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60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定膜、动模、顶出杆、复位弹簧、支撑座和伸缩机构,所述动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伸缩机构和定膜,所述伸缩机构安装于支撑座上且其伸缩端与动模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竖板,所述动模上呈圆形阵列设置多个型腔,所述定膜上设置有与型腔配合的型芯,所述型腔与型芯之间形成模腔,所述定膜上设置有与型芯一一对应的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模腔连通,所述动模上对应每个型腔分别滑动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一端位于型腔内,另一端贯穿至动模外并与竖板间隙设置,所述顶出杆位于动模外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介入导管接头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更高。经济效益更高。经济效益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属于模具制造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也就是在医疗影像设备如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等的引导下,将医用介入导管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血管管腔,到达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在介入治疗中,介入导管不仅是手术的传输通道,而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介入导管的作用主要包括:完成后续器械的传送、支持后续器械的使用、注射造影剂、监测血流动力等参数。介入导管的材料为聚合物高分子材料。介入导管主要由导管体和导管接头组成。导管接头的主要作用是使导管易于操纵,辅助导管与其它医疗器械相连用来输送液体介质如照影剂等到导管的远端或者监测血液压力。
[0003]目前,现有技术的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是采用单个进行生产的,导致接头的生产效率较低,且模具结构复杂,成品接头精度不高,接头的质量低下,此外接头成型后通过手动脱模和下料,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使员工的手部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包括定膜、动模、顶出杆、复位弹簧、支撑座和伸缩机构,所述动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伸缩机构和定膜,定模与动模嵌套配合,伸缩机构可采用气缸和液压缸等,所述伸缩机构安装于支撑座上且其伸缩端与动模连接,伸缩机构与动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竖板,所述动模上呈圆形阵列设置多个型腔,所述定膜上设置有与型腔配合的相同数量的型芯,所述型腔与型芯之间形成模腔用以形成导管接头,所述定膜上设置有与型芯一一对应的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模腔连通,所述动模上对应每个型腔分别滑动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一端位于型腔内,另一端贯穿至动模外并与竖板间隙设置,所述顶出杆位于动模外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导管接头注塑成型后通过伸缩机构拉动动模使其与定模分离,当动模随伸缩机构移动一段距离后,顶出杆抵于竖板将导管接头顶出型腔,合模后顶出杆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其中,定模上的多个注塑口可汇聚后共同伸出一个总输入口,然后由一个喷头同时对所有模腔进行注塑,也可以将喷头设置成转动结构,当喷头旋转为所有模腔注塑完毕后,在进行出料。
[0006]进一步,所述动模上呈圆形阵列设置六个型腔,所述定膜上对应设置有六个型芯,提高导管接头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模具的结构强度。
[0007]进一步,所述顶出杆包括杆身、限位部和复位部,所述杆身贯穿动模,所述限位部设置于型腔内且位于杆身的端部,所述复位部设置于动模外的杆身上,所述复位部与动模
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于动模,另一端抵于复位部,复位弹簧被压缩时顶出杆将注塑好的介入导管接头顶出型腔,复位弹簧恢复时将顶出杆拉出型腔以备下一次注塑。
[0008]进一步,所述动模上设置有与型腔一一对应的复位槽,所述复位弹簧和顶出杆的复位部皆位于复位槽内,减少复位弹簧和复位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干扰,出料更可靠。
[0009]进一步,本设计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动模远离定模的一侧,所述伸缩机构通过固定板与动模连接,所述顶出杆贯穿固定板并与其滑动连接,固定板使得顶出杆的轴向运动更平直,防止其被顶弯甚至折断。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和支撑板平行设置且两者皆与竖板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底板与外部环境固定连接,其伸缩端贯穿竖板。
[0011]更进一步,所述注塑口设置于对应型芯的中部,所述注塑口包括大端和小端,两者之间通过斜坡过度,所述小端与模腔连通,模腔内的材料受力更均匀,成型产品的质量更高。
[0012]更进一步,所述顶出杆与型腔的中轴线共线,所述型腔底端设置有圆形槽,所述限位部为与该圆形槽形状规格一致的圆盘,将顶出力平均作用于整个介入导管接头的端部,防止损坏产品,设置圆形槽以减少成型产品端部不必要的毛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注塑模具设置多个模腔,且模腔呈圆形阵列设置,介入导管接头的生产效率较高,模具模腔较为分散,散热性较好,且模具结构不复杂,注塑口居中设置,且由模腔底端注入,保证导管的结构强度适中,壁厚均匀合适,成品接头精度较高,接头的质量有一定提升,此外接头成型后通过顶出杆自动脱模和下料,自动化程度更高,结构简单实用,减少工人的作业负担,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介入导管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局部A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

定膜、11

型芯、12

注塑口、2

动模、21

型腔、22

复位槽、3

顶出杆、31

杆身、32

限位部、33

复位部、4

复位弹簧、5

支撑座、51

竖板、6

伸缩机构、7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用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用到术语“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用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包括定膜(1)、动模(2)、顶出杆(3)、复位弹簧(4)、支撑座(5)和伸缩机构(6),所述动模(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伸缩机构(6)和定膜(1),所述伸缩机构(6)安装于支撑座(5)上且其伸缩端与动模(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包括竖板(51),所述动模(2)上呈圆形阵列设置多个型腔(21),所述定膜(1)上设置有与型腔(21)配合的型芯(11),所述型腔(21)与型芯(11)之间形成模腔,所述定膜(1)上设置有与型芯(11)一一对应的注塑口(12),所述注塑口(12)与模腔连通,所述动模(2)上对应每个型腔(21)分别滑动设置有顶出杆(3),所述顶出杆(3)一端位于型腔(21)内,另一端贯穿至动模(2)外并与竖板(51)间隙设置,所述顶出杆(3)位于动模(2)外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2)上呈圆形阵列设置六个型腔(21),所述定膜(1)上对应设置有六个型芯(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3)包括杆身(31)、限位部(32)和复位部(33),所述杆身(31)贯穿动模(2),所述限位部(32)设置于型腔(21)内,所述复位部(33)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之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闳岳模具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