端的同时会使定位导向辅助板以转动轴块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底部转动至呈正度的形状,此时定位导向辅助板底端底板会接触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顶部,从而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的侧边会对另一集装箱本体的侧边达成夹持固定的效果,从而使得另一集装箱本体在集装箱本体上放置的更加稳定,继而减少该堆叠操作失误使得堆叠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此外将另一集装箱本体从集装箱本体顶部移走后,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性能,使得可塑性杆带动定位导向辅助板以转动轴块为圆心进行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的位置得到复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顶端设置有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所述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块,所述固定轴块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块,所述转动轴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导向辅助板,所述定位导向辅助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塑性杆,所述可塑性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上,所述可塑性杆外壁缠绕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导向辅助板底端部分呈“L”状设置,所述定位导向辅助板上端呈仰角斜坡状设置。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性杆内壁粘合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外
壁贴合在复位弹簧内壁。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壁插设有移动固定杆,所述移动槽内部设置有收缩弹簧,所述移动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柄,所述推拉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集装箱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插设在限位槽内部。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小大于移动槽开口面积大小。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上,所述移动槽另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拉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一、通过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固定轴块、转动轴块、固定块、定位导向辅助板、可塑性杆和复位弹簧的相互配合,使得当集装箱本体顶端出现另一集装箱本体需要将其堆叠叠加时,其另一集装箱本体的底端会通过定位导向辅助板的斜板处引导并从而逐渐修正位置,而当另一集装箱本体的底端接触至定位导向辅助板底端的同时会使定位导向辅助板以转动轴块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底部转动至呈正度的形状,此时定位导向辅助板底端底板会接触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顶部,从而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的侧边会对另一集装箱本体的侧边达成夹持固定的效果,从而使得另一集装箱本体在集装箱本体上放置的更加稳定,继而减少该堆叠操作失误使得堆叠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此外将另一集装箱本体从集装箱本体顶部移走后,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性能,使得可塑性杆带动定位导向辅助板以转动轴块为圆心进行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的位置得到复位。
[0014]二、通过伸缩杆、移动槽、移动固定杆、限位块、收缩弹簧、推拉柄、限位杆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使得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的装置得到快速拆卸,从而使得将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与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上的零件得到快速拆卸,继而保障集装箱本体单独使用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本体处立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辅助板处立体结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处立体结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0]其中:1、集装箱本体;2、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3、固定轴块;4、转动轴块;5、固定块;6、定位导向辅助板;7、可塑性杆;8、复位弹簧;9、伸缩杆;10、移动槽;11、移动固定杆;12、限位块;13、收缩弹簧;14、推拉柄;15、限位杆;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说明书附图1

5,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包括集装箱本体1,集装箱本体1顶端设置有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块3,固定轴块3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块4,转动轴块4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导向辅助板6,定位导向辅助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塑性杆7,可塑性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上,可塑性杆7外壁缠绕设置有复位弹簧8,当集装箱本体1顶端需要被另一集装箱本体1堆叠时,便可以通过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的导向定位装置,当另一集装箱本体1接触至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上端的定位导向辅助板6时,首先接触的时定位导向辅助板6的上半部分,通过定位导向辅助板6上半部分的引导后,会接触定位导向辅助板6的底端,通过另一集装箱本体1的自身重力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6底端转动轴块4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定位导向辅助板6侧边能够对另一集装箱本体1的侧边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得另一集装箱本体1在集装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包括集装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顶端设置有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所述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侧边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块(3),所述固定轴块(3)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块(4),所述转动轴块(4)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导向辅助板(6),所述定位导向辅助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塑性杆(7),所述可塑性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集装箱叠加机构本体(2)上,所述可塑性杆(7)外壁缠绕设置有复位弹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辅助板(6)底端部分呈“L”状设置,所述定位导向辅助板(6)上端呈仰角斜坡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性杆(7)内壁粘合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外壁贴合在复位弹簧(8)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集装箱叠加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光大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