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14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该塔式纤维结构包括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通过中心圆柱连接,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上圆面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咬合槽且呈环形分布,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下圆面设置多个等间距的咬合凸起且呈环形分布,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时,咬合凸起位于咬合槽内。咬合凸起位于咬合槽内。咬合凸起位于咬合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且软土分布广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要挖除大量软土,需要较大空间消纳废弃的软土,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且还浪费了土地资源。软土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含水量高、强度低,无法直接利用。为充分利用废弃软土,通常在软土中添加水泥、矿渣、粉煤灰等固化剂,以提高软土的弹性模量及强度。固化后软土的强度受固化剂含量的影响,且抗拉强度较低,限制了固化土的应用。为配合固化剂提高软土的力学性能,在固化软土中加入纤维是一种常用措施。然而,固化纤维为短小、细长结构,无法与固化软土形成有效的粘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利用相邻塔式纤维结构咬合后形成的框架结构,解决既有软土固化剂固化后的软土抗拉、抗压、抗剪强度低,易出现脆性破坏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该塔式纤维结构包括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通过中心圆柱连接,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上圆面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咬合槽且呈环形分布,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下圆面设置多个等间距的咬合凸起且呈环形分布,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时,咬合凸起位于咬合槽内。
[0006]优选的,所述咬合凸起包括圆台和圆柱,所述圆台的底面固定于上层圆盘或中间圆盘或下层圆盘的下圆面上,所述圆柱位于圆台顶面且与圆台一体成型,并在圆柱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型卡块。
[0007]优选的,所述咬合槽包括大直径圆槽和小直径圆槽,所述大直径圆槽的两侧内壁均为一斜面,所述小直径圆槽位于大直径圆槽底壁上,所述小直径圆槽底壁上设置有与十字型卡块相配合的十字型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咬合槽共设置有8个,且8个咬合槽等间距且呈环形排布于上层圆盘或中间圆盘或下层圆盘的上圆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咬合凸起共设置有4个,且4个咬合凸起等间距且呈环形排布于上层圆盘或中间圆盘或下层圆盘的下圆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上圆面围绕咬合槽设置有上层外磨砂圈和上层内磨砂圈,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下圆面围绕咬合凸起设置有下层外磨砂圈和下层内磨砂圈。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设计的塔式纤维结构采用聚丙烯材质制成,并在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上圆面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咬合槽,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下圆面设置多个等间距的咬合凸起,利用咬合槽和咬合凸起相互配合,提高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时的连接性,并利用设计的上层外磨砂圈、内磨砂圈以及下层外磨砂圈、内磨砂圈他结构,增大相互咬合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相连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更加稳定,从而将上述塔式纤维结构加入软土固化剂中,能够显著提高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同时,在软土中加入塔式纤维结构还可以改善其温缩、干缩性能,提高其水稳定性、冻稳定性系数。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三种典型的咬合状态图;(a)第一种咬合方式;(b)第二种咬合方式;(c)第三种咬合方式。
[0019]其中,1、上层圆盘;2、中间圆盘;3、下层圆盘;4、中心圆柱;5、咬合凸起;501、圆台;502、圆柱;503、十字型卡块;6、咬合槽;601、大直径圆槽;602、小直径圆槽;603、十字型卡槽;7、上层内磨砂圈;8、上层外磨砂圈;9、下层内磨砂圈;10、下层外磨砂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如图1

2所示,该塔式纤维结构包括上层圆盘1、中间圆盘2和下层圆盘3,所述上层圆盘1、中间圆盘2和下层圆盘3通过中心圆柱4连接,所述上层圆盘1、中间圆盘2和下层圆盘3的上圆面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咬合槽6且呈环形分布,所述上层圆盘1、中间圆盘2和下层圆盘3的下圆面设置多个等间距的咬合凸起5且呈环形分布,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时,咬合凸起5位于咬合槽6
内。
[0023]其中,上层圆盘1、中间圆盘2和下层圆盘3均为直径为15mm的圆盘结构,其厚度为1.5mm;中心圆柱4的高度为34.5mm,其直径为2mm。
[00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咬合凸起5包括圆台501和圆柱502,所述圆台501的底面固定于上层圆盘1或中间圆盘2或下层圆盘3的下圆面上,所述圆柱502位于圆台501顶面且与圆台501一体成型,并在圆柱502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型卡块503。所述咬合槽6包括大直径圆槽601和小直径圆槽602,所述大直径圆槽601的两侧内壁均为一斜面,所述小直径圆槽602位于大直径圆槽601底壁上,所述小直径圆槽602底壁上设置有与十字型卡块503相配合的十字型卡槽603。
[0025]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时,咬合凸起5位于咬合槽6内,十字型卡块503卡入十字型卡槽603内,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实现稳定式咬合,利用咬合后的塔式纤维结构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加入到软土固化剂中,能够显著提高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同时,在软土中加入塔式纤维结构还可以改善其温缩、干缩性能,提高其水稳定性、冻稳定性系数。
[0026]为了使得在搅拌过程中,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能够快速稳定咬合,则将咬合槽6共设置有8个,且8个咬合槽6等间距且呈环形排布于上层圆盘1或中间圆盘2或下层圆盘3的上圆面上,而相应的,咬合凸起5共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塔式纤维结构包括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通过中心圆柱连接,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上圆面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咬合槽且呈环形分布,所述上层圆盘、中间圆盘和下层圆盘的下圆面设置多个等间距的咬合凸起且呈环形分布,相邻两个塔式纤维结构咬合时,咬合凸起位于咬合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凸起包括圆台和圆柱,所述圆台的底面固定于上层圆盘或中间圆盘或下层圆盘的下圆面上,所述圆柱位于圆台顶面且与圆台一体成型,并在圆柱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型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固化的塔式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槽包括大直径圆槽和小直径圆槽,所述大直径圆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李志星于洋李凌宜吕庆赵腾跃李向娟石坚杨爱斌郑桔庆郑士元侯磊毛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