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03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腔沿长度方向依次分隔出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一腔室,所述主壳体前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组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外端向上弯曲,且内端依次贯穿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且与第一腔室连通。通过设置的进气管组增加气流的行程,使得气流可以在三个腔室内充分降噪,合理利用空间布局而减少了整个体积占比。气流依次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的过程中,会在各个腔室内均发生多次折反射,从而对声波充分吸收,保证降噪效果。保证降噪效果。保证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消声器
,具体为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消声器是一种能阻碍声音传播而容许气流通过的装置,是降低内燃机排期噪声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噪声的大小。
[0003]消声器是消减气流噪声的装置,它能让气流通过,同时又能有效的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发电机组发动机的排气系统降噪、减噪的应用中,效果明显。
[0004]针对工业级大型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巨大气流和噪声,一般需要消声器来消除空气动力中噪声,阻止声音传播和降低噪声而允许气流通过。工业级大型发电机组运行时,需要通过工业级消声器来消除噪音。
[0005]工业级消声器运行过程中,为保证消声效果,需要在消声器内腔保留足够的消声通道,但是通道预留过长会导致整个消声器体积过大,不方便装配。如果采用小口径输送管路通过在消声器内腔折返消声的方式,虽然可以增加气流行程,但是针对大型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高压气流,小口径输送管路内压过大反而容易在输送腔室内发生共振而产生新的噪音,最后也会导致背压过高而不符合消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来解决上述工业级消声器体积过大或内压过高而导致消声效果差的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腔沿长度方向依次分隔出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一腔室,所述主壳体前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组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外端向上弯曲,且内端依次贯穿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且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排气管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多个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导通管组;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多个与第三腔室连通的插入管;
[0008]所述进气管组和导通管组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网孔管体、第一消声层、紧箍层以及外管体。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内网孔管体为PVC制成,且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网孔。
[0011]进一步,所述紧箍层为包覆于第一消声层外部的铁皮。
[0012]进一步,所述外管体为不锈钢管或铁管。
[0013]进一步,所述导通管组的排气口与插入管的进气口错落排布;所述插入管的排气口与排气管的进气口错落排布。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以及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均通过实隔板隔断。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内均设有与主壳体内壁间隔的内壳体;所述主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填充有第二消声层。
[0016]进一步,所述主壳体内腔首尾两端以及实隔板两侧均设置有穿孔板;所述主壳体与穿孔板间隙,以及实隔板与穿孔板间隙均填充有第三消声层。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消声层、第二消声层以及第三消声层均为玻璃纤维棉。
[0018]进一步,所述主壳体由圆形筒体以及位于两端的端板焊接装配而成;后端所述端板与圆形筒体连接处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底部加强筋。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涉及的上进下出消声器,通过设置的进气管组增加气流的行程,使得气流可以在三个腔室内充分降噪,合理利用空间布局而减少了整个体积占比。气流依次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的过程中,会在各个腔室内均发生多次折反射,从而对声波充分吸收,保证降噪效果
[0021]2)本技术涉及的上进下出消声器,可作为大功率发电机组消声处理,进气管组和导通管组均采用多层复合设计,保证气流输送过程中,部分气流会穿过内网孔管体与第一消声层接触,从而对该部分气流进行消音和降压,即可避免管路内压过大而发生共振产生新的噪音,也可以分散气流阻力减少背压,在合理控制整体体积下保证较好的消声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图1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主壳体,2、进气管组,2.1、内网孔管体,2.2、第一消声层,2.3、紧箍层,2.4、外管体,3、排气管,4、导通管组,5、插入管,6、吊环,7、实隔板,8、内壳体,9、第二消声层,10、穿孔板,11、第三消声层,12、底部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设计的上进下出消声器,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腔沿长度方向依次分隔出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一腔室,所述主壳体1前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组2和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组2外端向上弯曲,且内端依次贯穿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且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排气管3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多个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导通管组4;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多个与第三腔室连通的插入管5。
[0031]本技术设计的上进下出消声器,通过设置的进气管组2增加气流的行程,使得气流可以在三个腔室内充分降噪,合理利用空间布局而减少了整个体积占比。气流依次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的过程中,会在各个腔室内均发生多次折反射,从而对声波充分吸收,保证降噪效果。
[0032]具体的,所述进气管组2和导通管组4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网孔管体2.1、第一消声层2.2、紧箍层2.3以及外管体2.4。进气管组2和导通管组4均采用多层复合设计,保证气流输送过程中,部分气流会穿过内网孔管体2.1与第一消声层2.2接触,从而对该部分气流进行消音和降压,即可避免管路内压过大而发生共振产生新的噪音,也可以分散气流阻力减少背压,在合理控制整体体积下保证较好的消声效果。
[0033]另外,由于进气管组2的外端向上弯曲,从而形成一个弯曲的气道,保证气流穿过时在弯折处就会发生一次大幅度折返,使得中高频声波被弯折处的第一消声层2.2进行初步吸收,提升减压与消音效果。
[003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网孔管体2.1为PVC制成,且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网孔,保证气流穿过与第一消声层2.2接触。
[0035]所述紧箍层2.3为包覆于第一消声层2.2外部的铁皮,通过铁皮缠绕的方式保证第一消声层2.2紧紧附着于内网孔管体2.1外表面,保证较佳的消音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进下出消声器,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腔沿长度方向依次分隔出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一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前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组(2)和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组(2)外端向上弯曲,且内端依次贯穿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且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排气管(3)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多个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导通管组(4);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多个与第三腔室连通的插入管(5);所述进气管组(2)和导通管组(4)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网孔管体(2.1)、第一消声层(2.2)、紧箍层(2.3)以及外管体(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下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孔管体(2.1)为PVC制成,且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下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箍层(2.3)为包覆于第一消声层(2.2)外部的铁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下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2.4)为不锈钢管或铁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下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组(4)的排气口与插入管(5)的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忠虎刘用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超亚元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