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01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器件,包括:至少三个绕组、至少两个第一磁芯、用于将相邻的至少两第一磁芯进行固定的第一骨架、与第一磁芯并排设置且位于至少两第一磁芯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二磁芯、用于将第一磁芯和相邻第二磁芯进行固定的第二骨架;至少三个绕组分别绕制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周侧;相邻的两个第一磁芯和第一骨架之间围合形成第一风腔,第二骨架、第二磁芯以及第二磁芯邻近的第一磁芯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风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性器件,不仅提高了磁性器件的散热性能而且使得磁性器件的散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磁性器件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性器件


[0001]本技术属于功率变换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磁性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源功率等级不断提高,三相拓扑逐渐被应用于充电模块、储能模块中,通常采用三个独立磁性器件来完成能量存储、传输、隔离等。随着功率等级进一步提升,分立的三个磁性器件体积越来越大,逐渐削弱了磁性器件的散热好、风道好的优势。使用传统的分立磁性器件,体积随功率变大后,除了要充分考虑自身散热以外,还要考虑磁性器件的风腔是否合理、需要的散热风量是否足够等问题,而现有的大多数磁性器件在整个产品中占据较大体积,会严重阻挡风道,使产品的风阻变大,热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器件,旨在解决磁性器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磁性器件,包括:至少三个绕组、至少两个第一磁芯、用于将相邻的至少两第一磁芯进行固定的第一骨架、与第一磁芯并排设置且位于至少两第一磁芯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二磁芯、用于将第一磁芯和相邻第二磁芯进行固定的第二骨架;至少三个绕组分别绕制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周侧;相邻的两个第一磁芯和第一骨架之间围合形成第一风腔,第二骨架、第二磁芯以及第二磁芯邻近的第一磁芯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风腔。
[0005]进一步地,第一磁芯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一支撑柱两侧的两个第一中柱、将第一支撑柱和第一中柱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撑柱、第一中柱以及第一连接部之间围合形成两个供绕组和骨架穿过的磁芯窗口;第二磁芯包括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内侧的第二中柱、将第二支撑柱和第二中柱连接为一体的第二连接部,第二支撑柱、第二中柱以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围合形成供绕组和第二骨架穿过的磁芯窗口。
[0006]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柱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支撑柱的横截面积。
[0007]进一步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皆为侧壁镂空且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包括主体部、连接于主体部两端且向外延伸的凸缘,各绕组绕制在主体部的周侧;各绕组的端部抵接于凸缘的靠近主体部的一侧。
[0008]进一步地,主体部内形成有用于容纳中柱的空腔,主体部包括向空腔内延伸的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第一中柱和/或第二中柱分别固定于空腔内,空腔内容纳的两个中柱之间有空隙。
[0009]进一步地,第一中柱、第二中柱皆由抵接部和围合部构成,围合部与抵接部围合形成通风孔,通风孔沿第一中柱或第二中柱的轴线方向设置且贯穿第一中柱或第二中柱的两端。
[0010]进一步地,抵接部为半圆筒状,围合部为半个空心的棱柱状。
[0011]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柱为一侧内凹的方体结构,第二支撑柱为两侧内凹的方体结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凹陷处用于与各绕组的形状相适配。
[0012]进一步地,绕组由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组成,至少两个第一磁芯上还设置有引线孔,分别从至少两个引线孔引出的引出线同为原边线圈的引出线或同为副边线圈的引出线。
[0013]进一步地,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分别由两个相同的芯块组成。
[0014]本技术中磁性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磁性器件为对称结构,两个第一磁芯、两个第二磁芯并排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磁芯分别位于两端,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一磁芯通过第一骨架固定,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通过第二骨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磁芯的涡流损耗;各绕组分别绕制在第一骨架或第二骨架的周侧,两个第一磁芯和第一骨架之间围合形成第一风腔,第二骨架、第二磁芯以及该第二磁芯邻近的第一磁芯之间围合形成两个第二风腔,也即相邻的两个磁芯之间都形成有独立且均匀的风腔,不仅提高了磁性器件的散热性能而且使得磁性器件的散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磁性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磁性器件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本技术实施例中构成第一磁芯的芯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本技术实施例中构成第二磁芯的芯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0、绕组;20、第一磁芯;30、第二磁芯;40、第一骨架;50、第二骨架;60、第一风腔;70、第二风腔;201、第一支撑柱;202、第一中柱;203、第一连接部;301、第二支撑柱;302、第二中柱;303、第二连接部;1、主体部;2、凸缘;11、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

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器件包括:至少三个绕组10、至少两个第一磁芯20、用于将相邻的至少两第一磁芯20进行固定的第一骨架40、与第一磁芯20并排设置且位于至少两第一磁芯20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二磁芯30、用于将第一磁芯20和相邻第二磁芯30进行固定的第二骨架50;至少三个绕组10分别绕制于第一骨架40和第二骨架50的周侧;相邻的两个第一磁芯20和第一骨架40之间围合形成第一风腔60,第二骨架50、第二磁芯30以及第二磁芯30邻近的第一磁芯20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风腔70。
[0026]具体的,第一磁芯20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相对应的,绕组10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磁芯20为两个,磁性器件为对称结构,两个第一磁芯20、两个第二磁芯30并排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磁芯30分别位于两端,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一磁芯20通过第一骨架40固定,第一磁芯20和第二磁芯30之间通过第二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绕组、至少两个第一磁芯、用于将相邻的至少两所述第一磁芯进行固定的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磁芯并排设置且位于至少两所述第一磁芯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二磁芯、用于将所述第一磁芯和相邻所述第二磁芯进行固定的第二骨架;至少三个所述绕组分别绕制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周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一骨架之间围合形成第一风腔,所述第二骨架、所述第二磁芯以及所述第二磁芯邻近的所述第一磁芯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风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两侧的两个第一中柱、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一中柱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中柱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围合形成两个供所述绕组和骨架穿过的磁芯窗口;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内侧的第二中柱、将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二中柱连接为一体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中柱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围合形成供所述绕组和所述第二骨架穿过的磁芯窗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皆为侧壁镂空且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包括主体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柳树渡雷彪王红涛刘普麻章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