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用加热膜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68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用加热膜以及电池包通过将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能够对电池模组内的电芯进行加热,保证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下工作,保证电芯在低温的环境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性能,且能够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即,将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串联起来,只需设置一个正负极出线位,可以缩小电池模组在侧面方向上的空间尺寸,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用加热膜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用加热膜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型储能行业对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对其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电池天然的温度适用区间一般有限,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中,电池的化学性能直线降低,导致电池性能发挥受限,为了提高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综合性能,通常会设计加热系统,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采用加热膜。
[0003]现有技术中,加热膜通常是设置在电池模组侧面的两侧或者各电芯的间隙内,从而提高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温度。由于每个加热膜上都有会一个正负极出线位,正负极出线位处的加热膜的厚度大于加热膜的厚度,通常不低于3.36mm,这导致电池模组在两侧面设置加热膜的情况下,会造成其在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尺寸至少增加6.72mm,降低了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同时影响到风道的设计和通风,造成风道设计难度增大。而加热膜设置各电芯的间隙内的情况下,同样存在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尺寸增大,降低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等问题。
[0004]综上所述,现有电池模组存在风道设计难度增大,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降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用加热膜及电池包,降低风道设计难度,提高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0007]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具备用于储能的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并排设置以使所述模组本体形成箱体结构;
[0008]加热膜,包括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之间串联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
[0009]优选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设置在所述端板的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端板为片状结构,包括第一设置槽,所述第一设置槽位于所述端板的侧边缘处,所述第一设置槽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发热芯体。
[0011]优选地,所述端板还包括第二设置槽,所述第二设置槽位于所述端板的侧边缘处,所述第二设置槽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发热芯体。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包括正极出线位和负极出线位;所述正极出线位和所述负极出线位并排设置。
[0013]优选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将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内的导线与所述第二发热芯体内的导线电连接。
[0014]优选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将所述正极出线位和所述负极出线位相连。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端板的侧边缘处。
[001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加热膜,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具备用于储能的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并排设置以使所述模组本体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加热膜包括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之间串联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
[001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电池模组。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因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用加热膜以及电池包通过将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能够对电池模组内的电芯进行加热,保证电池模组内的电芯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下工作,保证电芯在低温的环境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性能,且能够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即,将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串联起来,只需设置一个正负极出线位,可以缩小电池模组在侧面方向上的空间尺寸,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3。
[0024]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0025]1、模组本体;10、电芯;
[0026]2、加热膜;20、第一发热芯体;200、正极出线位;201、负极出线位;21、第二发热芯体;
[0027]3、端板;30、第一设置槽;31、第二设置槽;
[0028]4、第一连接器;
[0029]5、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方法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方法。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0032]模组本体1,模组本体1具备用于储能的多个电芯10,多个电芯10并排设置以使模组本体1形成箱体结构;
[0033]加热膜2,包括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分别设置在箱体结构的底部,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之间串联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
[0034]需要说明的是,模组本体1是电池模组的主体结构,其通常包括多个电芯10,由于多个电芯10并排设置,从而使得模组本体1在整体形状上类似箱体结构。另外,对于电池模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称其为模组或者电池箱模组。
[0035]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因为加热膜2包括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通过将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能够对电池模组内的电芯10进行加热,保证电池模组内的电芯10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下工作,保证电芯10在低温的环境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性能,且能够提高电芯10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即,将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串联起来,只需设置一个正负极出线位,可以缩小电池模组在侧面方向上的空间尺寸,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
[0036]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热芯体20和第二发热芯体21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可以减少对风道设计的影响,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具备用于储能的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并排设置以使所述模组本体形成箱体结构;加热膜,包括第一发热芯体和第二发热芯体,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之间串联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发热芯体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体设置在所述端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片状结构,包括第一设置槽,所述第一设置槽位于所述端板的侧边缘处,所述第一设置槽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发热芯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还包括第二设置槽,所述第二设置槽位于所述端板的侧边缘处,所述第二设置槽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发热芯体。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彪岳兴尤志毅庄明加王渭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英飞源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