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以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55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2
一种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其包含:一聚烯烃90wt%以上;一促进降分解剂10wt%以下,其中,该促进降分解剂包含至少二种触媒,该触媒包含一光触媒、一化学触媒或一生物触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复合触媒剂型的促进降分解剂,使得原本无法自行分解的聚烯烃塑料能够高度或甚至全降分解,但依然维持着相比于纯聚烯烃塑料本身相同或甚至是更高的机械物性。本身相同或甚至是更高的机械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5988)下,于180天内达到降解率高于90%。
[0008]其中,该生物性触媒中的该酯类包含聚己内酯、多元酯或以无机酸与醇合成的酯类、油脂与醇合成的酯类、羧酸氯化衍生物的酯类或上述酯类的混合物。
[0009]其中,该无机酸包含磷酸或硫酸。
[0010]其中,该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中进一步包含一功能助剂30wt%以下,该功能助剂包含植物纤维、无机填充剂、塑化剂、滑剂、相容剂、发泡剂、色料或香精;以及此时该聚烯烃含量为60wt%以上与该促进降分解剂含量为10wt%以下。
[0011]其中,该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以土壤掩埋法(ASTM D5988)下,于180天内达到降解率高于90%。
[0012]本专利技术也同时提供一种由上述该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所制成的膜片材。
[0013]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功效与优势: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复合触媒剂型的促进降分解剂,使得原本无法自行分解的聚烯烃塑料能够高度或甚至全降分解,但依然维持着相比于纯聚烯烃塑料本身相同或甚至是更高的机械物性。
[0015]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触媒剂型的促进降分解剂除了能够适用于无法自行降解的一般聚烯烃塑料外,若添加于本身就具有降解性的塑料下,可以达到加速其降解的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叙述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0017]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
±
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字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其包含:
[0019]一聚烯烃(Polyolefin)90wt%以上;以及
[0020]一促进降分解剂10wt%以下。
[0021]其中,上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该聚烯烃主要是由石化来源的塑料材料,包含但不限于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等以及其衍生物。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降分解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原本无法自行降分解的石化来源聚烯烃外,也可以应用于本身已具有全降解或部分降解能力的塑料上,例如生物可分解的聚乳酸(Polyactide,PLA)或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上,但此种本身即具有降解能力的塑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是加速其降解或降解行为的促进。
[0022]该促进降分解剂包含至少二种的不同降解机制的触媒,包含光触媒、化学性触媒或生物分解触媒的至少二种或多种组合,主要搭配所适配的聚烯烃选用相应的触媒组合,达到最适的降解效果。
[0023]首先,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谓光触媒,包含钨氧化物、氧化钛(TiO)、硫化铜(CuS)或含碳材料。该碳材料可以是石墨、石墨烯或碳管等。
[0024]上述光触媒主要是一种可以吸收光线并分解高分子物质的成分,主要吸收光源自紫外光红外光到可见光吸收的全光谱特性。其中,该紫外光红外光吸收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为钨氧化物、氧化钛(TiO)、硫化铜(CuS)或含碳材料;该可见光吸收材料则可包含氧化铁、氮化碳、氧化钛(TiO)、硫化铜(CuS)、含碳材料、金或银等贵金属。其中,上述氧化钛(TiO)、硫化铜(CuS)或含碳材料可能本身已具有吸收全频谱光线的能力,可以再与其它单一光源吸收材料进行复配形成复合材料,达到更全面的全光谱吸收效能。
[0025]通过添加此种光触媒于该聚烯烃中,当照射到一定波长的光线,就可能具有使该聚烯烃高分子降解的能力。详细而言,该钨化合物于本专利技术中可能包含氧化钨(WO
x
)或钨青铜(M
x
WO3)成分,其具有紫外光、红外光与强化近红外吸收能力。该钨青铜则是在氧化钨中掺杂金属元素生成的M
x
WO
X
,以增强太阳光谱中的光吸收,或强烈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间隔电荷转移(从W6+到W5+的氧化态)。通过此类钨材料与其他材料混成,形成全光频光触媒与光吸收的效能。
[0026]上述所谓化学性触媒,主要包含金属羧基和脂肪族多羟羧基酸的化合物、金属羧基和无机盐类的化合或过渡金属的复合物。
[0027]上述所谓的生物性触媒,主要包含:几丁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衍生物、多醣类、多

β

羟丁基、碳二酰亚胺、酯类或其混合物。酯类则可能包含聚己内酯、多元酯,或以无机酸(例如以磷酸或硫酸等)与醇合成的酯类、油脂(官能基:RCOOR”)与醇合成的酯类、羧酸氯化衍生物的酯类或上述三种酯类的混合物。
[0028]其中,该促进降分解剂在与该聚烯烃混合的状态,较佳可以是固态(如粉末、颗粒状)、液态或胶态等流体状态,可以具有较好的混合分散性,使该促进降分解剂更好的分散于该聚烯烃材料中,达到更高程度的降解特性。
[0029]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复配触媒能包含但不限于光/化学复合触媒、光/生物复合触媒以及化学/生物复合触媒等,其作用机制在若包含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光触媒,通常其也是一种光热转换材料,在降解时吸收光源后会转换为热能,此热能可以促进化学或生物触媒的反应速率,继而增加降解效率。而在化学/生物复合触媒上,生物触媒通常会先自行降解,继而造成聚烯烃塑料首先破裂为较为细小的颗粒,造成表面积的增加,也导致化学触媒作用表面增加,继而增加降解效率。
[003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触媒可以选用纯全光谱吸收,或分别在紫外、红外与可见光具有吸收能力的多种光触媒进行复配,其中在选用复配型的光触媒时,若使用短波长曝照的降解环境,对于短波长具有敏感性的光触媒会首先反应,并同时间光源能量降级为长波长能量,另复配的长波长吸收光触媒接续反应,因此,即便本专利技术仅使用单一种光源波长照射,仍可长效与快速的达到聚烯烃降解效果。
[0031]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该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中,在不影响主要降分解的功效下,可以添加相关的功能助剂,比例较佳在30wt%以下(此时需对应减少聚烯烃
(Polyolefin)的含量为60wt%以下),例如植物纤维、无机填充剂、塑化剂、滑剂、相容剂、发泡剂、色料或香精等等。
[003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聚烯烃90wt%以上,该聚烯烃包含聚乙烯、聚丙烯、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或其衍生物;一促进降分解剂10wt%以下,其中:该促进降分解剂包含至少二种触媒,该触媒包含一光触媒、一化学触媒或一生物触媒;该光触媒包含钨氧化物、氧化钛、硫化铜、石墨、石墨烯、碳管、金、银或其混合物;该化学性触媒包含金属羧基和脂肪族多羟羧基酸的化合物、金属羧基和无机盐类的化合或过渡金属的复合物或其混合物;该生物性触媒包含几丁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衍生物、多醣类、多

β

羟丁基、碳二酰亚胺、酯类或其混合物;以及该可降分解的聚烯烃塑料所制成的成品具有弹力强度600kg/cm2以上,以及冲击强度38kgcm/cm以上的特征,并且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庭鸿
申请(专利权)人:鸿霖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