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17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端密封结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用于驱动轴和油箱之间缝隙处的密封,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固定设置在油箱上,内管螺纹配合在外管内,内管套设在驱动轴外,还包括挡油环,挡油环设置在内管内端,挡油环截面形状为斜楔状,挡油环借助内管的转动旋进驱动轴和油箱之间缝隙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轴与油箱之间缝隙容易泄漏润滑油的问题。箱之间缝隙容易泄漏润滑油的问题。箱之间缝隙容易泄漏润滑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轴端密封结构
,具体的,涉及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传动领域中,驱动轴转动设置在油箱中的传动方式十分常见,为了保证驱动轴转动的顺滑和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需要润滑驱动轴,油箱中注入润滑油对驱动轴进行持续润滑,随着驱动轴的转动,驱动轴与油箱的缝隙处容易发生油液泄漏,一般在缝隙处安装密封圈或挡油环等来防止润滑油泄漏。
[0003]但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比如驱动轴承受偏心力时,或者润滑油为稀油时,油液的泄漏更为严重,采用常见的密封手段难以满足密封要求,还是会发生油液的泄漏,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给本领域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驱动轴与油箱之间缝隙容易泄漏润滑油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用于驱动轴和油箱之间缝隙处的密封,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箱上,所述内管螺纹配合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还包括挡油环,所述挡油环设置在所述内管内端,所述挡油环截面形状为斜楔状,所述挡油环借助所述内管的转动旋进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油箱之间缝隙中。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7]还包括挡圈和多个滚珠,所述挡圈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挡圈一侧与所述挡油环固定连接,另一侧上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内管端面具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多个所述滚珠填充在所述环形空腔内。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9]所述外管上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借助管路与所述挡圈和所述内管之间的缝隙连通。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1]所述外管端部具有防尘板,所述挡圈位于所述防尘板与所述内管之间。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3]还包括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一端作用于所述防尘板上,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挡圈上,用于提供所述挡圈靠近所述油箱的力。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外管固定设置在油箱上,内管螺纹配合在外管内,挡油环设置在内管内端,挡油环填充于驱动轴和油箱之间的缝隙内,内管套设在驱动轴外,挡油环的截面形状呈斜楔状,挡油环具有大端和小端,小端伸入驱动轴和油箱之间缝隙,工作时,内管向内旋进,推顶着挡油环前进,挡油环伸进缝隙,随着内管的旋进,挡油
环逐渐挤压变形,位于油箱外部的挡油环产生形变,产生形变的材料还会贴敷在油箱和驱动轴之间缝隙处,从而产生填充更加紧密的密封结构,解决了驱动轴和油箱之间缝隙容易泄漏润滑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附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中:1、驱动轴,2、油箱,3、外管,4、内管,5、挡油环,6、挡圈,7、滚珠,8、第一环形槽,9、第二环形槽,10、气泵,11、防尘板,12、补偿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用于驱动轴1和油箱2之间缝隙处的密封,包括外管3和内管4,所述外管3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箱2上,所述内管4螺纹配合在所述外管3内,所述内管4套设在所述驱动轴1外,还包括挡油环5,所述挡油环5设置在所述内管4内端,所述挡油环5截面形状为斜楔状,所述挡油环5借助所述内管4的转动旋进所述驱动轴1和所述油箱2之间缝隙中。
[0021]本实施例中,驱动轴1端部挡油结构具体如下:外管3固定设置在油箱2上,内管4螺纹配合在外管3内,挡油环5设置在内管4内端,挡油环5填充于驱动轴1和油箱2之间的缝隙内,内管4套设在驱动轴1外,挡油环5的截面形状呈斜楔状,挡油环5具有大端和小端,小端伸入驱动轴1和油箱2之间缝隙;
[0022]工作时,内管4向内旋进,推顶着挡油环5前进,挡油环5伸进缝隙,随着内管4的旋进,挡油环5逐渐挤压变形,位于油箱2外部的挡油环5产生形变,产生形变的材料还会在内管4的挤压下贴敷在油箱2和驱动轴1之间缝隙处,从而产生填充更加紧密的密封结构,解决了驱动轴1和油箱2之间缝隙容易泄漏润滑油的问题;同时,内管4与外管3之间为螺纹配合,借助螺纹的自锁性,会给挡油环5提供持续的推顶力,当润滑油冲击挡油环5时,冲击力会被抵消,更加保证了密封性能的稳定性。
[0023]进一步,还包括,
[0024]还包括挡圈6和多个滚珠7,所述挡圈6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管3内,所述挡圈6一侧与所述挡油环5固定连接,另一侧上具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内管4端面具有第二环形槽9,所述第一环形槽8和所述第二环形槽9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多个所述滚珠7填充在所述环形空腔内。
[0025]本实施例中,外管3内滑动设置有挡圈6,挡圈6一端面与挡油环5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上具有第一环形槽8,内管4的端面具有第二环形槽9,第一环形槽8和第二环形槽9的槽底均为半圆形状,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内填充有多个滚珠7,当内管4转动
时,滚珠7滚动,而挡圈6不会随着转动,防止挡圈6与外管3内壁摩擦力过大而损坏部件,同时滚珠7会推顶挡圈6滑动,从而推顶挡油环5前进,使用挡圈6推顶挡油环5,从而得到更加均匀全面的推顶力。
[0026]进一步,还包括,
[0027]所述外管3上固定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借助管路与所述挡圈6和所述内管4之间的缝隙连通。
[0028]本实施例中,外管3上固定设置有气泵10,气泵10上连接有管路,管路探至挡圈6与内管4之间的缝隙处,向该处充气,提供辅助推顶挡圈6前进的推力,采用气压推顶,压力更加均匀全面,使得挡油环5的密封效果更加均匀可靠。
[0029]进一步,还包括,
[0030]所述外管3端部具有防尘板11,所述挡圈6位于所述防尘板11与所述内管4之间。
[0031]本实施例中,外管3的端部具有防尘板11,防尘板11为环形结构,挡油环5从防尘板11中伸出,挡圈6位于防尘板11和内管4之间,油箱2的工作环境一般较为复杂,灰尘脏污比较多,防尘板11隔离挡圈6和外界,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挡圈6与外管3壁之间积灰。
[0032]进一步,还包括,
[0033]还包括补偿弹簧12,所述补偿弹簧12一端作用于所述防尘板11上,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挡圈6上,用于提供所述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用于驱动轴(1)和油箱(2)之间缝隙处的密封,包括外管(3)和内管(4),所述外管(3)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箱(2)上,所述内管(4)螺纹配合在所述外管(3)内,所述内管(4)套设在所述驱动轴(1)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油环(5),所述挡油环(5)设置在所述内管(4)内端,所述挡油环(5)截面形状为斜楔状,所述挡油环(5)借助所述内管(4)的转动旋进所述驱动轴(1)和所述油箱(2)之间缝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轴端部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圈(6)和多个滚珠(7),所述挡圈(6)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管(3)内,所述挡圈(6)一侧与所述挡油环(5)固定连接,另一侧上具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内管(4)端面具有第二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丙升贾金鑫宋俊超陈坤张洪超张岳李昊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