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80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子装置,防护结构包括:密封连接于外壳且具有容纳腔的紧固件、以及填充于容纳腔内的UV胶,容纳腔贯穿通过紧固件的两端,且容纳腔连通过线通道,多股线缆密封装配于容纳腔内,且多股线缆的各线束暴露在容纳腔内,UV胶还填充在过线通道内,多股线缆的各线束在容纳腔和过线通道内均被UV胶包覆。由于多股线缆的各线束在容纳腔和过线通道内均被UV胶包覆,使得各线束之间细小的间隙容易被填充,而UV胶在经过照射固化后的硬度高,使得在拉扯多股线缆时UV胶不易产生裂纹,从而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同时,紧固件与外壳密封连接,多股线缆密封装配于容纳腔内,进一步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进一步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进一步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户外移动设备中,许多电子装置都需要非常高等级的防护,要求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如雨天)装置也能在自然环境中安全可靠运行,电子装置的一些散热风扇以及温度检测等感应元件通常都需要安装在装置外侧,而所有感应元件和风扇,都需要通过电缆和内部电路进行电气连接。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线缆从装置内部穿过外壳时,雨水能通过多股线缆之间的间隙渗透到装置内部,容易造成装置内部电路损坏,严重影响装置运行安全。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多股线缆之间采用硅胶和灌封胶进行填充防护,然而,由于硅胶和灌封胶的流动性较差,且外壳的厚度较薄,使得多股线缆的各线束之间细小的间隙难以被充分填充,导致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子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多股线缆之间采用硅胶和灌封胶进行填充防护,其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结构,用于对多股线缆穿设具有过线通道的外壳进行防护,所述多股线缆的线束的一端穿过所述过线通道并伸入至所述外壳内,另一端在所述外壳外,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外壳且具有容纳腔的紧固件、以及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UV胶,所述容纳腔贯穿通过所述紧固件的两端,且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过线通道,所述多股线缆密封装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多股线缆的各线束暴露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UV胶还填充在所述过线通道内,所述多股线缆的各线束在所述容纳腔和所述过线通道内均被所述UV胶包覆。
[0006]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的支撑部,所述多股线缆嵌入固定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多股线缆的各线束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容纳腔内。
[0007]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嵌入固定于所述过线通道内的第一连接环、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支撑部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相连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外壳。
[0008]可选地,所述防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连接环开设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适配的装配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嵌入在所述装配槽内。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侧与所述过线通道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0]可选地,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容纳腔的直径大于位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容纳腔的直径,所述UV胶仅填充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容纳腔内。
[0011]可选地,所述防护结构还包括嵌入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密封件,所述多股
线缆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密封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多股线缆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伸入至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二密封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支撑部。
[0013]可选地,所述紧固件的制成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塑胶材料中的任一种。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
[0015]本技术中一种防护结构及电子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多股线缆的各线束在容纳腔和过线通道内均被UV胶包覆,而UV胶在未固化前的流动性较好,且紧固件的容纳腔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给UV胶填充,使得各线束之间细小的间隙容易被填充,而UV胶在经过照射固化后的硬度高,使得在拉扯多股线缆时UV胶不易产生裂纹,从而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同时,紧固件与外壳密封连接,多股线缆密封装配于容纳腔内,可以保证紧固件、外壳、以及多股线缆之间密封设置,进一步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护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多股线缆的截面图。
[0018]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外壳;11、过线通道;2、紧固件;21、容纳腔;22、连接部;221、第一连接环;222、第二连接环;23、支撑部;3、UV胶;4、多股线缆;41、线束;5、第一密封件;6、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外壳1、感应元件、控制板、多股线缆4、以及防护结构,感应元件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控制板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外壳1具有过线通道11,多股线缆4的线束41的一端穿过过线通道11并伸入至外壳1内与控制板电连接,另一端在外壳1外于感应元件电连接,外壳1设有至少一个防护结构,防护结构用于对多股线缆4穿设具有过线通道11的外壳1进行防护。
[0022]其中,防护结构包括:密封连接于外壳1且具有容纳腔21的紧固件2、以及填充于容纳腔21内的UV胶3,容纳腔21贯穿通过紧固件2的两端,且容纳腔21连通过线通道11,多股线缆4密封装配于容纳腔21内,且多股线缆4的各线束41暴露在容纳腔21内,UV胶3还填充在过线通道11内,多股线缆4的各线束41在容纳腔21和过线通道11内均被UV胶3包覆。由于多股线缆4的各线束41在容纳腔21和过线通道11内均被UV胶3包覆,而UV胶3在未固化前的流动性较好,且紧固件2的容纳腔21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给UV胶3填充,使得各线束41之间细小的间隙容易被填充,而UV胶3在经过照射固化后的硬度高,使得在拉扯多股线缆4时UV胶3不易产生裂纹,从而提升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同时,紧固件2与外壳1密封连接,多股线缆4密封装配于容纳腔21内,可以保证紧固件2、外壳1、以及多股线缆4之间密封设置,进一步提升
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
[0023]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2包括与外壳1密封连接的连接部22、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2远离外壳1的一端的支撑部23,多股线缆4嵌入固定在位于支撑部23的容纳腔21内,且多股线缆4的各线束41位于连接部22的容纳腔21内;其中,多股线缆4具有包裹个线束41的绝缘皮,绝缘皮的周侧嵌入固定在位于支撑部23的容纳腔21内,位于连接部22的容纳腔21的直径大于位于支撑部23的容纳腔21的直径,UV胶3仅填充在位于连接部22的容纳腔21内,既能保证UV胶3可以充分填充各线束41之间的间隙,也可以避免在填充UV胶3时UV胶3从容纳腔21流出。
[0024]如图所示,进一步地,连接部22包括嵌入固定于过线通道11内的第一连接环221、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221和支撑部23的第二连接环222,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结构,用于对多股线缆穿设具有过线通道的外壳进行防护,所述多股线缆的线束的一端穿过所述过线通道并伸入至所述外壳内,另一端在所述外壳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外壳且具有容纳腔的紧固件、以及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UV胶,所述容纳腔贯穿通过所述紧固件的两端,且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过线通道,所述多股线缆密封装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多股线缆的各线束暴露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UV胶还填充在所述过线通道内,所述多股线缆的各线束在所述容纳腔和所述过线通道内均被所述UV胶包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的支撑部,所述多股线缆嵌入固定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多股线缆的各线束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容纳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嵌入固定于所述过线通道内的第一连接环、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支撑部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相连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外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太云李孔兵龙军平李鹏姚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