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26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反应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端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沿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从下向上倾斜,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沿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开设有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所述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均呈螺旋状设置,且交错分布,所述第一盘槽内设有导热油管,所述第二盘槽内设有冷却液管,该设备可以对树脂提供多个方向的搅拌,使不同位置的树脂向不同方向流动,加快树脂的混合,同时提高加热或降温的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树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从广义上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均可被称为树脂,其在常温下为固态或半固态,受热时会软化,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见于工业生产中,对其进行加工时,通常使用反应釜辅助其反应。
[0003]树脂自身反应缓慢,传统的反应釜会对树脂进行搅拌和加热,增快树脂的反应,但传统的搅拌结构比较简单,通过转动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使搅拌叶搅动树脂的原材料,带动原材料沿同一方向流动,树脂在同一平面内随搅拌叶流动,形成一个旋流,不同深度的树脂和相邻的树脂均在沿一方向流动,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充分混合,搅拌效果不好,不能对高效的促进树脂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使树脂快速反应,在反应结束后还需要及时降温,不同的反应釜会将加热管道和冷却管道分别设在壳体的内外两侧,但无论哪一种设置在壳体外部,其传递温度的能力均会降低,不利于提高树脂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反应釜。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反应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端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沿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从下向上倾斜,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沿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开设有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所述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均呈螺旋状设置,且交错分布,所述第一盘槽内设有导热油管,所述第二盘槽内设有冷却液管。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中间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第三搅拌叶,在壳体中部进行搅拌,使搅拌更充分。
[000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有传动齿,所述支撑轴一端与搅拌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传动齿配合的传动轮,向不同方向搅动树脂,使不同流向的树脂交汇在一起,提高搅拌效果。
[00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内均设有导温块,所述导温块填充在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内,与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接触,所述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的出口处均设有导温板,所述导温板的形状与壳体内壁相对应,使温度稳定的传递,保证壳体内部空间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00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油管出口和液管出口,所述壳体下端设
有油管入口和液管入口,所述导热油管两端分别与油管出口和油管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管两端分别与液管出口和液管入口连通,便于向导热油管内加入导热油,向冷却液管内加入冷却液,使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稳定工作。
[00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油管入口和液管入口处均设有变流盒,所述变流盒上分别设有入流管和出流管,便于将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中残留的液体排出保证后续的升温或降温稳定进行。
[0013]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入流管上设有入流阀,所述出流管上设有出流阀,便于控制变流盒的工作,防止液体回流到供液设备内,使壳体的加热或降温稳定进行。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提供动力,设置搅拌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树脂进行搅拌,在带动树脂流动的同时,第一搅拌叶会引导壳体上部的树脂向下流动,第二搅拌叶会引导壳体下端的树脂向上流动,壳体上下两端的树脂会向中间汇聚,使上下端不同树脂频繁的交融混合,加快树脂间的反应速度。
[0017]2.通过设置支撑轴和第三搅拌叶与电机和搅拌轴配合,对汇聚在壳体中部的树脂进行搅拌,使树脂更快的混合,设置支撑环、传动齿和传动轮,在支撑轴以搅拌轴为中心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三搅拌叶相对与搅拌轴转动,使搅拌叶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对树脂进行搅拌,不树脂向不同方向流动,加工树脂间的均匀混合,提高加工效率。
[0018]3.通过设置导热油管,向其内部通入导热油提供热量,设置冷却液管,向其内部通入冷却液吸收热量,分别设置第一盘槽和第二盘槽来放置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并通过设置导温块和导温板传递温度,使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均靠近壳体内部设置,且不影响内部设备工作,提高加热和降温的效率,提高加工效率,设置变流盒,在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其中一方工作时,将另一方内部的液体排空,防止导热油管和冷却液管在工作时互相影响,设置入流管、出流管、入流阀、出流阀,避免排出的液体回流到供液的设备内,保证设备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树脂反应釜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壳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导热油管、冷却液管和变流盒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5]图中: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电机;5、搅拌轴;6、第一搅拌叶;7、第二搅拌叶;8、第一盘槽;9、第二盘槽;10、导热油管;11、冷却液管;12、支撑轴;13、第三搅拌叶;14、支撑环;15、传动齿;16、传动轮;17、导温块;18、导温板;19、油管出口;20、液管出口;21、油管入口;22、液管入口;23、变流盒;24、入流管;25、出流管;26、入流阀;27、出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

4,一种树脂反应釜,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壳体1上端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设有搅拌轴5,搅拌轴5与壳体1转动连接,搅拌轴5上端设有第一搅拌叶6,第一搅拌叶6沿搅拌轴5的转动方向从下向上倾斜,搅拌轴5下端设有第二搅拌叶7,第二搅拌叶7沿搅拌轴5的转动方向从上向下倾斜,壳体1内设有分别开设有第一盘槽8和第二盘槽9,第一盘槽8和第二盘槽9均呈螺旋状设置,且交错分布,第一盘槽8内设有导热油管10,第二盘槽9内设有冷却液管11。
[0029]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轴5中间设有支撑轴12,支撑轴12上设有第三搅拌叶13,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环14,支撑环14上设有传动齿15,支撑轴12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反应釜,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设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5)上端设有第一搅拌叶(6),所述第一搅拌叶(6)沿搅拌轴(5)的转动方向从下向上倾斜,所述搅拌轴(5)下端设有第二搅拌叶(7),所述第二搅拌叶(7)沿搅拌轴(5)的转动方向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壳体(1)内分别开设有第一盘槽(8)和第二盘槽(9),所述第一盘槽(8)和第二盘槽(9)均呈螺旋状设置,且交错分布,所述第一盘槽(8)内设有导热油管(10),所述第二盘槽(9)内设有冷却液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5)中间设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上设有第三搅拌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环(14),所述支撑环(14)上设有传动齿(15),所述支撑轴(12)一端与搅拌轴(5)转动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孙伟徐烨黄慧琳缪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谊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