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62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控制器设置不合理、拆装困难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电机壳体内设置两组固定结构,控制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结构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的侧壁配合的导向件和撑块,设置在撑块和固定座之间的楔块,所述固定座为圆盘形,所述固定座的外径小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径,所述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楔块用于调节所述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间隔增大所述固定座和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上,间隔减小所述固定座和撑块脱离所述电机壳体。其效果:固定控制器的固定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此外还能提高控制器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控制器正常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井泵,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伏井泵上的控制器一般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外部,有些即使有把控制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但是固定控制器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也增加了光伏井泵的制造成本,由于控制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控制器的使用环境相对封闭,散热效果较差,控制器容易出现因不能及时良好散热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的问题,影响光伏井泵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固定控制器的固定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此外还能提高控制器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控制器正常工作。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包括泵体,与泵体连接的电机,与电机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内设置两组固定结构,所述控制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的侧壁配合的导向件和撑块,设置在所述撑块和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楔块,所述固定座为圆盘形,所述固定座的外径小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径,所述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楔块用于调节所述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间隔增大所述固定座和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上,间隔减小所述固定座和撑块脱离所述电机壳体。固定控制器的固定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来说,通过调节楔块的位置,使撑块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增加,使固定座和撑块胀紧在电机壳体的内壁上,用于固定控制器。当需要拆卸时,调节楔块的位置,使撑块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固定座和撑块脱离电机壳体,方便将控制器从电机壳体内取出。
[0005]导向件可以为固定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撑块的一部分,导向件可以与固定座一体结构,也可以与撑块一体结构。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撑块面向所述楔块的面为倾斜面和/或所述固定座上面向所述楔块的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楔块上对应的面的倾斜方向一致。通常情况下,楔块为梯台棱柱形,或者为锥台形,插入固定座和撑块之间的间隔中的部分为小头部分,背离间隔的部分为大头部分,使楔块与固定座配合的面、楔块与撑块配合的面为斜面配合,斜面配合关系,能够平稳的推动撑块、固定座动作。
[0007]所述固定座上设置径向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与所述撑块相对应设置,所述外延部设置轴向螺纹孔,所述楔块上设置轴向螺纹通孔,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孔,并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用于调节所述楔块的轴向位置,使所述楔块深入所述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螺栓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关系,通过转动螺栓,能够使楔块深入或
者浅出撑块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隔,达到调节间隔距离的目的,使固定座和撑块固定在电机壳体内壁上或者从电机壳体内壁上脱离。
[0008]所述楔块的横截面朝向所述外延部逐渐减小,即所述楔块上设置倾斜面,所述楔块上的倾斜面与所述撑块上的倾斜面和所述固定座上的倾斜面相配合。
[0009]所述控制器上的散热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散热块安装部,所述散热块安装部与所述撑块背离设置,所述散热块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当控制器固定在电机壳体内时,散热块的外表面为横截面是圆弧形的长条形表面,散热块的外表面贴合在电机壳体的内壁上,能够将控制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及时快速通过电机壳体散热,达到良好散热的目的,有利于控制器能够平稳有效运行,提高光伏井泵的正常使用率。
[0010]所述散热块安装部为凹陷部,所述散热块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边沿位置,所述散热块安装部呈L形,包括弓形平面区域和立在弓形平面区域内侧的限位挡部,所述弓形平面区域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侧壁外表面,所述弓形平面区域为内凹部分。固定座上设置散热块安装部,能够对散热块进行径向定位固定,散热块的轴向固定定位则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固定座上。
[0011]具体来说,所述散热块为长条形,所述散热块的横截面为弓形平面,所述弓形平面与所述弓形平面区域适配,所述散热块的外壁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形状适配,所述散热块的长度方向顺着所述电机壳体的轴向适应,所述散热块的内壁与所述限位挡部形成抵触配合。
[0012]为了增加固定座的强度,并减少固定座对原材料的消耗,所述固定座上与所述散热块安装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的面上设置加强筋。通过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减少固定座主体的厚度,从而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有利于环保,并降低成本。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固定控制器的固定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2、能提高控制器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控制器正常工作。3、楔块、固定座和撑块的结构简单而巧妙,能够方便的固定或拆卸控制器。4、楔块的调节方式通过螺栓调节,操作简单,调节有效,大为方便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去掉电机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机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1]实施例:如图1

6所示,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包括泵体1,与泵体连接的电机,与电机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3设置在电机壳体2内。
[0022]所述电机壳体2内设置两组固定结构4,所述控制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41,与固定座的侧壁配合的导向件42和撑块43,设置在所述撑块和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楔块44。所述固定座41为圆盘形,所述固定座的外径小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径,所述撑块43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楔块44用于调节所述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间隔增大所述固定座和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上,间隔减小所述固定座和撑块脱离所述电机壳体。固定控制器的固定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来说,通过调节楔块的位置,使撑块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增加,使固定座和撑块胀紧在电机壳体的内壁上,用于固定控制器。当需要拆卸时,调节楔块的位置,使撑块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固定座和撑块脱离电机壳体,方便将控制器从电机壳体内取出。
[0023]导向件42可以为固定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撑块的一部分,导向件可以与固定座一体结构,也可以与撑块一体结构(如图1

6所示)。
[0024]进一步优选,所述撑块43面向所述楔块的面为倾斜面43

1和/或所述固定座上面向所述楔块的面为倾斜面41

1,所述倾斜面43

1和/或41

1与所述楔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包括泵体,与泵体连接的电机,与电机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内设置两组固定结构,所述控制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的侧壁配合的导向件和撑块,设置在所述撑块和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楔块,所述固定座为圆盘形,所述固定座的外径小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径,所述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楔块用于调节所述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间隔增大所述固定座和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上,间隔减小所述固定座和撑块脱离所述电机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块面向所述楔块的面为倾斜面和/或所述固定座上面向所述楔块的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楔块上对应的面的倾斜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径向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与所述撑块相对应设置,所述外延部设置轴向螺纹孔,所述楔块上设置轴向螺纹通孔,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孔,并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用于调节所述楔块的轴向位置,使所述楔块深入所述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横截面朝向所述外延部逐渐减小,即所述楔块上设置倾斜面,所述楔块上的倾斜面与所述撑块上的倾斜面和所述固定座上的倾斜面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器内置式光伏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艇葛杰莫巧平胡杰韩鑫蒋伟赵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