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制备抑制川崎病EndMT进展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12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circ3302在川崎病(KD)EndMT进展中的作用,并提供一种可用于抑制川崎病急性期血管内皮损伤和/或后期冠状动脉瘤发生的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见解。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见解。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见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制备抑制川崎病EndMT进展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更为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制备抑制川崎病EndMT进展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主要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据报道,在发达国家中,KD是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20%~25%未经治疗的患者甚至5%接受IVIG治疗的KD患者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aneurysms,CAA)。KD的典型表现为持续发热、草莓舌、手足脱皮、手掌和脚底红斑,长期以来一直被怀疑存在感染性病因,但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治疗KD的主要方法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口服阿司匹林,其可显著减少全身血管炎并防止CAA的形成。然而,IVIG耐受患者仍有发生冠脉病变的高风险,需要寻找等有效的治疗策略。尽管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抑制炎症手段的更新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但KD动脉瘤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应尽早开展早期动脉瘤控制的临床前研究,这对于探索潜在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
[0003]内皮

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应对损伤时,内皮细胞减少其内皮特异性标记物并转化为间充质表型的一种潜在分子机制。EndMT通常被认为是心脏发育、纤维化、糖尿病肾病和癌症的一种动态机制。在这一复杂的细胞谱系转化过程中,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包括VE

cadherin、ZO

1和Claudin

1)的表达下调,而间充质标记物(包括Vimentin、α

SMA和β

catenin)的表达上调,从而导致内皮细胞中粘附丧失和细胞骨架重建,最终导致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并获得侵袭性和迁移性。这种转化会诱导炎症反应并破坏血管壁。KD尸检发现存在浸润到动脉壁的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这些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通过分泌IL

17,促进IL

6、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以及中性粒细胞,CD8+T细胞和CD86+ M1巨噬细胞的募集,从而参与动脉瘤的形成。先前研究报道,这些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可能来源于内皮细胞的EndMT,表明EndMT在KD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0004]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发现的3

端和5

端共价键的非编码RNA,其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最初,circRNA被意外发现并报告为异常RNA剪接或剪接错误的副产品[17]。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成功地鉴定出数千个circRNA。近年来,有报道称circRNA 在组织特异性环境中广泛表达,其失调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包括心肌纤维化、心衰、心肌病、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和动脉瘤等。如, Vausort等报道,心肌梗死相关循环RNA(MICA)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下调,这可能被用作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发展的预测因子。CircRNA

010567和 circRNA

000203与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Zheng等发现circRNA 000595在主动脉瘤患者的主动脉瘤组织中高度表达。然而,circRNAs在KD 中的作用和机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ircRNA抑制剂在用于减缓KD疾病状态下 EndMT进程中的应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川崎病(KD)EndMT进展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circ3302抑制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川崎病(KD)后期冠状动脉瘤发生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circ3302抑制剂。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川崎病(KD)急性期血管内皮损伤发生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circ3302抑制剂。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用于制备抑制川崎病(KD)EndMT 进展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用于制备抑制川崎病(KD)后期冠状动脉瘤发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用于制备抑制川崎病(KD)急性期血管内皮损伤发生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circ3302抑制剂为shRNA、siRNA或miRNA。
[0013]本专利技术获得了如下突出的技术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首次证明了,与正常人血清相比,KD血清处理的内皮细胞中circRNAs的表达存在差异,并探索了circRNA调节EndMT的分子机制;
[0015]2.本专利技术首次证明了circ3302通过与miR

135b

5p结合诱导KIT表达来促进KD相关的 EndMT进展;
[0016]3.本专利技术首次证明了circ3302上调与KD血清诱导的EndMT过程有关,EndMT过程不仅参与KD急性期血管内皮损伤,而且与后期冠状动脉瘤的形成密切相关。本专利技术首次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公开并提供可阻断这一过程的技术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见解。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EndMT存在于体外和体内KD模型中:(a

c)HUVECs用来自健康对照(HC)(n=6) 或KD受试者(KD)(n=6)的15%血清的培养基处理。48小时后,收获处理过的内皮细胞。(a) 通过RT

qPCR分析测量ZO

1和Vimentin的mRNA水平。(b)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查Twist、 Snail、Vimentin和ZO

1的蛋白质水平。(c)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Vimentin和ZO

1的表达。Vimentin染色放大倍数:
×
400,ZO

1染色放大倍数:
×
1000。对于c,比例尺=50 μm。(d)通过transwell分析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放大倍率:
×
40。比例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抑制川崎病(KD)EndMT进展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circ3302抑制剂。2.一种用于抑制川崎病(KD)后期冠状动脉瘤发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circ3302抑制剂。3.一种用于抑制川崎病(KD)急性期血管内皮损伤发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circ3302抑制剂。4.一种circ3302抑制剂在用于制备抑制EndMT进展的药物中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尝倪超张舒驰张迎迎褚茂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