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52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磁保持电磁继电器,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衔铁、推动卡和压簧;推动卡设有第一卡槽,衔铁的头部适配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压簧的一部分固定在衔铁上,压簧的另一部分配合在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压簧还包括由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向外延伸的且可相对于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在压簧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翼片,翼片的末端适配于所述推动卡,衔铁与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之间还设有凸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磁保持继电器在容性负载应用上的抗粘接能力,实现在触点闭合,接触瞬间簧片无回弹拉弧情况,减少触点银层的烧蚀;在触点要断开的时候,能够干脆断开,避免出现银层粘接导致的产品失效。的产品失效。的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磁保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于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现有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通常包括底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部分,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推动部分则连接在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之间,当磁路部分工作时,通过推动卡带动接触部分的动簧部分动作,使接触部分的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接触部分的静簧部分的静触点相接触或相分离。现有技术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易造成继电器回跳不良,分断力不足,簧片抖动,触点粘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可以解决磁保持继电器在容性负载应用上的抗粘接能力,实现在触点闭合,接触瞬间簧片无回弹拉弧情况,减少触点银层的烧蚀;在触点要断开的时候,能够干脆断开,避免出现银层粘接导致的产品失效。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衔铁、推动卡和压簧;所述推动卡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一卡槽,衔铁的头部适配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以在衔铁动作时推拉所述推动卡动作;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衔铁上,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配合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所述压簧还包括由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向外延伸的且可相对于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在压簧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翼片,所述翼片的末端适配于所述推动卡,并在压簧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推动卡相配合用以在衔铁动作而使得动静触点向闭合方向移动时,所述翼片优先于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相接触,以实现柔性闭合;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之间还设有凸部用以在衔铁动作而使得动静触点向分断方向移动时,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凸部直接相接触,以实现刚性分断。
[0005]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弹性卡装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用以限制所述压簧与所述推动卡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的厚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0006]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侧边还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卡槽,所述翼片的末端适配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
[0007]所述压簧固定在所述衔铁的一面;所述压簧的翼片在衔铁的对应位置处向所述衔铁的宽度方向宽出而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相配合。
[0008]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在朝向与所述压簧的翼片相配合的一侧槽壁还设有第一凸包,所述压簧的翼片通过所述第一凸包推动所述推动卡向动静触点的闭合方向移动。
[0009]压簧与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相配合形成第一作用线,压簧的翼片与推动卡的第二卡槽相配合形成第二作用线,且第一作用线与第二作用线在相对于推动卡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分布。
[0010]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在对应于衔铁的固定所述压簧一面的一侧槽壁中还设有沿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三卡槽,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弹性卡装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三卡槽中用以限制所述压簧与所述推动卡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的厚度方向的移动。
[0011]所述第三卡槽由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一侧槽壁中的至少两个第二凸包围成;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设为卡接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凸包围成的第三卡槽的凸条。
[0012]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一侧槽壁中的第二凸包为三个,并呈品字形分布;所述压簧的凸条卡装在所述品字形分布三个第二凸包之间。
[0013]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之间的凸部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一侧槽壁中的第二凸包为同一结构。
[0014]所述衔铁中,处于推动卡的第一卡槽内的衔铁部分的宽度两边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对应槽边呈间隙配合,用以限制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在所述推动卡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
[0015]所述压簧包括主体部分和所述翼片;所述主体部分为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和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翼片的周边轮廓大致呈长方形形状;所述主体部分位于中间所述翼片位于两侧;在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翼片之间设有单端通透的条缝以使所述翼片能够相对于所述压簧的主体部分在压簧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
[0016]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压簧的一部分通过铆接方式与所述衔铁相固定;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弯成U型形状以构成所述凸条,并利用弯成U型形状所形成的圆弧面,在凸条卡进所述第三卡槽时能够有效防止刮屑。
[0017]所述翼片的末端的上面还设有圆弧形折弯部,以在翼片由下向上装入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时能够有效防止刮屑。
[0018]一种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包括所述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
[0019]一种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底座、接触部分和所述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卡槽设在所述推动卡的一端;所述推动卡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卡槽;所述接触部分包括动簧片和静簧片,所述动簧片的头部卡装在所述推动卡的第四卡槽中。
[0020]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架、缠绕于线圈架的漆包线和插装在线圈架的铁芯孔的L型铁芯,所述衔铁为L型,所述线圈架为铁芯孔呈竖直方向地适配在底座上;所述衔铁装配在线圈架的朝外一侧并与所述L型铁芯相适配;所述动簧片和静簧片分别适配在线圈架的相对于衔铁的另一侧,且动簧片靠内,静簧片靠外。
[0021]所述线圈架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所述线圈架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所述下凸缘与所述底座连成一体;所述线圈架还具有中凸缘;所述衔铁的中部可转动地卡装在所述线圈
架的中凸缘处;所述线圈架的中凸缘还装有磁钢。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压簧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衔铁上,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弹性卡装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用以限制所述压簧与所述推动卡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的厚度方向的相对移动;所述压簧还包括由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向外延伸的且可相对于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在压簧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翼片,所述翼片的末端适配于所述推动卡,并在压簧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推动卡相配合用以在衔铁动作而使得动静触点向闭合方向移动时,所述翼片优先于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相接触,以实现柔性闭合;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之间还设有凸部用以在衔铁动作而使得动静触点向分断方向移动时,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凸部直接相接触,以实现刚性分断。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在触点状态由断开至闭合方向运动,压簧的翼片开始产生变形(将磁路系统的能量储存在压簧中而形成一定的弹性势能),且此时接触系统触点渐渐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衔铁、推动卡和压簧;所述推动卡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一卡槽,衔铁的头部适配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以在衔铁动作时推拉所述推动卡动作;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衔铁上,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配合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还包括由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向外延伸的且可相对于所述压簧的一部分在压簧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翼片,所述翼片的末端适配于所述推动卡,并在压簧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推动卡相配合用以在衔铁动作而使得动静触点向闭合方向移动时,所述翼片优先于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相接触,以实现柔性闭合;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之间还设有凸部用以在衔铁动作而使得动静触点向分断方向移动时,所述衔铁与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凸部直接相接触,以实现刚性分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弹性卡装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用以限制所述压簧与所述推动卡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的厚度方向的相对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侧边还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卡槽,所述翼片的末端适配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固定在所述衔铁的一面;所述压簧的翼片在衔铁的对应位置处向所述衔铁的宽度方向宽出而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在朝向与所述压簧的翼片相配合的一侧槽壁还设有第一凸包,所述压簧的翼片通过所述第一凸包推动所述推动卡向动静触点的闭合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簧与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相配合形成第一作用线,压簧的翼片与推动卡的第二卡槽相配合形成第二作用线,且第一作用线与第二作用线在相对于推动卡的长度方向呈错位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中,在对应于衔铁的固定所述压簧一面的一侧槽壁中还设有沿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三卡槽,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弹性卡装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三卡槽中用以限制所述压簧与所述推动卡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的厚度方向的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由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一侧槽壁中的至少两个第二凸包围成;所述压簧的另一部分设为卡接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凸包围成的第三卡槽的凸条。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衔铁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卡槽的一侧槽壁中的第二凸包为三个,并呈品字形分布;所述压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仲波池言代文广钟叔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