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插座及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15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插座及光模块。光插座具有光插座主体和变形抑制部件,该光插座主体具有:第一光学面,用于使从光电转换元件封装射出的光入射至光插座的内部,或使在光插座的内部行进后的光向光电转换元件封装射出;以及第二光学面,用于使在光插座的内部行进后的光向光传输体射出,或使从光传输体射出的光入射至光插座的内部,该变形抑制部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光插座主体小的材料制成,且以围绕所述光插座主体的方式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即使光插座周围的温度发生变化也能够抑制光学面的位置精度的降低的光插座。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该光插座的光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该光插座的光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该光插座的光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插座及光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光插座及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在使用了光纤或光波导等光传输体的光通信中,使用具备面发射激光器(例如,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等发光元件或光电探测器等受光元件的光模块。光模块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光电转换元件(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以及发送用、接收用或发送接收用的光插座。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括物面(第一光学面)和像面(第二光学面)的树脂制的透镜结构体(光插座)。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结构体中,以与物面相对的方式,将光源或光检测装置固定于透镜结构体,并以与像面相对的方式将光纤固定于透镜结构体。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结构体将从光源射出的光引导至光纤的端面,并将从光纤射出的光引导至光检测装置。
[0004]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结构体在光通信的领域使用。因此,可设想透镜结构体在高温环境下或低温环境下使用。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结构体由树脂制成,因此在高温环境下膨胀,而在低温环境下收缩。这样,由于透镜结构体会膨胀或收缩,有可能无法保持光源或光检测装置相对于透镜结构体的位置精度,导致光的耦合效率降低,从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光通信。同样地,有可能无法保持光纤相对于透镜结构体的位置精度,导致光的耦合效率降低,从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光通信。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br/>‑
1633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与周围的温度的变化无关地能够抑制光学面的位置精度降低的光插座。另外,本技术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光插座的光模块。
[0010]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用于在配置于包括光电转换元件的光电转换元件封装与光传输体之间时使所述光电转换元件与所述光传输体光学耦合,所述光插座具有:光插座主体;以及变形抑制部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光插座主体小的材料制成,且以围绕所述光插座主体的方式构成,所述光插座主体具有:第一光学面,用于使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或使在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行进后的光向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射出;以及第二光学面,用于使在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行进后的光向所述光传输体射出,或使从所述光传输体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光学面与所述第二光学面之间的光路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围
绕,所述变形抑制部件接合于所述光插座主体。
[0012]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可选地,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光传输体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光学面的边缘更靠第二光学面侧的位置。
[0013]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可选地,所述光插座主体与所述变形抑制部件通过粘接而接合。
[0014]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可选地,所述光插座主体还具有筒状部,该筒状部以围绕所述第一光学面的方式配置,且用于以使所述第一光学面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相对的方式容纳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的至少一部分。
[0015]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可选地,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一端构成为围绕所述光插座主体,且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另一端构成为,以使所述第一光学面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相对的方式容纳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的至少一部分。
[0016]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光插座,可选地,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由第一变形抑制部件和第二变形抑制部件构成,所述第一变形抑制部件构成为围绕所述光插座主体,所述第二变形抑制部件构成为,以使所述第一光学面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相对的方式容纳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的至少一部分。
[0017]本技术的光模块具有:包括光电转换元件的光电转换元件封装;以及用于使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传输体光学耦合的、上述的光插座。
[0018]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即使光插座周围的温度发生变化也能够抑制光学面的位置精度降低的光插座。另外,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具有该光插座的光模块。
附图说明
[0020]图1A是实施方式1的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B、图1C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光模块中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光学面的位置偏差得到抑制的图,
[0021]图2是实施方式2的光模块的剖面图,
[0022]图3A是实施方式3的光模块的剖面图,图3B是实施方式4的光模块的剖面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粘接剂;
[0025]100、200、300、400:光模块;
[0026]110:光电转换元件封装;
[0027]111:壳体;
[0028]112:光电转换元件;
[0029]113:导线;
[0030]114:发光元件;
[0031]115:受光元件;
[0032]120、220、320、420:光插座主体;
[0033]121:第一光学面;
[0034]122:第二光学面;
[0035]126:筒状部;
[0036]127:槽部
[0037]128:变形抑制材料;
[0038]129:套管容纳部;
[0039]130、230:变形抑制部件;
[0040]140、240、340、440:光插座;
[0041]150:光传输体;
[0042]151:套管;
[0043]326:保护部;
[0044]CA1:第一中心轴;
[0045]CA2:第二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光模块及光插座进行详细说明。
[0047][实施方式1][0048](光模块的结构)
[0049]图1A是表示具有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10和光插座140的光模块100的剖面图,该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10包括光电转换元件112,该光插座140用于使光电转换元件112与光传输体150光学耦合。该剖面图是包含后述的第一光学面121的第一中心轴CA1及第二光学面122的第二中心轴CA2的剖面图。
[0050]如图1A所示,光模块100具有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10及光插座140。在光模块100中,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10的光电转换元件112与光传输体150通过光插座140光学耦合。
[0051]光模块100可以是发送用的光模块,也可以是接收用的光模块。在光模块100是发送用的光模块的情况下,光插座140将从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10射出的光引导至光传输体150的端面。在光模块100是接收用的光模块的情况下,光插座140将从光传输体150的端面射出的光引导至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10。
[0052]光电转换元件封装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插座,用于在配置于包括光电转换元件的光电转换元件封装与光传输体之间时使所述光电转换元件与所述光传输体光学耦合,所述光插座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插座主体;以及变形抑制部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光插座主体小的材料制成,且以围绕所述光插座主体的方式构成,所述光插座主体具有:第一光学面,用于使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或使在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行进后的光向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封装射出;以及第二光学面,用于使在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行进后的光向所述光传输体射出,或使从所述光传输体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光插座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光学面与所述第二光学面之间的光路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围绕,所述变形抑制部件接合于所述光插座主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抑制部件的光传输体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光学面的边缘更靠第二光学面侧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插座主体与所述变形抑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穗乃香今亚耶乃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